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不畏多难畏无难

作者:魏寅  更新时间:2017-09-13 09:14:33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明代的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某地的民俗很特别,吃饭时第一碗不许吃菜,第二碗才以菜佐之,名曰“斋打底”;吃肉喜欢吃内脏,没有骨头可以喂狗,所以名曰“狗静坐”;祭祀用的牲口,是向肉铺租赁来的,祭祀完毕再还回去,名曰“人没分”;学生读书,只有木榻没有长凳,学生只能坐不能卧,名曰“没得睡”。

  “没有困难,那就自己制造困难”,这样的风俗,真可谓自讨苦吃。但其背后的道理,却值得深思。

  通常来说,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分为两种:畏难,不畏难。然而,有一种态度境界更高,即“畏无难”。宋代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写道:“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他列举了不少事例来佐证:“使秦不并六国,二世未亡;隋不一天下服四夷,炀帝不亡;苻坚不平凉取蜀,灭燕翦代,则无肥水之役;唐庄宗不灭梁下蜀,则无嗣源之祸;李景不取闽并楚,则无淮南之失。”

  洪迈所说的隋炀帝,就是倒在了“无难”上。他的父亲隋文帝十分勤勉,工作起来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尽管有大臣上谏“周文王以忧勤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但文帝认为,“日旰孜孜,犹恐不逮”,岂能自求逸乐?正因如此,等他把帝位传给炀帝时,很多棘手问题都已被解决。但炀帝却在“无难”的状态下迷失了方向,贪图享乐、纵欲过度,最终被部将缢杀,落得个身死国破的下场。

  从苦难中崛起,又在“无难”中陨落,多少人跳不出这样的历史周期律。能在“无难”中保持清醒,就显得十分难得。北宋的宋庠、宋祁兄弟,年幼时家贫,一年的冬至,他们家没钱过节,只有把祖传宝剑上的银饰拿去换钱,宋祁感叹道:“冬至吃剑鞘,年节当吃剑耳。”后来,他们二人飞黄腾达,一次过元宵节,宋庠依然保持当年勤学苦读的习惯,在书院研究《周易》;而宋祁却点华灯、拥歌妓,大醉一场。宋庠质问宋祁:可曾记得当年?这一问,可谓醍醐灌顶。

  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也经不起“可曾记得当年”这一问。大明帝国建立之初,禁止一切奢华,朱元璋早晚膳食必有一道家常豆腐。但政权稳固之后,朱元璋的菜单居然变成了这样: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菜品达二三十种之多。到了成化年间,虽然仍保持着吃豆腐的习惯,但这“豆腐”已不是由黄豆制成,而是用百鸟之脑酿成。

  那些对“无难”缺乏警惕的人,往往会在“无难”之中“倒了”甚至“臭了”。宋朝的王珪,为相十数年,无所建树,只知道“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时称“三旨宰相”;天官侍郎赵叔问,肥而喜睡,又厌宾客,经常在朝回、饭后、归第后,家门口高挂歇息牌,被呼为“三觉侍郎”;宰相范觉民,肥白如冠玉,每天起床、裹头、戴巾,一定揽镜自照,被称为“三照相公”。现在有些人吐槽“为官不易”,而上面这几位,当起官来简直毫无难度。然而为官一任,除了一个可笑的绰号之外,什么也没留下,就只能遗臭万年了。

  北宋年间,西京洛阳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王家钻天,司马入地”。“王”是王拱辰,他的住宅十分气派,光是中堂就起屋三层,上面还刻着龙凤,屋檐向上飞耸,气势格外宏伟;“司马”则是司马光,他住在离市区数十里远的一个陋巷之中,房子是低矮的平房,夏天酷热难耐,所以司马光在屋里挖了一个一丈多深的土坑,全家躲在坑里避暑。司马光位极人臣,竟然如此低调,令人敬佩。可见,有没有困难、怎么对待困难,“非以其处境,实由其自律”。要考量一个人的境界,看看他如何面对“难”,又如何面对“无难”,也就大体有数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