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美国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希特勒:资本主义已经研究决定了,由你来背所有黑锅

作者:通吃岛  更新时间:2018-02-20 19:31:54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cc190c54fd8ba02e8865f060ede0960d.jpg

        这是“美国高中历史课本”系列第四篇。

  我们先看一道2016年的我国高考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美国和西欧的石油禁运政策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

  这道题并不难,大多数中国学生都会选出正确答案C。如果是简答题的话,文科生还可以写出来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分析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如何造成一战,之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为什么没能解决这个矛盾,等等。

  可是换美国高中生来回答的话,他们恐怕会补上一个E选项,在之后写一个词:“Hitler”。

  对,在美国学生看来,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通通都是且仅仅是这一个词,希特勒。

  大家应该记得,在本系列第二篇“美国历史课本中的蒋介石:可能是全书形象最差人物”里,本岛主曾解释过,本来题目是“中国内战”,可蒋介石表现实在太突出,不得不将其请上头条。

  其实这一篇题目本来是“美国历史课本中的二战”,但我看来看去,在这本美国高中历史课本里,二战似乎是希特勒一个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章(Chapter 32: World War II),和欧洲北非战场有关的是第1节与第4节,以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两个转折点分开。

  第1节的名字直接叫作“Hitler’s Lightning War”(希特勒的闪电战)

  正文前摘要部分“重要性”的第一句话:希特勒的行为引发了二战

  “Hitler’s actions set off World War II.”

  正文第一句话:30年代,希特勒利用了西方民主国家的希望和害怕,每次这个纳粹独裁者夺去了新领土,他都会说这是他最后的要求。  “During the 1930s, Hitler played on the hopes and fears of the Western democracies, Each time the Nazi dictator grabbed new territory, he would declare an end to his demands.”

  抛去图片,这一节也就4页内容,出现“Hitler”一词37次,这还没有统计上面出现的类似“the Nazi dictator”的各种指代。

b83831a3716b0d215279029311c6a243.jpg

  书上说二战是希特勒引起的,但整个这一节并没有提到任何一句希特勒发动二战的原因。

  那么我们向前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章是“危机年代”(Years of Crisis),根据我国高中历史课本的内容,其中两节可能出现二战爆发的原因:分别是“世界范围的大萧条”(A Worldwide Depression)和“法西斯在欧洲兴起”(Fascism Rises in Europe)。

  法西斯兴起这一节,开头的“背景”部分似乎提到了一些原因:尽管受到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许多民主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依然保持着强大。然而,成百万的人却对民主政府失去信心。因此,他们转而支持一种极端的政府系统——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者保证恢复经济,惩罚那些艰难时期的责任者,恢复秩序和国家尊严。他们的信息吸引了大量的对一战后和平条约和大萧条失望的人。

  Many democrac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France, remained strong despite the economic crisis caused by the Great Depression. However, millions of people lost faith in democratic government. In response, they turned to an extreme system of government called fascism. Fascists promised to revive the economy, punish those responsible for hard times, and restore order and national pride. Their message attracted many people who felt frustrated and angered by the peace treaties that followed World War I and by the Great Depression.

  可是,这之后的正文内容里没有提到一句法西斯兴起的理由。

  那么“法西斯在欧洲兴起”这一节究竟在讲什么?

  5页内容中,有大概一页是描述法西斯的理念,它与“共产主义”的异同比较,其他4页几乎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个人传记——共出现“Hitler”47次,“Mussolini”30次。

  尤其是用大量篇幅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希特勒个人的人生经历:怎样默默无闻,怎样当兵,怎样加入右翼组织,怎样被捕,怎样写出我的奋斗等等。读完之后让人感觉,仿佛“法西斯主义”完全是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几个独裁者凭空搞出来的。

  对于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什么能够受到该国群众的支持,教材则重点渲染了二人的演讲术:  由于墨索里尼身高不足,他演讲时常常选择站在能高过人群的地点——一般是公共广场之上的一个露台。而后他会用激情的演讲、夸张的手势和肢体动作去煽动听众。墨索里尼用饱含侵略性的词汇,像是“战争”“力量”,去填满他的演讲,以发誓带领意大利“恢复古典时期的荣耀”。

b43fce71b4e69b30dffc4e01067ecdf3.jpg

  像墨索里尼一样,希特勒能够用他富有激情的演讲术操控大量听众。做演讲对于希特勒至关重要。他相信:“所有伟大的令世界震动的时间都是演说词带来的!”因为他看起来比较笨拙和不起眼,希特勒会排练他的演讲。他常常以一个正常的声音开始演讲,突然,他变得愤怒并高声讲话。他的声音提高到尖锐,他的手在空中猛摆。然后他会停下,抹抹他的头发,显得非常平静。

55be8855b42ba863ba7c5713ebed0b19.jpg

  Because Mussolini was of modest height, he usually chose a location for his speeches where he towered above the crowds—often a balcony high above a public square. He then roused audiences with his emotional speeches and theatrical gestures and body movements. Vowing to lead Italy “back to her ways of ancient greatness,” Mussolini peppered his speeches with aggressive words such as war and power.

  Like Mussolini, Hitler could manipulate huge audiences with his fiery oratory. Making speeches was crucial to Hitler. He believed: “ All great world-shaking events have been brought about . . .by the spoken word!” Because he appeared awkward and unimposing, Hitler rehearsed his speeches. Usually he began a speech in a normal voice. Suddenly, he spoke louder as his anger grew. His voice rose to a screech, and his hands flailed the air. Then he would stop, smooth his hair, and look quite calm.


  难道法西斯主义能够诞生在德国,就完全是由于希特勒的野心和演讲术?虽然在“美国历史课本中的朝鲜战争——一部好莱坞大片”(链接:美国历史课本中的朝鲜战争:一部好莱坞大片)那一篇文章中,大家已经见识到美国课本的弱智逻辑,可仍然很难相信如此智障的理由能够说服美国学生。

  那么,或许教材把法西斯主义经济根源放到了“世界范围大萧条”那一节?把德国所遇到经济困难在那里分析了一下,而后才引出本节开头的背景部分,经济危机使人们对民主政府失望。

  可是……很遗憾,并没有。整个“A Worldwide Depression”这一节,讲了美国,法国,英国,甚至北欧的丹麦挪威等国在大萧条之下的处境与应对,就是没有讲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法西斯国家。

a483f127836cf34103e201ca9b20b195.jpg

  作为对比,我国的人教版历史教材是这样讲述德国经济状况的:
  1932年,德国只有大约1/3的工厂开工,2/3的工人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魏玛政府一方面裁减政府职员,削减工资、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等;另一方面给垄断资本家和容克地主以巨额资助,企图扭转危机的趋势。但是,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危害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工人、农民的利益,计划了社会矛盾,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

  在此之前,还从更宏观的角度描述了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矛盾加剧,美国为了克服危机率先抬高关税壁垒,其他各国纷纷效仿;各国加强对殖民地掠夺倾销以缓和危机,造成殖民地的反抗;频发的罢工、政府的干预;等等。

97c11ba64e0f9a68c900907a38ebd412.jpg

  总之,二战的爆发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没有希特勒还有东特勒南特勒北特勒,还有希特喜希特怒希特哀。不同人物可能会对一些因素比如二战爆发的时间,进展的速度,最终规模的大小等等有一定的影响,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德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受到美国历史教育的学生,会真的认为,只要杀死襁褓中的希特勒,二战就不会发生了。希特勒一个人,背了整个二战所有的锅,承担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造成的所有问题的责任。

  这种逻辑对于我们一直接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人来说,难以接受,可是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讲,再正常不过了。

  因为这整个一本历史书都是这么个逻辑——历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从古至今都很美好,出了什么问题完全是因为极个别心理变态的独裁者为了满足个人权力欲搞的。所以在“法西斯在欧洲兴起”这一节,我们本以为是要分析法西斯在欧洲兴起的原因,没想到却是希特勒的个人传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原因就是希特勒。

  这也将会是本系列最后一篇文章的主题:总评美国历史教科书——“好莱坞主义”历史观。

  大家等等吧,下周会完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