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屈原的独立人格:众人皆醉我独醒

作者:李克勤  更新时间:2021-06-12 10:46:32  来源:新华博客  责任编辑:石头

  【新华博客原文写于2010-06-17 07:38 jixuie】

  李克勤(jixuie)题记:纪念一位诗人,以至于全民每年将诗人的忌日作为节日,持续2000多年,以至于要持续到永远。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屈原的国际化,中国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也随之国际化了。屈原的人格魅力,为世人所敬仰。这位屈原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具有如此影响力?

  屈原的独特的人格,用爱国精神概括,远远不够。爱国,有多种方式,爱国的仁人志士不少,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唯独屈原如此恒久地得到人们如此深的爱戴?

  问题不在于屈原爱国,问题在于他怎样爱国,在于他的爱国方式2000多年的影响力。

  所以,我们还需要深一层去探究屈原的精神内涵。

  屈原的世界观是怎样的?屈原和一般的人区别到底在哪里?

  《楚辞》中,有一篇著名的《渔父》,讲的是屈原流放时和一位渔父的对话。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屈原《渔父》天方工作室-中国先秦两汉文学

  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而渔父代表的一般人则 “……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酾。……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的话,换成现在的话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大家看,这位渔父的世界观多么具有代表性啊!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再请大家看,渔父的处事方式,多么普遍啊!

  屈原注定是孤独的。

  试想,如果没有屈原,世界上的人都是渔父那样的,那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

  从屈原的一生看,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实际行动,都证明,屈原的选择是如此的坚决、果断、长久,这无疑是屈原自我独立意识的充分觉悟与呈露,完全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抉择,而绝非一时的冲动,更不是迷信的盲从。

  分析到这个地步,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为什么如此之深了!

  进而也就能够理解,屈原为什么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了。

  早在2000多年前,屈原就对人性的弱点,有如此深刻的洞察,他对于世间落后的观念形态,有如此清晰的批判性思维,今人不得不叹服。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研究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