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晚会文化盛宴调查:贪大求全不可取 有所作为仍可期

作者:记者  更新时间:2018-02-14 11:21:55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石头

 没落与重生:晚会文化盛宴调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内容。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7年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

  春节到来,举国欢庆。从20世纪80年代的简朴舞台,到如今备受关注的文化景观,由央视春晚引领的晚会文化近年来已衍变出各种形式,它满足着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更折射着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

  晚会文化历经30多年,发展至今有何特点?还存在哪些问题?进入新时代,晚会文化如何满足百姓更多的文化需求?如何释放更多的文化创意?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求解。

  晚会之韵:方寸小舞台,家国大变化

  ——没落与重生:晚会文化盛宴调查之一

  半月谈记者 孙晓辉 闫祥岭 萧海川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电视晚会经历了从央视“一枝独秀”到各大卫视“百花争艳”,从舞台春晚到网络春晚,内容和形式逐渐升华。

  近年来,晚会文化已衍变出各种形式,如跨年晚会、公益晚会、竞赛晚会等。无论如何变化,历经时间积淀的晚会文化仍是审视文艺如何与人文传统和时代价值相契合的范本,更是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变迁的缩影。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

  198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文化领域呈现的活跃氛围,年近半百的导演黄一鹤,决定将春节联欢晚会的播出方式,从节目录播改为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央视春晚直播一经推出,令国人耳目一新,受到普遍欢迎和称赞。从此,中国老百姓每年的除夕夜就多了一道视听盛宴,春晚开始像年夜饭一样,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央视春晚的出现,为农历新年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注入了新的民俗元素和时代感。”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央视春晚开创了晚会节目的先河,更引发了中国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春晚的成功不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一系列类似或相关的节目,如元旦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春节戏曲晚会、春节相声小品晚会和我要上春晚等。

  比如创办于1985年的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就被看作是春晚的延续。对很多观众来说,从春晚开播到元宵晚会结束,才是中国农历新年在电视上呈现出的完整过程。

  央视春晚诞生之后,许多地方电视台也开始了春节晚会的制作。1988年除夕,上海、香港、内蒙古三地联合制作了“三星拱照贺新春”沪港蒙春节晚会,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秀美场景令观众大饱眼福。

  “地方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当地观众的‘精神年夜饭’,中国电视文艺晚会也拉开大发展的序幕,初步形成‘百花争艳’之势。”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袁靖华说。

  进入21世纪,受互联网快速发展、观众需求日益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各类晚会的形式、载体、内容等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传播格局开始形成。

  湖南卫视2005年首次推出了由众多歌手献唱的“跨年演唱会”,这种以演唱会庆祝元旦的方式得到观众高度认可,收视率高居同时段节目首位。

  作为曾经“一枝独秀”的中央电视台,2011年也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举办了首届网络春晚:由草根创作的反映百姓心声的原创节目,被原汁原味地搬上了舞台,现场观众和全球华人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微博墙、九宫格日记等时尚、新颖的方式,实现了现场互动。

  黑科技和知识跨年成趋势

  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满足观众需求,是每一台晚会努力实现的目标。

  山东大学新闻学研究所所长唐锡光表示,30多年来,晚会的形式和内容经历了从“娱乐至上”到注重融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于一体。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大众娱乐文化的萌发,在各大卫视比拼收视率的背景下,晚会进入了一个比拼人气明星、炫目舞美的阶段。

  近年来,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动用各类“黑科技”打造的舞台让人印象深刻。舞台构型或是四面通透、或是360度全景巨型圆台,辅以地屏LED、实时追踪技术、A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为观众带来风格迥异的视听体验。

  发展到今年,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举办的跨年晚会,则呈现出“知识跨年”“文化跨年”的新特色。

  央视跨年主打家国情怀牌——“清流晚会,有态度有风范”;四川卫视则将晚会搬到了澳门,两地联动传播非遗文化;浙江卫视的“2018思想跨年盛典”,广东卫视的财经盛会以及深圳卫视的罗振宇知识跨年演讲则代表了“知识跨年”的新趋势。

  “电视媒介作为创新消耗很快的媒介平台,如何让观众保持新鲜感一直是难题。”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陈鹏认为,“知识跨年”客观反映出中国社会对文化、思想的迫切需求,而各大卫视想要留住观众,就必须不断创新形式,满足观众的需求。“知识跨年”晚会,正是两者在屏幕上的结合。

  “狂欢和娱乐固然重要,但更有价值和内涵的理性思考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需求。”袁靖华说,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传统的跨年晚会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在欢乐祥和的主基调中,知识性、文化性、差异化的特点越来越显现。

  晚会小舞台,中国大变化

  一台晚会是浓缩了社会变迁的大舞台。祖国的发展、习俗的变迁、家庭的忧乐、人们的观念,都能在变化中的晚会上找到缩影,可谓是“晚会小舞台,中国大变化”。

  民俗学家宋艾君认为,从晚会的场景、演员的服饰、节目的形式,各类晚会无不生动形象地反映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变迁。

  透过30多年来央视春晚的节目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世纪80年代的节目内容以主旋律的“歌”为主,形式上以“个唱”为主,它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思想的启蒙,以及“我要歌唱”的内心喜悦,当年李谷一的《乡恋》、费翔的《故乡的云》均强烈冲击着国人心灵。

  进入21世纪,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线电视、互联网等迅速普及,除了春晚等传统形式,从央视的同一首歌、星光大道到地方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晚会类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大众娱乐的方式、方法日益增多。

  晚会作为形象化的综合载体,30多年来的舞台变迁也同样充满了时代印记。从最初简朴甚至略显简陋的灯光、音响、舞美设计、布景、服装到如今绚丽耀眼、科技感十足、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视觉效果,显示着观众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更彰显了中国文艺舞台的日益繁荣。

  “晚会是一面折射社会变迁的镜子。”王忠武说,从节目内容的多样化、人们选择的多元化、欣赏口味的层次化、品评晚会的大众化上,反映的是国人审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需求的分层化、选择的多样化。

  专家认为,晚会所走过的30多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30多年,也是我国社会文化走向多样化的过程。晚会主题、形式的变化,体现的是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晚会之忧:千金散去,似是故人重来

  ——没落与重生:晚会文化盛宴调查之二

  半月谈记者 萧海川 闫祥岭 孙晓辉

  逢年过节的晚会,早已成为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的“招牌菜”。从春节联欢晚会到跨年演唱会,晚会形式愈发多元;从电视屏幕到手机移动端,看晚会的“姿势”更加多样。

  蓬勃而兴的晚会演出市场背后,却隐含着成本投资水涨船高、商业化植入无孔不入、套路连连创新匮乏等窘境。这些都将成为晚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一场文娱狂欢,一场“烧钱大赛”

  一场跨年演唱会,就是一场时代流行元素的文娱狂欢。

  ——以炫目舞美惊艳观众。追求十足的科技感、动用各类黑科技成为主创团队先声夺人的杀手锏。

  ——以人气明星取悦观众。纵览多场跨年演唱会,依托自身综艺节目的品牌号召力与渠道推广实力,进而招揽老牌知名艺人、高人气演艺新星,已成为填充晚会主体框架的主要途径。

  ——以多屏互动维系观众。半月谈记者注意到,多家卫视的跨年演唱会都有意推广自办的移动端APP。在演出串场环节,展示观众上传分享的视频片段也成为聚拢人气的新手段。

  一台晚会,成本几何?炫目舞美、耀眼明星、全网互动的背后,是令人咋舌的资金投入。一台晚会的成本,早已进入以千万元衡量的阶段。部分地方卫视甚至将成本推过亿元门槛。

  “现在年轻人喜欢看这类的晚会,因为晚会呈现的手段与内容都比较‘生猛’。”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袁靖华认为,晚会特别是跨年演唱会,是一个商业化的演出平台。商业化的背后,意味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晚会演出市场,已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对半月谈记者表示,晚会之间的竞争像“拼装备”。邀请的明星一个比一个大牌,国内的请遍了就请国外的。“一个难以拒绝的出场价”,成为广邀明星的不二法门。长此以往,中小平台就完全丧失了竞争能力。

  从结构到节目,套路连着套路

  无论是跨年演唱会,还是地方春晚,外表再绚丽夺目却总有几分熟悉的味道。面对高昂的成本投入,沿袭以往成功经验、借广告商分摊资金风险,无疑是最稳妥的路线。但衍生的“千台一面”“过度商业植入”等现象,也令晚会魅力打了折扣。

  晚会结构似曾相识,模仿痕迹严重。以外部华丽动画为引子,然后转入演播大厅,再以大型歌舞节目承接开场。之后便是歌曲、舞蹈、语言类节目穿插其中,最后以大型歌舞节目收束全场。这样的结构布局四平八稳、无可指责,可对观众来说都是套路。

  节目细节也不乏雷同之处。为彰显地域特色,地方春晚多用地方戏曲替换京剧、语言类节目则用地方方言演绎。表现宏大主题时,都习惯邀请奥运冠军、航天员等功勋人物,在晚会现场陈述表态。有的节目阵势虽大,但主题却游离于春节之外,蜕变成受邀明星的集中展示。部分演艺明星在多台地方春晚登场,表演内容都基本一致。

  跨年演唱会作为纯商业化演出,广告植入的多与密并不令人意外。但在各类春晚舞台,观众对广告植入的容忍度并不高。半月谈记者注意到,部分地方春晚主持人口播的商业品牌可多达五六个。有的广告品牌被有意在镜头中反复闪现。还有的则被纳入节目中,成为独唱歌词、台词脚本的一部分。

  袁靖华认为,地方卫视开始自办春晚后,表面上仍是唱歌跳舞、欢乐祥和的晚会模样,实际上已是非常商业化的平台。地方卫视通过这一平台,将自身品牌塑造、广告合作商、渠道伙伴等加以整合,办晚会成了一个媒体传播资源盘整的过程。

  讲创新、谋特色,说易行难

  以高投入谋求高回报,如同激素,一时有用但不会屡屡奏效。从晚会到综艺节目,中国电视人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创新乏力。这种乏力,体现在内容、模式、人才等多方面,奢侈化、商业化、同质化是它的外在表现。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陈鹏说,电视晚会正处于过去30多年来的第二个低潮期。前期大部分有趣的形式已被尝试一空,国外热门节目模式大多也被学习模仿,观众对晚会形式创新的新鲜感明显下降。创新的周期性、时间性与需求的规模性、迫切性,成为电视晚会亟须破解的一对矛盾。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半月谈记者表示,创新并不容易。公众对晚会的需求,既是稳定的又是变化的。两者之间很难平衡,晚会主创团队都在徘徊中摸索。改革的步子迈大了,观众不接受;不迈步,观众又不满意。“根本的原因,是时代与以往不同。晚会的功能与以往不同,影响力和辐射力更趋于平稳。”张颐武说。

  专家认为,一些地方频道有更多商业外的考量,有时是不得不做一台晚会。但应当跳出以往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的模式框架,变得更有特色。

  晚会之望:守正出奇 百花齐放

  ——没落与重生:晚会文化盛宴调查之三

  半月谈记者 闫祥岭 萧海川 孙晓辉

  富有时代特色、深具仪式感的晚会,在主体观众审美需求日益提升、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冲击和压力。当前,晚会文化虽偶有创新,但整体已经步入低潮。

  业内人士认为,从调整功能定位、注重本地化、加强跨界创新等角度着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助推晚会文化走进新时代,最终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些晚会背负了太重的包袱,给人一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感觉。”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在新时代各种要素影响下,晚会制作方、观众以及社会舆论都要放松些。

  相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前我国群众文娱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大众文化的成熟度,都提高了很多,对晚会的要求自然提高。如今,观众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不仅能够欣赏到传统的晚会,还能看到大量引进的综艺节目,加上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极具特色的创新型节目,都让传统晚会面临与日俱增的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一直附加在晚会尤其是春晚上诸多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已经呈现明显的分散化状态。这种伴随新时代而来的新形势,客观上给各方提供了放松的空间。对此,社会公众要有清晰的认识,主办方、主创团队不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满足所有观众的需求,观众对各类晚会的期待也不必特别高,相互之间要有适当的宽松度。

  山东大学新闻学研究所所长唐锡光认为,与国外各类狂欢节等庆典相比,国内晚会所要表达的核心文化诉求比较庞杂,“这种诉求应当单一而稳定、清晰而简单,而不是一个容纳各种诉求的筐”。

  “如果定位为给观众最大的满足,就很难实现。”张颐武说,能够做到衬托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成为家庭温馨的背景色彩,并让人感觉很愉悦,这就基本达到了举办一场晚会的目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传播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那么就是非常成功的,“我觉得‘放下’是比较重要的,不能太较劲”。

  贪大求全不可取,有所作为仍可期

  部分观察者认为,大而全的晚会只有极少数具备实力的主体能够举办。如果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地方电视台没有必要刻意办大晚会、办大综艺,应调动有限的资源面对本地市场,努力用小成本形成影响力。

  “地方办晚会一定要更加本地化。”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说,比如举办面向本地少年儿童的晚会,自然有利于地方台增强在当地家长、学校、孩子中的影响力;还可以办让各行各业劳动者展示自己绝活的晚会,自然能够提升在当地群众中的收视率。

  近年来不少地方晚会适当增加了本地戏曲节目的比重,在中老年观众中形成不错的影响。研究者认为,针对本地特定人群,推出具有创意的晚会节目,对一些地方台来说是可行之道,但是切勿贪大求全。“抓住自己的特点,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张颐武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电视综艺节目中近年来再发新芽:去年岁末,国家宝藏以“纪录式综艺”的呈现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等带动了汉字热、成语热、戏曲热、民歌热;插上“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的翅膀,剪纸、篆刻、青瓷烧制等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找到了传承发展的新途径……

  专家提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和沃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借助节庆晚会文化让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出更多的民族范,需要从业者进一步挖掘。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袁靖华说,晚会从没得看到有得看,发展到有选择地去看,实际是从高产向质优转变。这需要用精品意识来打磨文化产品,而不是单纯用砸钱来做节目,“用心去考虑老百姓想看什么、关注什么,才能做成有效益、有口碑的精品晚会”。

  跨界整合,多元创新

  研究者认为,走进新时代,晚会文化只有走出固有思维,直面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内容、模式、人才等领域持续创新,才能不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赢回观众、赢得市场,才能借助节庆晚会文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更多的民族范。

  晚会传统的价值理念和结构框架,并未随着时代发展而褪色。袁靖华告诉半月谈记者,晚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庆典的意义被保留至今。这就为晚会带来强烈的仪式感,也构成了一定的模式特征。在某些方面,晚会的仪式感正在加强,这是晚会重要的存在价值,如果要彻底抛弃程式,很可能就不是晚会了。

  拒绝高冷与庸俗,晚会创新要到观众中去。专家认为,晚会不是比拼谁明星多,而是拼内涵,拼创意,拼文化混搭、嫁接、杂糅的巧思,中国并不缺高质量的演艺人才和节目,如果能广纳民智,让以前乖乖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的观众,变成了娱乐文化的主动生产者,办出深受观众喜爱、创意不断的晚会应该不难。

  专家表示,强化电视工业化水平,打造资源生产、转化顺畅的产业链,降低创新和资源使用的交易成本,提升电视内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在整体上提升晚会的制作水平。

  不少研究者认为,从无到有的创新非常难,晚会的创新应该更多是从有到多样化的创新。晚会要与影视剧、网络影视内容等有机对接起来,跨界整合,缔造能满足新一代观众需求,节奏感与互动性强的晚会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