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这一代断茬”

作者:张显锋 洪亮 中国国防报记者乔振友 发布时间:2019-07-13 09:44:15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退役军人金春燮14年来坚持为抗联烈士树碑立传

1.jpg

照片由作者提供

 

 

 

  雨,一直下。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庙沟村,一位老人正弯下腰,捡拾童长荣烈士纪念碑前被风雨袭落的树叶。

  老人名叫金春燮,是一名老兵。14年来,他寻访全国10多个省市,行程两万多公里,考证汪清县105处抗联战迹地、177处烈士牺牲地和抗联遗址,整理了40余本抗联书籍资料,保护协调百余处抗联遗址成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一座座立起的纪念碑和墓碑,一处处复建的抗联密营,一场场抗联英雄事迹报告会……金春燮以抗联英雄那种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让抗联精神的火炬照亮了汪清这片苍茫的大地,也照亮了当地百姓的心灵。

  “有生之年,我要为在汪清牺牲的所有抗战英烈立碑”

  1974年,在边防当了4年兵的金春燮,退伍回到家乡汪清县,从生产队长干到县委副书记,一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2005年4月,县委书记请来59岁的金春燮商量:“老金啊,现在要选个人担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我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请你‘出山’!”

  金春燮当过兵,从来是闻令而动。4月20日,金春燮准时到县关工委报到。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一次“出山”,其实是“进了山”。

  此前,金春燮对汪清县的红色历史有所了解。汪清县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满特委机关所在地,境内有据可查的抗日战斗就有105场,抗日烈士墓地和抗战遗址更是多达177处,有600多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贡献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

  但当作为县关工委主任的金春燮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却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宣传不到位,当地群众尤其是孩子们对汪清县当年的抗战历史和红色遗址知之甚少。汪清县的红色资源都分布在哪里?金春燮决定循着史料记载一一去摸清楚。

  年近六旬的金春燮一头钻进了大山。在庙沟村抗联遗址,他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被丛生的杂草覆盖,如果不仔细辨认墓前仅有50厘米高的小木牌,谁也不会相信,这里就是著名抗日英雄童长荣烈士之墓。

  金春燮这位刚强的朝鲜族汉子,当场流下热泪。军人的情怀和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让金春燮下定决心:“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这一代断茬,不能让烈士‘无名’。有生之年,我要为在汪清牺牲的所有抗战英烈立碑!”

  “纪念碑和墓碑立起来了,抗战精神也就立起来了”

  然而,为烈士立碑,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首先是收集史料。通过夜以继日地查找、走访、核实,抗联时期汪清县发生过的105场战斗、177处烈士牺牲地和抗战遗址,完整进入了金春燮的“汪清抗联全景图”。

  接下来就是立碑。最大的困难是筹集资金。退休前,金春燮做过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也算是一个领导干部,但从来没因为个人原因向组织张过嘴。这次为了革命先烈,金春燮破例了,他东奔西走,找上级要,找老部下帮,找企业家捐,一点点筹来资金,纪念碑也一座接一座地立起来。

  2010年初,金春燮在拔牙时意外感染丙型肝炎。病情来得猛,再加上药物副作用,他吃不下饭,浑身发痒,还大把大把地掉头发。那段时间,正是童长荣烈士陵园施工最紧张的时候,为保证建设质量,金春燮晚上注射干扰素,白天到工地组织施工。2011年6月,陵园竣工,金春燮却因为病累交加,体重从1年多前的72公斤降到了60公斤。

  很多人问他:“老金,你是不是不要命了?”金春燮总是回答:“和烈士们相比,我这点病痛算什么?”

  “天地我营房,野草我眠床……战场打倭鬼,梦犹击强梁。”细细品味革命前辈留下的这些血性诗句,金春燮感慨万千地说:“每一座纪念碑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每一座墓碑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纪念碑和墓碑立起来了,抗战精神也就立起来了。”

  建起一座烈士纪念碑,就多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金春燮共在汪清大地上立起82座抗联烈士纪念碑。

  “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就是牢记历史,教育后人”

  凌晨3点,金春燮书房的灯像往常一样准时亮了起来。他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白发青灯,伏案疾书,金春燮就这样迎来了一个个黎明。他的老伴蔡英海说,这些年老金几乎都是这样过来的,除了为烈士立碑,还要为烈士立传,让英雄事迹广为流传。

  金春燮首先要为童长荣立传。童长荣烈士的一生波澜壮阔,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在最后的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岗位上为了与日寇斗争,献出27岁的生命。这种特殊的经历,注定收集整理他的生平事迹是一件困难的事。

  金春燮与3名编写组成员一起,远赴上海、合肥、南京、大连等地,搜集童长荣烈士的史料。在童长荣烈士的出生地安徽省枞阳县,他们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找到童长荣的养女童承英。得知来人是要给养父撰写生平时,老人哭了。她紧紧握住金春燮的手说:“感谢你们还没有忘记我的父亲。”

  14年来,金春燮共编纂《战斗在白山黑水》等40余本、100多万字的抗战书籍和小册子,组织拍摄多部电视宣传片、传记片,还创办了吉林省首个县级运营的“英烈网”。2018年5月4日,小汪清抗日根据地遗址获颁吉林省唯一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2015年8月,中宣部授予金春燮“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表彰他长期致力于挖掘和保护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有力传承和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就是牢记历史,教育后人。付出点儿辛苦不算什么,能把烈士的事迹和精神传承下去,才是我最大的心愿。”金春燮说,能为英烈树碑立传,他这一辈子,值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