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军猫读到一部极有份量的专著《文化战之战争篇》,作者为总参谋部机关年轻参谋胡耀武,名不见经传,却充满了真知灼见:
“文化战是不见血的毁灭,不见影的征服,从战争目的上来讲是最彻底的战争,也是最高级别的战争。”
“文化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以文化载体作为武器平台进行的利益斗争,使敌对国家、民族、阶级最终屈服于己方文化,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与传统的武力战相比较,文化战发挥着战争的功能,体现着战争的规则,形成着战争的结果,却又看不到硝烟纷飞,生灵涂炭,是不流血的战争,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特殊战争形态。”
“文化战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级别战争,它通过文化的强势传播输出己方价值观,积累量变促成质变,在无声无息中异化、蚕食、粉碎直至改变敌方的信仰,达到瓦解敌方军民的目的。”
在学术领域,胡耀武名不见经传,但出手不凡。以此书为标志,胡耀武已跨入战略参谋的行列。以此书为标志,中国的文化战研究终于有了战略性思考。
冷战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在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上相互交汇与碰撞,来自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开始大行其道,西方国家借助其经济强势,将进驻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阵地作为“经济援助”或“市场准入”的条件,从而实现一边倒的文化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和挑战。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美军航母齐头并进,包围一个个目标国。
电影是什么?电影绝不仅仅是供观众娱乐的文化产品,电影还是青年人最喜爱的文化载体,承载着离政治最近的价值观。
美国决策层很清楚,向中国出口几十部电影赚不了多少美元,但伴随这些电影出口的美国价值观却是用多少美元也买不到的!
美国的决策层历来认为,美国的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国的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就能在任何时候比任何国家都要强大,就能在国际社会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淋漓尽致地上演着霸权主义。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仅是美国,还有很多国家都把文化战付诸于实践,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全球性的软战争——文化战的巨大挑战。而且,后者对人类的影响,将比前者更为深远,更为有力,更为持久。
当今世界,国家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当前,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同等重要,被列为现代国家的四大安全。
法国社会学家、法驻美前外交官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并没想过,他写作的《主流》一书会如此轰动,全球20多个国家购买了它的版权,《纽约时报》等媒体做了连续报道。这一切是因为本书揭开了一个事实:全球文化战争早已打响,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未来。
面对如火如荼的全球文化战争,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就显得现实而迫切。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是维护其核心价值体系,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免遭破坏甚至颠覆。令人担忧的是,当下中国维系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谋求的不只是政治、经济、军事的霸权,同时包括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霸权。它将文化战略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把文化霸权视为主导世界的一个重要资本。可以说,文化战略为其政治战略服务,政治战略通过文化战略来实现,这两者已经不分彼此了。
早在西方列强刀兵入侵之前,西方传教士们就已通过一个人的远征将基督教教义传到了东方,他们甚至一直走进了东方古国荒僻的横断山脉里,这道大山的褶皱线,长得几乎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很多传教士走进去,再也没能走出来。他们一石一瓦地垒砌教堂,用昂扬悲壮的殉道者精神支撑着孤独中的坚守,用使命感去克服内心对故国的想念。基督教的精髓就是开拓,用个人的牺牲去完成信仰的传播。
而世界史中著名的十字军东征,更是一场持续200年之久的宗教战争,这是西方用刀剑铁骑加宗教文化对异族展开的全方位入侵。伴随着世界地理大发现,随西班牙殖民者侵入美洲印加王国的修道士,干脆彻底毁灭了灿烂的玛雅文明,他们称之为“邪恶的异端”,充分注释了西方列强对被占领国征服的终极目的——摧毁其文化根脉。
当下的中国,有八千多万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有一亿多人信仰各种宗教,那么剩下的十多亿人信仰什么呢?
中国人缺乏统一的信仰,这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
胡耀武认为:“实现中国梦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信仰的牵引,要想解决信仰的问题,就必须在文化里找到答案。”
信仰的力量源于文化!纵观人类的历史发展,无论是对于社会个体还是社会群体,信仰都在其精神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信仰本身也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信仰隶属于文化,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仰的建立和危机都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共产主义信仰让我们的父辈以崇高的牺牲建立了新中国,那份慷慨赴死,那份豪情忠勇,无不来自中华民族血脉深处之精神基因的传承。史书中的先秦死士们把忠义大戏演绎到极致,就连普通平民亦能于瞬间爆发出令人荡气回肠的壮举,一段《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千古。
20世纪革命志士们一幕幕壮怀激烈的活剧,让我们在年少时得到了最充分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滋养,血洒大地,璀璨的死亡,是我们心底最浪漫的向往。信仰就这样充满了我们的意念,为此,我们穿上军装,来到军营,接受铁血方式的摔打锤炼,我们走进遥远的边海防,走进荒凉的大漠,忍受长久的孤独、寂寞,忍受思念对心灵的折磨,只为等待那一声号令,那一声奔赴战场的召唤。也许,那召唤始终没来,贯穿我们军旅生涯的只有等待。既没有辉煌的牺牲也没有荣耀的晋升,我们懊悔了吗?意志消沉了吗?不,我们仍然是快乐的。
因为我们活在信仰里,我们可以为信仰而用整整一生去等待一项使命。
好莱坞大片运用现代声光影像技术,把他们要叙述的故事,以强烈撼动感官的方式给了观众,无论是英雄个体还是英雄群体,无不被渲染得热火朝天。我们那些为创建和保卫共和国而牺牲的烈士,那些用血肉之躯写就的真实版英雄史诗,为什么不能制作成恢宏的大片?上甘岭的英雄群体演绎的惨烈悲壮,那种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坚守,那种精神和信仰催生出的气吞山河的神话,其冲击力远强于美国大片《斯巴达三百勇士》。
我们不缺大片故事的矿藏,我们也不缺采矿团队,不缺高素质的采矿能手,我们缺什么呢?缺的是对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对信仰的执着坚守,对文化大战略的整体设计,导致团队松散,人心浮动,丧失了凝聚力。
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中国都称得上是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这个“强”是能向全世界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韩国却跻身文化强国行列,全球性的“韩流”就是它的标签,也是它的国家战略,韩国因此以小胜出。
文化战略之缺失,乃文化大国之悲哀! 然而,终于有人盯住这个缺口,军中年轻参谋胡耀武率先提出文化大战略概念,并加以详尽梳理解析,提出国家层面的战略思考: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何传承?如何捍卫?如何输出?
文化何其重要!建立新中国靠的是枪杆子、笔杆子,甚至笔杆子更具杀伤力。文化大军应是国家的一支强大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对正义的坚持,对黑恶的讨伐,对颠覆地抵抗,剥茧抽丝,无情鞭打,凌厉之文字犹如凌厉之剑锋,而那些特别能战斗的文人,犹如突入战阵的孤胆剑客,个个都具直取上将军首级的气魄。 而今天的中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忽略了对笔杆子的组织运用,任由“友邦”在文化上大举入侵。
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搞乱这个国家的历史,颠覆这个国家的历史,让这个国家失去合法性。古语曰:“欲灭一国,必先去其史。”而“去其史”,正是靠笔杆子。
美国已成功使用笔杆子,让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崩溃。 在美国悄无声息的文化战争面前,苏联精英被洗脑,迷信“友邦”的善心好意,厉行政治改革,并请来美国经济学家实施经济改革,所谓“休克疗法”……终于几年后,在导弹、核潜艇和百万军队完好无损的情形下,苏联土崩瓦解,陷入可怕的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自鸦片战争时起,西方世界就对中国发起了文化战,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战的炮火对准了中国,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战法日益多元。为什么西方世界把中国蒙在鼓里打了一百多年的文化战,中国竟然没有人能够把这层鼓皮捅破?从文化渗透、文化入侵、文化战争,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好莱坞不仅在赚你的钱,还要洗你的脑,征服你的心”
这本书只是我国文化战略的开局谋篇之作,是迈出的第一步,大量后续的研究工作亟待落实。顶层设计要完善,发展规划要拟定,法律法规要修订,机构编制要调整,装备设施要研制,保障措施要跟进。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虽历经磨难和挫折,却始终未曾中断,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熔铸力。这本书讨论的问题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捍卫国家利益产生深刻影响,也会警醒一些居安不思危的中国人。
来源:大军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