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体育可能进高考,笔者认为这很有必要,这是国家重视体育的体现!我国当前的体育教育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体育教育就无法真正发展下去。
正视这些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到底有没有提高学生们的体质健康?大多数的学生有没有较好或合格的运动技能?大多数学生有没有最基本的战术意识或战略意识?掌没掌握最基本的战术方法或战略方法?是否有能力执行最基本的战术方案?是否有能力谋划最基本的战略布局?大多数学生是否具有最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思维认知?大多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具有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是否具有参与、配合、监督、评价、组织乃至引领实践活动的生态性格局?
体育考试就涉及到应该如何对学生的体育进行评价。
体育考试主要有四种形式:1.体质健康;2.运动技能;3.战术、战略考察;4.体育理论。
实际上,最合理的体育考试方式是3和4,即体育实践方面的战术、战略考察与体育理论方面的考察。
为什么不是1和2?
先谈一下体质健康的真实现状,不可否认的是,国家非常重学生们的体质健康,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无不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保持较大的投入,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尤其是从事体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花费了他们很大的心血!可是结果呢?学生体质健康年年下降或徘徊在较低水平上,近视率居高不下,这是明眼人就知道的,不要光看修饰过后的官方数据或公开数据。究其原因就在于源头出了问题,上面导向出了问题,中间执行出了问题。体测不规范导致数据失真,甚至干脆造假!有些时候即使一些体育教师将真实体测数据上传系统了,也会发现最终被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给篡改了。当然,大多数的情况是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可能指定学校进行数据调整,要与上年度的数据(修改或造假的)不能差距过大,而且尽量让数据表现得好看一些。
体质健康是要监测的,这是对民族和国家的认真负责的举措。但笔者认为,这种监测不应该和体育考试挂上钩,体质这块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天生就好,有的人先天不好,这和人在智育上的差别是很相似的。体质的好坏只是判断身体健康的一般标准,并不是根本标准!一般标准还有这些,比如是否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行为习惯的,是否远离亚健康等等。身体健康的根本标准在于身体在实践活动中适应水平的高低,同样心理健康也极其重要的,它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才是人健康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不能将体质水平简单地当做健康水平。另外,健康水平一般很难去统一测量,健康水平只能是一个定性的标准,而非定量的标准!不要将体质和健康强行绑在一起,他们应该保持一定的界限!所谓的体质健康水平,实质上就是体质水平。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体质天生就好的很容易就能获得高分,体质先天一般的大部分至多能够获得良好的分数,体质先天就差的就不容易获得及格的分数,而且体质天生就好的只占少部分,体质先天一般的占大部分,体质先天就差的也只占少部分,近似于正态分布。这对占绝大多数的体质一般和差的学生并不公平!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追求这种不公平吗?显然不是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所以是尽可能地帮助体质这块天赋一般和较差的学生,让他们真正的进步,即让大多数学生进步。如果让少数学生进步,那么这样的教育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
而且体质这块,也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体质这块的优劣势都不一样,一味地追求体质各项目标准的完美性是不科学的!不尊重差异性,很容易忽略个性的发展!体质的全面性不应该是每个学生的根本追求,应该是有选择性的追求。中国足球上就存在一个很有争议的事情,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参加中国职业比赛前规定要进行12分钟耐力跑测试,不合格的不能参加比赛。足球运动员确实需要耐力方面的体能,但是具体来说更需要短距离的短时间的变速的无氧耐力,而不是长时间的匀速的有氧耐力。足球比赛中多次短距离冲刺较多,而匀速长距离跑几乎不存在。很多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可能因此而无法上场比赛,你说这有多么可笑!有人说如果梅西在中国,估计也无法上场。从体质的全面性来讲,足球运动员确实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有氧运动的体能,但更需要其专项运动的体能,绝不能抓不住重点。由于各个项目的运动特点不同,又怎么能够要求各自体能的全面性呢?
体质水平只是学生参与运动的基本门槛,达到一般水平即可,刻意拔高门槛对大多数普通的学生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这会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地补习短板,殊不知这也让学生们失去了更重要的发展时机,甚至部分学生有可能到最后都无法补足短板,其水平可能永远停留在“最基本的门槛”附近,然而对整体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结果!在教育的体育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和国外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在体质这块还占有优势,但是到了成年队以后足球个人及整体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教育的智育方面也是如此,中小学阶段在国际比赛上获奖无数,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可是在大学阶段却越来越差,和国际主流奖项渐行渐远,尤其在最关键的学术领域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建树,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贡献。我们不禁要问,先天差距并不大,为什么后天差距显著?很可能就是因为在具体的教育中使学生耽误或错过了合适的发展时机!而且从整体上来看,无一例外的是前期盲目追求全面性,后期缺乏针对性,浅尝辄止,后劲不足,缺乏创新精神!
当学生体质水平达到运动的基本门槛后,就应该进行相适应的体育实践,运动技能、运动战术、运动战略以及体育理论的学习与探索。这里的学习与探索不是让学生个人或少部分人在较封闭的空间里自娱自乐的,而是依托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体育专家教授、学校地方国家三级的管理部门、广大体育爱好者,尤其是广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性、有机性、生态性、创新性、革命性地互动配合。实际上,学生们只要在体育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且不进行过多的刻意干预,他们的体质就会随着体育实践的运动发展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