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集团军某新兵团新战士 吴金波
汪 洋绘
入伍之前,我就听说要吃很多苦、过很多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军人,自然也做好了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但进入军营真正展开新训之后,我才发现我的思想和身体准备好像都不是很充分。考虑到我们体能基础不扎实,班长也好心地提醒:“坚持不住了就喊‘报告’!”
我清楚地记得我喊出口的第一个“报告”。那是入营半个月后的一天,因为体能摸底成绩不理想被编入“突击组”,我按组长要求,吊在单杠上强化握力。时间刚过去不到半分钟,双手小臂变得僵硬无力,我快撑不住了,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班长喊了声“报告”。没想到,真被允许提前下杠,心里窃喜的我赶紧站到一旁放松休息。
尝到了“报告”的甜头,我在训练中喊“报告”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3000米跑,跑不动了就喊“报告”,休息一下再跑;战术基础动作训练,手擦破皮,喊“报告”进行伤口处理,顺便喘口气……
看到其他战友拼到无能为力、不得不放弃时再喊“报告”,我甚至会为自己的“小聪明”暗自得意:训练要一步步来,苦了、累了就先休息会儿再练。但不久后,一场战役回顾和一件身边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活动期间,指导员带我们回顾了当时最惨烈的长津湖战役。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长津湖地区,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官兵,在几乎没有补给、缺乏火力掩护、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仍然以超强的行军能力和战斗精神,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就在我对比革命先辈,为自己前期怕苦怕累常喊“报告”愧疚时,班长的做法更是深深教育了我。那天,新兵团组织新训干部骨干考核。在进行400米障碍课目考核时,班长过三步桩、跨壕沟、上高板……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然而,意外突然发生。在快速跃下独木桥落地的瞬间,班长的身体重心发生偏移,左脚明显崴到了。
在一旁保障的我,准备上前搀扶班长下场。班长却迅速调整姿势,向高墙冲去……不仅如此,班长一瘸一拐跑过400米障碍终点后,依然没有中途退出,直到完成后续的战术基础动作考核。被紧急送到卫生连,我既疑惑又担心地问班长:“脚都受伤了,怎么没有喊‘报告’?”班长说:“我是一名军人,只要还能坚持,就不能轻言放弃!”
班长的话,让我感觉浑身冒汗,也促使我下定决心:向班长学习,再也不能随便喊“报告”了。从那以后,我虽然也偶尔喊“报告”,但各项训练再没有出现“赊欠账”,总是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完成。
慢慢地,我的训练成绩上来了,军事体能素质也变强了,从我口中喊出的“报告”越来越少,现在几乎没有了。就在前几天,连队进行战术基础动作考核,我取得了第三名,并亲手把自己的军装照贴在龙虎榜上。那一刻,别提有多开心!
(骆 瑶、吴 阔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