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中写战争不落《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是合乎当时客观现实的艺术加工,这是此书的独创特点。以潼关南原之战为例,有时写短兵相接,有时写战局全面的鸟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义军分兵两路同时突围而略有先后,写了李自成一面,接写高夫人一面,重点在李自成,而高夫人一面仍然声势不凡,而两面有时亦复衔接。如此布局,极见匠心。
——矛 盾
研究李自成,主要是研究这次农民革命,研究其历史的成败规律。历史的成败规律,要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历史。为什么要解释历史呢,就是为了取得历史的经验教训。过去,有好多对历史的看法,包括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这些看法对不对,关键是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得出结果,不是随随便便跟着别人走。作为一个小说家,应该如此,你跟别人走,就不是思想家。跟别人走,那别人解释错了该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今天,谈这个题目:“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就是我对这次历史革命运动失败的规律,它的真正原因所作的探讨,许多意见是跟别人不一样。你们首先听我怎么谈,然后要考虑我谈的对不对。不对,有机会向我提意见或批评。思考,独立思考。首先不说他跟某些意见一样不一样,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科学,历史是科学。小说是艺术。历史小说是历史科学和小说艺术的结合,通过小说艺术来反映历史科学。所以,历史小说是创造。《李自成》的许多情节、细节,都是虚构的,可不是瞎写。它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具体的环境、生活的面貌。人物很多也是虚构的。诚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有名字的,但写到故事中的细节是虚构的。小说与历史不同。现在关于小说部分我就不谈了,只谈历史。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过去有各种论点,我对这些论点有的吸收、有的采取批判态度。毛主席有一句话,但没有详细分析,没有做全面的解释。这句话值得我们注意。他把李闯王称作“流寇主义”,李自成算不算“流寇主义”?但是毛主席说到一部分真实情况,这个以后再谈。
有人说,李自成失败,是因为到北京之后,刘宗敏夺了陈圆圆,恼了吴三桂,投降了清朝,造成李自成的失败。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一方面从事实上不同意。大顺朝经过了十六七年的斗争,占领了河南、陕西,明朝的陕西包括现在的宁夏、甘肃,也包括青海的一半。往东去,他的人马到了山东;往南,到了湖南边界的常德附近。这么大一个局面,会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且这女人是个妓女)就失败了,这是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你们想想。这丢掉了阶级分析,丢掉了当时具体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而把原因放在一个妓女身上,理论上讲不通。从事实上说,陈圆圆被吴三桂买去,已经到了宁远,宁远现在称兴城,在锦州南边。当李自成进北京时候,陈圆圆已经不在北京,在宁远。但是吴三桂的父母和家里的人(大概有三十几人)还在北京。难道吴三桂不为父母生命着想,不为全家生命着想?难道吴三桂不为千秋名节着想?当了投敌汉奸,仅仅为着一个妓女,这种事情我们今天会不会做呢?尽管我们今天与历史不同,但是,我们了解今天的人情,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问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文化大革命”后,林彪摔死以后,我对“文化大革命”的许多斗争,看得更深了一步。回过头来看历史问题,也就更清楚了。今天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何况古时讲对父母之孝,比今天高得多。今天我们把满族看成兄弟民族,但是明朝时不是这么看,以汉族为代表的明政权,和以满族为代表的清政权,这有一个民族对立啊!那个时候不讲兄弟民族,是势不两立的民族。难道吴三桂以一个汉族人,为一个妓女被刘宗敏霸去了,竟然不顾其父母,不顾其三十口亲人被杀害,也不管千秋名节,落一个汉奸之名,你们想他肯不肯,到底肯不肯?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封建时代,你要把他的妻子夺走,这认为是奇耻大辱。你要把他的姨太太、妾夺走了,这不算个事情,甚至可以送人。你看中了,看中了可以送给你,所以有“爱妾可以换马”的说法。看中了一匹马,骏马,非常好,没有钱买,好,把姨太太换一换。如果吴三桂要是真的知道刘宗敏把他的陈圆圆夺去,这个阔公子出身、二十几岁就当了总兵官、挥金如土的人,他就会想,算了,把陈圆圆给他刘宗敏。反过来说,真要是吴三桂为此叛变,那好,刘宗敏和李自成就抬举他,以重礼把陈圆圆给他送回去,这个问题好办。为什么产生这个战争,原因很多也很深。政治原因、阶级原因、军事原因……科学的历史家,应该从这些原因来探讨事物的本质,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放过了这个历史的本质,把这么大一个生死斗争归结到一个姨太太身上,这个道理站不住,何况陈圆圆此时不在北京。
又有人说,是因为进北京之后,这个刘宗敏抓了许多做官的人(据史料说是几百人),要钱,拷打要钱,追赃。这是不是一个失策?在策略方面有错误,是一个失策。但是不是刘宗敏的责任?刘宗敏究竟担负多大责任?大顺朝是刚刚建立的新的朝代,皇帝是开国皇帝,不是已经坐了几十年、几百年的一个末代皇帝。开国皇帝必然把军权、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不能成为开国皇帝。李自成也不是一个昏庸之辈。刘宗敏敢这么胆大包天,抓那么多人要钱,道理在什么地方?我提出了问题,暂不解释。所以把这个罪状归结到刘宗敏,是忽略了当时大顺朝的政权构成,和大顺皇帝李自成的为人,忽略了这个基本问题。
还有人说,都怪在牛金星当了丞相,别的好事不作,尽劝李自成登基,劝李自成赶快做皇帝。坏就坏在牛金星,这事也不合理。做皇帝是李自成的目的,农民起义最后必然是建立封建帝国。当时还不能,农民起义以后,他变成一国之君,当然是当皇帝。当皇帝是李自成打了十几年的最终目的。有没有牛金星,他都当然要当皇帝。这个账不能算在牛金星身上。
第四个说法是,由于他错杀了李岩,所以他站不住脚了。这个说法也不可靠。李岩到底是个什么人?到今天还没有解决。过去说他是河南杞县人,是个举人,是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这完全不对。杞县没有这个人,李精白也不是杞县人,明朝末年举人、乡宦纪事录没有李岩的名字。首先不是李精白的儿子。李精白是安徽富阳东门内人,他们安徽富阳人称李精白家为“都堂李家”。李精白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有一个儿子病死,死得早;又一个儿子,崇祯十五年被袁时中杀了。从来没有一个儿子叫李岩,现在没有铁板钉钉的证据。所以说他是李精白的儿子,没有历史根据。《杞县县志》否认,《开封府志》否认。随县有一个人跟他同时,写了一本书,否认杞县有这个李岩,证据确凿。我们现在这个李自成死在九宫山下,而湖南要争,说他隐居石门夹山。湖南的材料他们都送给我了,我看了,都不能自圆其说。历史是科学,不能随便解释。解释历史是解释科学,应该是越解释越符合科学,而不能越解释越背离科学。所以现在无法证明李岩这个事情,不知是怎么回事。但大顺军里确有个李岩,据我看确有,我们常常因为史料不足,没有占有,难以下定论。大顺朝迅速灭亡,许多档案都被敌人毁了。史料不够不要结论。没有根据,我决不说没有李岩这个人,只能说李岩有,情况不清楚。我们搞审干,还要查证落实嘛!还派许多人调查调查。我们现在对李岩这个人没有调查,查不出来。但李岩并不重要,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大顺朝建立中央政权,他有六部,叫六政府。尚书,没有李岩,侍郎也没有他。武官分好几级,现在有个问题我们还搞不清楚。有人说元帅算一级,我看不对。大概权将军算一级,上将。制将军算一级,中将,李岩部队的军衔是个制将军。李过都是权将军,李岩是制将军,闹了那么久,只搞了个中将,而且每次重大战役,什么人带兵去打仗,大概都清楚。还没有查到哪一次打胜仗,是李岩带兵打的。所以不要把李岩估计那么高,没有证据。退一步说,纵然李岩不死,也不会起重要作用。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胜败,军事上的胜败决定于历史的形势,而不决定于某一个人。杀李岩的时候是崇祯十七年,甲申年六月间,可能是六月下旬。这个时候,李自成已从山海关溃败,退出北京。以后又在正定一带打了两个败仗,他自己也受了伤,精锐部队差不多光了,河南到处反对大顺政权。在这个局面之下,就算给李岩两万人马(据书上说李岩要求给他两万精兵),纵然给他两万精兵到河南,茫茫中原,到处叛乱,能起多大作用?古代军队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的军队掌握机关枪,掌握迫击炮,各种大炮,还有飞机、坦克,那比老百姓的武装强得多。在三百多年前,主要战斗武器是弓箭、刀矛。你有,老百姓也有。千万不要唯心主义,认为李自成是起义的,老百姓就拥护,不见得。老百姓只看现实,你对他有好处,就拥护你。对他没有好处,就不拥护你。何况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崇祯死了,直到康熙年间,许多地方起义反清,还拿明朝后代当旗号。这封建的正统观念,看起来是思想意识,但在进行武装斗争的时候,他就变成了物质力量了。难道当时的地方势力就那么拥护你李自成?已经摆脱了封建的正统观念,可能不可能?它是不可能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占领了巴黎,巴黎以外的农村,农民纷纷武装起义,进行战斗。农民是保皇主义者。拿破仑失败之后,被流放到一个海岛上,后来拿破仑带了少数人,坐船从法国南部登陆,形势危险极了。还是农民崇拜他,每到一个地方,皇帝来了,农民就跟着他向巴黎进军,越走人越多。所以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农民总是保皇主义者,在保皇主义者的农民看来,李自成不过是个流贼。我们今天看是农民革命英雄,这是我们今天的观念,农民不那么看。在这种情况下,李岩回河南,两万人马,能不能扭转河南的局势?另外,清兵很快过黄河了,南明高杰的部队很快进入了豫东。所以说因为杀李岩造成李自成的最后失败,这话是没有估计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忘掉了当时的形势。简单地说,过去的看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那么到底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就现在从正面谈我的意见。然后,顺便还继续谈谈反对的意见。
李自成是崇祯十三年,大概是旧历十月间进入河南。在进入河南的时候,他曾隐伏在汉水以南,郧阳府的大山里(包括现在郧阳地区、汉水以南部分)。人数很少,暂时隐蔽对他有好处,因为当时对明朝危害最大的不是李自成,而是张献忠。明朝几乎以最大的力量来进攻张献忠,这就给李自成造成了机会,可以避开了战争,休息人马。等到十月间,他突然出现了,以最快的速度,从郧阳地区进入河南。走河南的淅川县进入河南,人马不多,河南地区当时没有多少军队。明朝的军队都调走了,全部被张献忠牵制了。明朝的后方空虚,又值河南一带灾荒连年。李自成进入河南以后,就号召饥民提出一个口号,大家都知道“随闯王,不纳粮”。跟随他可以不向官府纳粮,三年免征。他到的地方,三年以内不征粮。提出这个“均田”,我不同意历史家把“均田”口号强调得太过火了。为什么不同意呢?“均田”,必然是政权稳定之后才提出来。李自成虽然提出来,并没有实行。没有政权,你怎么实行“均田”?局部地区的战争停止了,也不行。必须建立巩固政权才能谈“均田”。“均田”也不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暂时一个改良主义。如果不从具体问题出发,我首先问你,什么地方实行过“均田”?恐怕谁也答不出来。他没有巩固政权,没有占领过地方,“均田”从何谈起呢?最有效的是三样法宝:一个是三年免征;一个是随闯王不纳粮;还有一个开仓放赈。还有第四个也有效,就是不杀知识分子。举人秀才,只要你不反对我,不杀。为什么放在第四?广大群众才能决定历史的方向。当时是三年免征,“随闯王,不纳粮”这个口号,非常有效。明朝财政枯竭,除地丁粮赋之外,还有各种苛捐杂税,老百姓负担重极了。“随闯王,不纳粮”对号召农民,号召中小地主,非常有效。所以李自成的力量,不仅建立在贫农身上,那个时候,阶级观念不像现在这么清楚,力量也建立在中小地主身上。中小地主对纳粮负担,感到特别痛苦,我们说李自成代表农民,代表贫民,这话不符合封建社会的情况。我们今天有阶级分析,阶级路线非常清楚。农民起义,缺乏这种阶级觉悟。农民是个自在的阶级,而不是个自为的阶级。他没有一套“农民的哲学”。所以他的力量,除建在农民身上之外,也建立在中小地主身上和小商小贩商人身上。但是封建社会怎么构成的,他将来做皇帝还是依靠大地主,还要依靠官僚。不可能不依靠官僚。事实上,后来证明,他到处拉拢官僚。所以说他到了河南,提出“随闯王,不纳粮”这个口号,非常有效。三年免征是给人一个希望,如果闯王站稳脚,这三年不纳粮的确给人以希望,这有效,这叫做乱久思治,大家痛苦久了,痛苦了十几年,现在来这么个人物,替老百姓着想。这老百姓,包括中小地主、包括农民,希望他成功。还有这第三个:开仓放赈,那时明朝政府没有力量来赈济饥民。李自成力量从哪里来呢?李自成专破山寨。他在伏牛山中,破了四十八个山寨,这个数目确不确,不敢说。他进入河南以后,没有破一个县城,专破山寨。为什么不破县城?我们有一句老话:大乱住乡,小乱住城。如果小乱,那个地方有小股土匪出来,住在城里边比较保险。如里是大乱,住城里不保险,一攻就破。当时大地主、绅士都住在山寨里,住在山里,粮食财产集中在山寨里,山寨有地主武装保护,所以攻破了山寨就有粮食,有钱来赈济饥民。这样,饥民到处来跟随他,来欢迎他。另外作些宣传,编写歌谣,“随闯王,不纳粮”这条歌谣都出来了,所以力量壮大很快。这是崇祯十三年冬天。到了崇祯十四年春天,正月间就破了洛阳,不是用武力打开的,而是内部叛变,没有经过激烈战争就进了洛阳。洛阳有个福王,是崇祯的叔父,是当时最富的一个王。进洛阳以后,就杀了福王,用福王的钱来赈济饥民,来扩建部队。所以,李自成是这样起来的。那么明朝是不是没有军队跟他打呢?不是的。从整个战局说,明朝失败的因素很多,从局部条件来说,明朝还是有军队的,可是明朝在一开始就两面作战。北边跟满族作战,国内与各个地方农民武装作战。对满族作战是明朝最大的一个负担。许多精兵都要对付满族,而常常打败仗。对农民起义武装作战,决不仅仅李自成一个,起义的地方很多,李自成只是一部分。这样搞了十几年,搞得明朝财源枯竭,兵源枯竭,一点办法没有了。而李自成趁这个机会进入河南扩大力量。破了洛阳之后,就把明朝末年农民战争史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这以后,农民起义部队,特别是以李自成为代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明朝被动了。这是李自成的黄金时代。但是,任何事物在胜利中常常滋长着失败的因素,李自成悲剧的因素也从他胜利中产生了。李自成在军事方面不断胜利,可是忽略了一条,不懂得每占一个地方,建立初步的政权,这设官理民关系着政权的巩固。李自成有没有这个力量设官理民呢?有,但没有做,这是形成他最后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你要设官理民,才能够恢复生产。因为没有设官理民,所以生产继续破坏。刚刚进入河南,老百姓对你是欢迎的,拥护的。但过了两年,老百姓没有恢复其生产,负担继续加重,你说不向老百姓征粮,你向地主豪绅们要钱,豪绅、地主的钱、粮是从哪里来的?还是从农民出来的。因封建生产就靠农业,地主自己不种地,土地所有权还是地主的。所以看起来不直接向农民要钱要粮,但每到一地,向豪绅地主下令,限期给多少骡马,给多少粮食,给多少钱,实际上豪绅地主的粮食,还是农民生产出来的。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因战争一年年继续,农民继续痛苦。原来农民把他看成救星,日子久了,不能满足农民的愿望,只依靠战争胜利一步步前进。老百姓就拥护你?生产就搞好了?不会!这一套很简单的政策,进不了李自成的脑子里,你看怪不怪?到底为什么没有,我不能完全肯定。我研究这个问题,与李自成内部矛盾有很大的关系。李自成部队到崇祯十四年加入了一个罗汝才,绰号曹操,跟他的武装力量相差不多,这是一个性子猛烈的人。当时合作的条件,是每攻破一地,所得的财产四六分,李自成得六成,罗汝才得四分。李自成如果不能紧紧抓住罗汝才,罗投降明朝,这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如果罗汝才与张献忠合作,对李自成的危害也很大,所以紧紧抓住罗汝才,这个矛盾一天不解决,就会影响到建立政权。你说这几个府、几个州、几个县的地方官,那罗汝才是不是要放呢?他要放,原来四六分么!这个矛盾没有解决,一直到崇祯十六年正月间,占领了襄阳、钟祥、荆州这一带,五月间杀了罗汝才,这个矛盾解决了,开始在一些地方上放官,但时间就晚了。这时是一直没有建立政权,没有恢复生产,使老百姓对他失望。这是他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说老百姓判断一个事物的观点,不像我们现在。今天,我们认为你是农民起义英雄,就拥护你,那时则不然。老百姓不喜欢说话,他讲物质条件,任何人都讲生儿育女,讲吃饭穿衣。这些物质条件满足了他,他就拥护你;你不满足他,他不拥护你,这是非常现实、起码的唯物主义。而李自成就没有满足农民这些地方的要求。在战略上犯了很大的错误。在襄阳的时候,讨论下一步怎么办,才建立政权,叫新顺朝。他成为新顺王,开始建立中央政权。建政权以后,就讨论下一步用兵怎么用法。当时,有人提出来从汉水长江东下,占领南京,以南京为京城,然后北伐。这个战署是有道理的。因明朝末年,北方农村破产,而南方比较完整,江南财富还是没有破坏,连北京的供应都主要靠南方。如果先占南京然后北伐,也许是着好棋。现成例子:朱元璋占领南京,然后消灭了群雄。我们这一带是陈友谅的地方,包括江西。长江三角洲是张士诚的地方,浙江一带是明玉珍的地方。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先消灭了浙江一路,随后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打败了陈友谅。陈友谅死了,朱元璋继续向西进军,占领了长江上游。回过来进攻张士诚,张士诚建都在徐州,整个长江中下游变成了朱元璋的领土。这个优势很重要,首先是财政方面,经济方面有了一个巩固的基础。然后再统一中国,再北伐。先消灭了元朝在长江流域的势力,这是成功的道路。当时,李自成如果进攻南京,是符合这个经验的。至于将来会不会失败,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可是在讨论的时候,李自成认为太缓慢了。经营长江以南,然后再北伐太缓慢了。有人提出个冒进的方法,从襄阳出兵,通过河南,直往北京。这个办法,快是快,可是有人感到不妥当,因为明朝还有一个总督叫孙传庭,这个人很能干,住在西安。如果是大军北伐,通过河南直攻北京,万一北京城攻不下,而孙传庭从潼关出来,退都不好退,怎么办?所以这个战署也放弃了。第三个战署据说是钟祥人顾君恩提出的。首先占领西安,以关中作根据地,然后出兵北伐,进攻北京。这个战略好,因为他可以退,可以守、可以攻,特别是适合李自成和他的将领们的乡土观念。因为他大部分是陕西人,乡土观念很重,如果以西安作为京城,这个他满意,同时,以他家乡的人民作为兵源,办法也好。这一年十月间,再至河南,在郏县一带打败了孙传庭,进入西安,改西安为长安,恢复唐朝都城的名字。这一年十二月间,开始以一部分部队在韩城一带渡过黄河,第二年正月间,以大批部队过黄河向北京进军,主力部队走大同阳和进居庸关。一部分军队由刘芳亮率领越过太行山,走曲阳往北到保定。这个战略好不好?过去历史学家都认为是非常好战略,甚至是伟大的战略。一切事情都是辩证的,都是活的。如果不采取这个办法,不急于进攻北京,两年不进攻北京,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占领西安,就连宁夏、甘肃都占领了,汉中一带占领了,四川也占领了一部分,按兵不动,巩固河南、山东、关中地区,花两年时间恢复生产,恢复秩序。北京是个死城,为什么说北京是个死城呢?北京靠江南粮食和财赋、钱。当时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到山东了,截断了运河,北京成了死城。还有满州的威胁。北京像一个果子在树上,随时去采都可以,何必那么急呢?从西安出兵攻北京是个好的战略,但在运用方法上,犯了冒进主义。好战略变成了坏战略。
李自成为什么要急于拿下北京呢?在西安已经是皇帝了,但是没有正式登基,用欧洲的话说,还没有进行加冕典礼,好像加冕典礼非到北京才是正式的。用现在的词汇,北京是个政治首都,从元朝到明朝都在北京建都。明朝在南京建都不久,明成祖十五年就搬到北京。所以北京是政治首都,西安早已不是政治首都了。好像必须到北京,这个皇帝才名正言顺。所以把做皇帝的主谋推到牛金星身上,是不知道当时具体情况。在西安,李自成已经是皇帝气派了,每三天也出来到教场观察练兵,这个时候他穿着黄衣服,前头没有仪仗队,但是有把黄伞,这是皇帝的标志。老百姓一看见黄伞,就赶快躲起来,如果躲不及,就跪在街两边,头低下去,这是皇帝身份了。许多人不了解皇帝身份,不了解封建社会制度,好像他还是农民兄弟。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有关李自成进北京的画作,画面是老百姓抱住李自成马头,欢迎李自成,拱手表示还礼,这是不晓得什么是封建社会。李自成到了北京,没有马上进城,先由李过派军队清宫,在宫院里头清查一遍,守卫工作做好,然后李闯王才进北京城。不要以为农民起义,他一定是跟农民是兄弟,跟农民是朋友,哪有那么回事。这个问题要从现实出发考虑历史,不要从空想出发考虑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最起码的条件是从实际出发,不从空想出发。这个时候,李自成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到米脂县修他的祖坟。带了一万骑兵,随他回米脂。首先出去的是李过,李过带骑兵沿路修桥修路,在米脂县北门外,把一座很好的庙改成行宫。在城内大宴地方父老,宴会三天。修了祖坟,派五百夫看守。免去一些钱粮。向乡里的亲戚、乡邻和他本族宣布,愿意随我去做官的,跟我到长安去,愿意留在家里的,另外赏赐你们钱,这就走了一批。这大概是崇祯十六年十一月间,办了这个事情。回去以后,准备北伐,到了北京城,最主要一个问题,就是筹备登基。欧洲的话就是行加冕典礼,登基日期不断改变,为什么呢?吴三桂的威胁,吴三桂在北京东边的玉田县。放下这一头暂且不说,且说吴三桂是怎么来的。崇祯十七年二月间,决定调吴三桂兵来保卫北京。为挽救当时的恶劣局面,崇祯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一个措施是派李景泰督师,来对抗李自成。李景泰是个文人,刚出北京不敢走了,派了一个大将中军官在居庸关一带守备,抗击李自成。还有一个办法,是迁都逃走,当时有一批人建议崇祯逃往南京,如果是逃往南京,以后局面怎么变很难说。因为明朝有两个京城,实际京城搬往北京了,南京还设有一套六部衙门,只是办事,决策以北京为主。南京作为陪都。如果崇祯当时逃到南京,以崇祯皇帝的威望,经营江南。李自成与他作战,而清兵从沈阳过来,那就变成清兵和李自成的正面作战,南京有个休息机会。以后中国历史怎么发展,不知道,因为它没有变成事实。有人反对崇祯往南京逃。有人又提出另一个意见:
崇祯可以不逃,把太子送到南京去,万一北京失守,太子在那里监国,然后当皇帝,有号召力。又有人反对。崇祯这个人死要面子,他的个性,他的悲剧性格促使他只要有人一反对,他就决定不逃走了。按照中国春秋以来的话,叫“国君死事社稷”。就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国王为他的社稷而死,这是正统的。不逃走了。不逃走,守城的军队靠什么呢?光靠北京的部队?北京的部队腐化了,不能作战。只有吴三桂的精兵可以,这就决定调吴三桂的军队。调走吴三桂的军队,关外的城池就要放弃,不放弃怎么办,有人唱高调,说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此城不可放弃,放弃了后人要骂的。崇祯又动摇了。是的,我既是英明皇帝,如果在我手里放弃了东北的一份土地,这可不行。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才决定调吴三桂。地方放弃了,要把老百姓都带到关里去。吴三桂一出发,后边就带着几十万老百姓,据说是五十万老百姓。可能数字没有这么多,一天走几十里,如果老百姓不带这么多,轻身前进,吴三桂以骑兵为主,几天就可以到北京。吴三桂如果到了北京,李自成进攻北京决不能成功,可是吴三桂带了几十万老百姓背井离乡,一天走几十里路,把时间耽误了。当李自成到居庸关的时候,吴三桂到了山海关,就差这点远,李自成进攻北京,北京不能守,三天就进了北京。而吴三桂本人走到玉田县,也是差这么一点远。非常严重,前进不能,北京已经被人占了,后退没有办法退。山海关以外,被清军侵占了。带着老百姓他自己还有五万多精兵,给养从那里来?有皇帝在,给养的供应都有办法,皇帝没有了,怎么办?所以吴三桂这时进退都失去了抉择。成了这个形势,要他投降李自成,他不肯。为什么不肯?首先得解决问题。吴三桂的父亲是总兵官,吴三桂年轻轻的做总兵官,总兵官是方面大将,一品官,武一品,吴三桂的舅舅有几个总兵官,他的亲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他的亲戚、朋友、舅舅在东北形成了一武力集团。吴三桂的家叫武将世家,代代武将。他父亲是总兵官,老了,他当总兵官。这种世家,与李自成这个“流寇”是势不两立的。所以有人说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夺去了,不投降了,确实是不研究当时的阶级情况、阶级斗争的情况。他代代是明朝大将,已经两代,总兵官下边还有副将、副总兵、游击将军等等,这些那就更多了,形成武装集团,是明朝皇帝的集团,当然不肯投降,他没有写过一封信给大顺皇帝说他要投降,大顺皇帝派人去,他应付一下。为什么?他想摸摸底,因为他没有根据地,没有后方,兵源、财源没有来源。这时候有个政治投机的好题目:如果他能把太子弄到手,拥护太子登基,号召天下人拥护他,他就是复兴明朝的一个最大功臣,当时要求把太子弄到手,这个时候不是因为他要求清兵,清兵才来。这一头暂且放下,来谈第三头,谈清朝兵。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清朝的第一代皇帝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了之后,第二代皇帝叫皇太极,是顺治皇帝的父亲,即清太宗。他们都是满族,特别是皇太极这个人,对中国的威胁最大。作为今天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皇太极是个英雄,对中华民族有重大贡献。原来满族,北到黑龙江是一个地方,一个城、一个小城的国家,完全是部落的社会。通过皇太极把满州统一起来,又通过他把蒙古大部分统一起来。他把北方乱七八糟的部落,统一成一个整体,归到中国版图,所以说皇太极贡献很大。满族原是游牧部落,由游牧部落演变到了奴隶社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皇太极作用非常大。当然也有不可取的,他占领了朝鲜,所以他后来跟明朝作战,许多粮食是朝鲜来的,有的船只是朝鲜的船只。皇太极崇祯十六年八九月间突然死了,没有遗嘱,引起了内部争权的斗争。多尔衮这时28岁,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人劝多尔衮当皇帝。因为他是皇太极的弟弟,他不干,他把那一派想夺取皇帝的人来个很大打击,杀了几个人,就拥护顺治当皇帝,当时顺治是个6岁的孩子,拥护他当皇帝,有三个人成为辅政王,他是辅政王之一,但这个人非常有手腕,也有兵力。八旗,他兄弟三人占了两旗,皇太极留下一旗,在兵力上他占绝对优势,就拥护这6岁的孩子继承皇位,结果他很快由辅政王变成摄政王。这个名一变可不得了,他可以真正代表皇帝。他的地位是步步高升,进了北京后,他是叔父摄政王,摄政王前头加两个字,叔父摄政王,实际上这个头街等于皇父摄政王。相传顺治的母亲皇太后,嫁给多尔衮,皇太后下嫁,到底嫁了没有,说法不同。多尔衮这个人很有办法,李自成进攻北京,他得到情报,就马上动员武装,进长城,兵已出动,这支大军是把满州和蒙古的部队抽调了三分之二,投入这次战斗,要夺取北京。他的部队走了几天后,原来不从山海关走,因为山海关是吴三桂占领,他进不来,他要从山海关以西,现在怀化一带找一个长城口子进来。屡次满州进军都是从这一带,从这个长城口子进来威胁北京,走了几天还是按这个方向走。忽然接到吴三桂一封信,要求清军派两个将领支援他,就是向他借兵。吴三桂当时是借兵,不是投降。信中写道:李自成进入北京,逼死了皇帝和皇后,我现在力量不够,难以恢复北京,请你派兵来帮助我,将来把李自成赶跑了,恢复大明江山,我们在土地、钱财方面给予报答。这是吴三桂的幻想,首先他想把明朝的江山恢复以后,把关外的土地给一点,然后每年给一部分钱,像南宋对待金朝一样。这是吴三桂想的,不让清兵进山海关,划定区域从什么地方进长城。他没有想到多尔衮有多么厉害。一接到吴三桂这封信,马上决定进攻山海关。为什么多尔衮有这么大本领?首先提出这个计谋的大臣是汉族人。有一个原来住在沈阳的人,姓范,很有本领,另外冯中寿,这些人帮助多尔衮分析当时的局面,说吴三桂进退两难,趁此机会夺取北京,可是吴三桂这么个态度不行,要使吴三桂投降。我们来帮助汉人报欺君之仇,剿灭流贼,吴三桂不算什么,这就命令部队改变路线,直攻山海关,大炮放在后面,骑兵前进,直奔山海关。这时候李自成的部队也逼近了山海关,吴三桂一看这个局面,不再借兵,只好接受多尔衮的条件,欢迎多尔衮进山海关。如果我是吴三桂的参谋长,我有个打法,如果山海关守不住,往南退兵,退到天津或更南一点,可以代表明朝,号召汉族,号召各地千万人来恢复北京,不投降清朝,保持独立性,就会变成对峙的局面。好,再往下一步说,李自成由于吴三桂不投降,就不忙举行登基大典。日期一次一次推下去,后来他觉得这个事情非解决不可,越耽误久越不合适,这才决定带兵往山海关去。当时就有人阻止,首先是军师宋献策,劝他千万不要去,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陛下去,对陛下不利;吴三桂来,对吴三桂不利。”不让他出北京。这道理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吴三桂那么坚决,因为他是明朝的将领,不要忽略封建的忠君名义非常重要。李自成进北京以后,策略方面犯了错误,战略方面也犯了错误。策略方面,就是把明朝官吏、贵族抓了很多拷打要钱。这个作法很不好。你进了首都,首先要让首都安定下来,至于将来如何处置这些人,慢慢来,你一进北京马上就搞得人人自危,包括北京周围的许多地方,人人害怕,这不像得天下,自古以来没有这个搞法。你看汉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首先是安定局面,唐朝进入长安也是缓和矛盾,缓和斗争。朱元璋进入南京的时候,也是缓和斗争,把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请来作客,而李自成一进北京就抓人,拷打要钱,有的打死。这不像建天下的模样。这时候许多人对他害怕,吴三桂当然害怕,你现在想我投降,我投降以后,你不也这样么?李自成的部队大部分是陕西人,陕西人居功自傲,认为老子打天下,你们是后来投降,这个已经表现在对唐通部队的态度上。吴三桂当然听说了。这是政策方面的错误。战略上严重错误,许多书上说李自成进北京20万人马,这是吹牛,古人用兵虚虚实实,吹牛时候多,虚张声势。进北京多少人马,6万人马,为什么不多带?两个原因,一是没把清兵的力量估计进去,没有想到清兵要进来。今后与他争夺江山的,不再是明朝部队而是清朝部队,这点没有估计到。第二点,李自成的部队本来不多,相传有百万人马,那是吹牛,没有,大概几十万人马,地方这么大,南到湖南边界,湖北的大部分,河南全省,陕西,现在西安以西到兰州,宁夏、青海一部分。到处分散兵力,还派兵到山东去,所以兵力分散。另外一个是经济条件。部队的数量多少和装备的水平,依靠的是经济基础,可是李自成占领的地方,从来没有巩固地方恢复生产,到处还破坏生产,遍地饥民,就没有更多的钱养更多的兵,把部队装备好。到北京六、七万人,其中一部分是路上投降的。这么多人马跟吴三桂差不多,吴三桂大约精兵5万人,因为吴三桂当时不晓得李自成的兵力,一直认为他20万人马,所以吴三桂害怕了,又没有后方,山海关是个古城,吴三桂因为战略地理很不利,只好向清朝借兵。可是李自成带6万人马往山海关,战略上非常不利。如果李自成真的带20万人马进北京,在山海关打败仗以后,不会马上退出北京。北京可以守,不说守北京城,如果守城郊的三个战略据点,能守几个月,这个结果会大不相同。你很快丢掉京城,全国人民一看,唉!你果然没有天子之份。你完了。所以不叛变的地方也叛变了。因为北京是个政治城市,问题严重了,不应该丢掉北京这个政治首都。如果有20万人马,丢不掉,你可以继续守下去,因为你后方可以陆续派兵增援,只有6万人马,他就留下1万人马,不是精锐部队,让李过守北京。我们说1万人马守北京这么大一个大城,人是很少。李自成带领不足6万人马到山海关,所以宋献策坚决劝他不要去,他坚决要去,为什么要去,他是不得已,马上退出北京,会一垮到底,不如孤掷一注,拼上了。但他作了两手准备,他去时把崇祯太子带上,祟祯三个男孩子,太子老大16岁,永王、定王都小,只有十来岁,三个都带上。还有俘虏的晋王、秦王都带上。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带上,好留下谈判讲条件的后路。万不得已,你要谈,跟你谈,缓和军事上的对立。我都没有加害,优待你父亲。并没有杀害,都带去,这说明李自成准备了两手,能不打就不打。为什么宋献策反对他去呢?因为后边没有后继部队,不应孤军深入,中国人叫悬军深入,悬在空中。他的后方在陕西,北京周围没有同伙的部队。刘芳亮的部队在保定,还要镇守河北省南部许多地方,就这一股部队,到山海关,如果打败仗,回都回不来,没有后方,叫悬军深入,战略上非常不利。可是明知道战略不利,又非去不行。他如果现在退出北京,不得了,政治上失利,那就带领这五六万人马往山海关去,到山海关去作战,第一天不分胜负。吴三桂战斗力很强,就在山海关西边,一个石河滩上作战。打了一天,多尔衮的人马来到,实际上李自成对多尔衮的人马行动消息不灵、情报不灵。打了一天的晚上,黄昏时候,多尔衮到了石滩外几里路的地方,驻兵韦泉城,这时,吴三桂带着一批人到韦泉城见多尔衮。多尔衮很生气,以吴三桂为投降的明将来对待,要他剃头,梳辫子,改装满州服饰。士兵剃头来不及,明天作战时,背上缠块牌子,表示是吴三桂的人。当天夜里,清朝的军队就进入了山海关。大概有两万骑兵,大队还在后边。第二天继续作战,李自成还不晓得清军要参战,而且进入了山海关,清军这时就隐蔽在战场后边的树林里,李自成不晓得,这一天战争非常激烈,吴三桂拿出全力,李自成也拿出全力。打了半天,忽然起了阵怪风,飞沙走石,大风刮了一阵刚停下来,清军大喊三声,然后骑兵冲下,这时李自成才发现清军的出现,就下命令撤退,他先走,整个指挥这场战争的是刘宗敏,可能混战期间,命令很难传到各个部队。大顺军到北京是有腐败现象,但是战斗力还是很强。因为这个命令不能传达到各个部队,所以变成各自为战,死伤严重,几乎全军覆没,五六万人就这样殉死战场了。清兵和吴三桂是不是死伤也很严重呢,我看也很严重,为什么呢?因为清兵和吴三桂没有继续追击,证明他们的损失也很大。大概只追了30里就不追了。李自成就停在滦县,派人去告诉吴三桂,太子还给你,你不要跟我打仗,我要跟清兵打仗,吴三桂不敢接受,因为他完全被控制在多尔衮手上了。清兵后继部队继续来了。吴三桂不敢接受太子,谈判也失败了。停了一天多,李自成继续往北京跑,过了永平30里路,才把吴三桂的父亲杀掉了。对明朝的太子、永王、定王一个都不杀,愿意逃就逃吧!这一点还是很有气魄的。后来这三个孩子都逃了,其中太子在北京被他外祖父出卖了,被多尔衮杀害。这事与战争无关就不谈了。
李自成逃回北京停留一天,匆匆忙忙在武英殿搞了个登基大典。这当皇帝还要在天坛祭天,由牛金星带他去祭天。祭天之后,第二天夜里,北京部队退走,李自成最后退,五更时退出北京。宫殿、城门能烧的都烧了,中央的门没有烧,因为他从那里出北京。部队溃不成军,到真定以北打了一仗,指挥战争的是谷可城,在战中被杀了,李自成中箭乱骂,嘴巴咬起来,晚上住在村庄里头,老百姓反对他,一进村庄就烧房子,扰乱,他没有办法就赶快走,从那里进娘子关旁边的故关。进入山西,从此以后根本就站不住脚,战略上一步步失误。政策上错误这事情都不能让牛金星负责,他是开国皇帝,他最有权,有绝对权威。他不下命令,谁敢。到了平阳,六月间这才杀李岩,是不是李岩有怨心,有叛变行为,没有,也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是他有个规律,一个部队当失败时,必然互相猜疑,你怀疑我,我怀疑你。李自成毕竟是个人,他也不可能避免。他怀疑李岩不可靠。有人说李岩是刘宗敏杀了,刘宗敏是执行人,李岩要求给他两万人马回河南,收拾河南局面,李自成起初不同意,后来答应了,答应以后就告诉牛金星,你给他饯行。因为他当皇帝不能随便给李岩饯行,这个局面完全不一样,他是皇上叫牛金屋去执行。在饯行的场合上,宣读皇帝的诏书,杀掉了他们兄弟两个。所以,如果不是李自成下命令,牛金星他敢?而牛金星杀李岩,李岩没有跟他争权夺利,所以是李自成了命令,让丞相牛金星执行。这个账不能算到牛金星身上。那么牛金星为什么不可以替他说话呢?我也常想,我要是牛金屋,也不敢说话,万一真出了事情,我担得了么,我也担不了。所以这个事谁都不敢。军队一败,互相猜疑,这个情况大不一样。因此处理不利,杀自己人,而且乱杀并不奇怪。总结起来,李自成就这样在战场上失败了,战场一失败,刚刚建立的政权,被人推翻了,因他的政权建立才几个月,这个政权凭什么建立很有问题,如果早建立两年,干部才有训练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临时派人去当知县、当县令,根本没有和当地的任何人联系。我们再想想,这些人不可能是好人,好人不敢。所以到一个地方去只晓得像大顺军一样,要骡子要马,要钱要粮,甚至要女人。所以新建立的政权,并没有获得人民的拥护。一看李自成打败仗,北京丢了,就哗变了,都反了。按道理讲,清兵进入中原以后,有个民族斗争,为什么李自成不号召汉人跟这胡人斗争?那时称满人为胡人。这是多么有力的号召啊!但是号召不起来,南方许多人自发地和满族人斗争,而李自成号召不起来,原因何在?可见李自成已经失去民心了。已经没有号召力了。试想,李自成凭借陕西一省来对抗清朝,绝对不行。因陕西同样是经济残破,而满族进关以后,不仅是满族部队、蒙古部队、加上汉人早期投降的汉军籍军队,还加上北京地主联合起来,成了联合力量对付李自成。满族随之两路进军,一路从长城以外进攻榆林,进攻延安;一路从洛阳过黄河,进攻陕州,进攻潼关。延安先丢掉,李过守北线,先失守榆林、延安。书上说李自成守潼关60万人马,那是胡诌。清朝要吹,李自成要吹。清朝要吹什么呢,证明这是武功,说李自成60万人马,一战就溃了。李自成已经没有多少兵了。当清兵进攻潼关时,李自成跟刘宗敏两人亲自去守潼关,这两个人都已经受过伤,才好,重武器丢掉了,当时重武器是大炮,红衣大炮,是西洋传过来的。当时中国炮兵水平,跟欧洲18世纪炮兵水平相等,跟现在的大炮不一样。是前膛装药,后膛点火,都是这个炮,也开始有开花炮,可清兵将大炮都夺去了,所以清军进攻潼关时,首先按兵不动,随后用大炮向李自成阵地打。随着武器的发展,战术上也要改进,李自成挖了三重壕沟,来躲避清军的炮弹,但是顶不住。李自成与刘宗敏就率军队往西安奔去了,把潼关交给了马世耀,七千人守潼关。清兵从潼关南边直插过潼关,要马世耀投降,他不肯投降,写信给李自成说:你在反攻,我从内地响应,这封信在中途被清军截获,就杀了马世耀。
李自成回到西安,停留几天,又匆匆忙忙逃走,一路从邓州到襄阳,到武昌,打一仗败一仗。包括他叔父、他的妃子都被捉去杀掉了。宋献策、刘宗敏被捉去杀掉了。这么败到通山一带,由于这些战争都不大,有人不晓得局面,说李自成准备占南京,南京占领不了,准备到湖南去,这个时候无所谓计划,能逃就逃。势必到通山一带,已经是人马很少了。而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留下的部队四分五裂?他离开部队是什么道理,我一直到现在没有想通,他最后孤家寡人,一个人死了。他死了以后,他的部队分两支,一支原来就跟他不在一起,高夫人、高一功、李过,大概20多万人,从另外一路到鄂西南这一带。可他自己还有一都分人呢?田见秀、张鼐许多人都跟他一起,还有郝摇旗这支部队怎么离开了,分散了,如果说战争打散了,也说不通。因他是皇帝,势必要维护他。这个历史我没有研究透。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最后众叛亲离。实际上是他害怕跟自己的部队在一起,因为历史上失败的农民战争往往是内部把首领杀了,黄巢死时,是他外甥把他杀了,所以我写小说就好写了。我谈历史,历史科学,没有证据我不能随便谈,他在死以前,内心有很多矛盾,甚至性格都变了,他不愿跟自己部队死在一起,所以他带很少人马离开部队,害怕部队叛变。
是不是地主把他打死了,我对这也有个想法。因为那个时候既失去了政权,明朝是正统的。南方老百姓只把你看作流贼,不看成是大顺皇帝。你若建立五十年江山,二十年江山,人家把你看成大顺皇帝。你刚登基就离开了北京,一路逃跑,他不把你看成流贼?不要忽略正统观念的厉害,哪个老百姓看到,都想把你杀掉。老百姓杀这些人,是为了要保家,安居守业,他不是因为你是李自成,非杀你不可,你破坏了他安居乐业,灭亡了明朝,他不杀你?!所以到哪个地方都一样,这是必然的。有人说杀了农民英雄,一定是地主,不见得,那程九伯到底是地主不是地主,不知道。我们研究这个问题,要从现实考虑,先不要有个抽象的概念,老百姓是一定拥护农民起义的!那不见得,完全不见得。封建时代正统观念非常重。所以李自成糊里糊涂、孤家寡人死了。而这死决不是有计划,有什么计划?是逃兵,没有计划。而他不死是不是有办法?没有办法,这就是历史条件,最后决定历史进程。你是北方人,北方人情风俗都熟悉,北方人已经对你绝望了。而到南方,人情风俗你不通,怎么叫南方人会拥护你呢?这不可能,纵然不失败,也仍然毫无办法,所以他是个悲剧人物。 那么,后来高夫人、高一功、李过率领的部队,走另外一条路,到了长江以南,最后还是投降了南明,什么道理呢?南明纵然不成个朝廷,高夫人投降的时候是一个唐王,在福建称帝,年号隆武,称隆武皇帝也没有什么力量。两湖总督何腾蛟在长沙也没有什么兵,高夫人为什么要投降?原来何腾蛟在湖南演习,派了千把人,不晓得李过的部队,去试一试。一试,这千把人被李过杀得差不多了,后来,才知道是李过、高一功率领的。这时让他投降南明,李过当然不愿意。因为李自成自己没有孩子,只有一个养子李双喜,李双喜以后渺无消息,可能是在山海关战死了。大顺朝必须有继承皇位的人。这皇位只能落在侄子李过身上,所以李过又改名李锦,皇帝登基要改个吉利的名字,过,是犯过错的过,不是吉利字;锦是前程似锦的锦,所以改李锦,正式跟高夫人过继。南明皇帝给高夫人的敕谕,封高夫人为贞淑夫人,就是你教子教得好,难道南明皇帝那么糊涂?难道不知道李过是他侄子?他不是高夫人的儿子?所以说他教子有方,是这个意思他已过继高夫人。高夫人为什么显示出她的英明?高夫人原来的故事不知道,小说写高夫人是根据她后来的作风塑造的形象。不要把小说人物细节当成真实,因为这时她还有20多万人马,要不要取消大顺国国号,向南明称臣?充满着矛盾。李自成亲自带领部队打了17年,这个时候,取消大顺国号,变成南明部队,当然说不过去。李过本人也未必愿意,因为他马上要登基,已经名字也改了,改成李锦了,最有发言权的还是高夫人,她是皇太后,是皇太后主张,目前非走这条路不行。一边有清兵,一边有南明的力量,而且现在已失去了北方,四面都是敌人,要想存在下去,要想为先皇帝报仇,与清兵作战,必须取消大顺国号。名誉上投降南明,但这有个条件。什么条件呢?条件大概没有写到文字上,是口头上讲的,在欧洲叫“君子协定”。就是李过、高一功给南明皇帝奏本,对李自成仍称先皇帝,高夫人仍称皇太后。后来南明隆武死了后,到永历皇帝,一直没有变。那么南明皇帝为什么这样忍受?你李自成是流贼,还这么称皇帝、皇后,为什么还称先皇帝呢?用口头协议。但后来又分裂了。田见秀向清朝投降,正在谈判时,失去警惕,清军夜里进攻,田见秀死了,张鼐死了,这支部队消灭了。李过病死在广西,高一功率领余部往鄂西退去,半路遇到张献忠的养子孙可望埋伏的一支部队打起来了,高一功阵亡,剩下少数人退到鄂西,由李来亨率领,直到康熙三年最后失败,全部自焚,这是在兴山县茅麓山。
整个是大悲剧,造成这个悲剧,是由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民族斗争形势、还有军事方面和战略方面的错误。形成悲剧,有各种因素。有人提到在《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卷中,把李自成写得那么好,他为什么失败了?不晓得一个领导人个人品质好坏,不决定一次运动的成功和失败。领导人的品质是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敌我双方的兵力,政策、战略正确不正确,决定这个问题。
这是我今天对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的看法。是不是正确,供大家参考。把过去什么权威意见排开,放在一边,我们只相信马列主义,只相信历史唯物主义。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最后胜利的是科学,而不是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