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悄悄的来,悄悄的走

作者:风雷  更新时间:2022-05-23 09:15:27  来源:针砭药石  责任编辑:石头

  虽然众多小区尚未解封,但显然,魔都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

  云南、辽宁等多地援沪医疗队陆续结束支援任务,返回自己的家乡。

  5月20日,74岁高龄的张伯礼院士也完成对魔都的中医药防治指导工作,回到天津。除了当地媒体“津云”做了一个简短的报道外,未见相关媒体,尤其沪上媒体有任何报道,一如张院士来的时候。

图片

  4月15日,在感染人数持续增加,重症患者人数随之增加的关键时刻,张伯礼院士低调入沪,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上海工作组中医专家组组长,负责指导中医药诊疗和救治工作。

  4月19日,天津市中医药抗.疫经验交流会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召开,其名誉校长张伯礼却没到现场,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发言。

  4月20日晚,有抖音用户发布了张伯礼在线谈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视频,视频中张院士称自己在上海,所以只能网上交流。

  细心的网友发现了这些蛛丝马迹,自然会发出疑问,张伯礼院士是否真的已经到了上海?

  4月2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官网自己发了篇文章,这才证实了张伯礼院士已经到了魔都——这离张院士到当地指导工作已经近一周了。

图片

  新闻发出后不久,位于魔都的观网的某编辑就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文,“张伯礼院士来了,死亡人数就开始增加了”。

  是的,按官方数据,当地的死亡人数是从4月17日开始公布的,之后呈现出一种急速增加的态势。但是,时间上的巧合,并不表示一定有因果关系,具体可以参考《“张伯礼来了,死亡人数就开始增加了”,还可以更无耻些吗?》。

  对无症状、轻症等普通型病人,当地的专家中弥漫着一种这就是“大号流感”,在家挺挺就好,甚至都不需要吃药的气息,典型的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浦东疾控朱主任的电话录音。

  然而,中医的思路是怎样的呢?

  “健康上海”公众号4月15日发过一个视频,视频里张院士是这么讲的:

  虽然“无症状”,但依然存在传染性,且具有隐秘性;今天“无症状”,明天后天就可能出现症状,甚至转为重症。西医“无症状”,指的是没有新冠的典型症状;西医“无症状”,但中医会有“症候”,所以中医采取的是先证而治、截断病势的方法……

微信图片_20220522080709.jpg

  重点在于,西医“无症状”,但中医“有症候”,所以要先证而治、截断病势。

  此外,“重视两头,抓一老一小”的经验也被带到了魔都。其中,两头指的是预防和康复,一老一小是老人和儿童。

  而这些,正是天津首战奥密克戎的宝贵经验。

  从思路上而言,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中医明显更加高明。

  在这过程中,张伯礼与刘清泉、严世芸等中医专家一道,多次实地调研,并进行研判,最终形成了《老年感染者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其执笔是支援HK回沪不久的中医专家张炜)、《中医药防治儿童感染专家共识》等5个指南,并组织培训,将其落实到了一线。

  这种优化,必然整体提升了救治能力和水平。

  也正是以张伯礼为代表的中医专家组的到来,当地的中药漫灌之势才在更大范围之内逐渐形成。

微信图片_20220522075819.jpg

  “我们向密接、次密接和医务人员等有需要的人群大面积投放中药,即‘中药漫灌’。通过中药的积极干预,许多感染者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平稳过渡,转阴后出院。”

  无疑,这一招,有效地减少了后续老年重症患者的产生,也帮助那些表面无症状的基础病老年患者平稳过渡。

  要知道,魔都确诊病例中90%为无症状,其中三成为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病的又占其六成多。这就相当于从源头上控制了病人转为重症、危重症的关键。

  除了无症状和轻症,同样关键的是重症。

  当地的重症死亡一直在全国独树一帜,遥遥领先,然后还全部被归因为死于基础病且高龄,给人以一种他们的死本来就是“一个非常nature的事件”的错觉。

  以死亡数降至个位数的5月11日数据为例,此轮累计确诊56527人,在院重症349,危重61,当日死亡5人,累计死亡565人。由上述数据可得,当日当地的确诊死亡率为0.9995%,重症死亡率为57.95%。

  无疑,这是继武汉以来,最大规模的死亡;相比之下,同期的吉林全省累计确诊4万左右,死亡2例。

  然而在全国重症精锐的支援下,其重症系统并未崩溃,因此,如果说要出问题,那就是当地以三素一肽为特点(4月17日邬的介绍)的治疗思路出了问题。

  更早的时候,2020年的一次专家交流会,当地救治组组长是这么介绍的:

  我们是第一支试遍了各种抗病毒药物的医疗队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羟基氯喹,比较了各种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们可以推荐任何一种。

  你提到中医药,因为我们同时使用了西药和中药,我只能告诉你,没有观察到中药有明显的副作用。中药的疗效,我认为很难评估。

  针对死于高龄、基础病这一现象,张伯礼院士在一次连线中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批评:“不是说老年人有基础病的都不行了,不是这样的,大部分都是没有问题”。

1653178049(1).jpg

  对于重症,与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中医依然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刘清泉就指出,比如,针对某些重症患者持续黏痰难咳、咳至血压升高、肺部渗出难以改善,中医清热化痰、理气祛痰的方药就有明显疗效;又如,许多重症患者大便密结,中医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腑气不通,肺气就不降,便秘问题解决了,患者咳喘就明显好转,血氧饱和度也就上去了。

  严世芸也介绍,“在一些重症治疗难点上,如神昏不清、发热不退、渗出吸收慢、高凝状态、胀满纳呆、正气虚弱等,中医可以很好地彰显学术特性,在中西医协同中突出自己的优势”。

  按照联防联控工作组的要求,当地组建了国家和市级中西医结合专家团队,对重症患者进行中西医联合巡诊。张伯礼和中医专家们共参加了30余次定点医院重危症患者会诊和病例讨论,一人一策,中西医协同作战,综合施治提高治愈率——中国中医药报就报道过数个九十、百岁高龄老年基础病患者几天后治愈出院的案例。

  成效是显然的,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当地死亡病例数超出几乎所有人的预测,短时间内迎来了断崖式下跌——这让人不再每天那么揪心。

  除了全国重症精锐支援,保证医疗不被击穿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治疗思路的转变,中医的介入。

  可以说,正是在联防联控机制下,中医从更高层面介入了,并参与到了从预防到治疗(包括重症)的全过程,这无疑是力挽狂澜的关键一招。

  张伯礼院士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一如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医。

  中医会被人遗忘吗?

图片

  (2020年的采访)

  我们不得而知。

  但中医依然会默默守护着这片滋养她的土地,守护着生于兹长于兹的人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