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80后”谷建芬:为孩子们写歌是我一生的幸福

作者:陆淼  更新时间:2017-06-20 08:53:22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82岁高龄的谷建芬先生,被孩子们拥簇在舞台中央。她牵着身旁孩子的手,跟娃娃们一起演唱她创作的“新学堂歌”。那一刻,全场沸腾了。谷先生脸上的皱纹似乎一下子少了许多,漾着满足和幸福。这是前几天谷建芬“新学堂歌”音乐会上的一个场景。

  谷建芬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同新中国音乐创作一同起步的她,在前大半生光阴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采蘑菇的小姑娘》《歌声与微笑》《那就是我》《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影响了几代人,直到现在仍在大众中广为传唱。

  2005年,谷建芬退休后不久,有一位中央领导人见到她时说:“你不要再写流行歌了,你看看现在的孩子都没有歌唱。”那句话给了谷建芬很大触动,她决定在古稀之年,踏上新的创作旅途:为孩子们写歌。

  谷建芬先试着写了6首,为大家熟悉的一些古诗词谱上曲子。出发点很简单,她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传唱这些歌曲,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经典,她把这些歌曲称为“新学堂歌”。

  谷建芬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在录音棚里听稚嫩的童声唱《游子吟》的情景。她本来以为孩子们可能会嫌节奏太慢,想把速度提快一点,不料一个小姑娘说,“奶奶,不要改,这像是我姥姥唱过的歌”。听到这句话,谷建芬颇有感怀,“姥姥手中带出‘慈母手中线’的情怀,让孩子们感受到历史的呼唤,感受到姥姥的姥姥的姥姥的温暖,这样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多么重要!”

  谷建芬不止一次地说过:“孩子们,你们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知己,为你们创作使我感到心里最充实,创作‘新学堂歌’比我之前的创作都有意义。”

  “新学堂歌”一推出就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这是“新学堂歌”系列作品中的一首《读唐诗》。还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悯农》,这些古典诗词被谷建芬配上音符后,都变成了优美的歌曲。这些歌曲清雅质朴、旋律优美、朗朗上口,让孩子们在歌唱中汲取古典诗词的营养,对于启迪少儿心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谷建芬创作“新学堂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5月27日,百余位文艺名家甚至以谷建芬的“新学堂歌”为鉴赏对象,创作了古典诗词、现代诗、散文、书法、国画等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并办起鉴赏大赛,向谷先生表达敬意与支持。

  “孩子们虽然喜欢这些歌,但推广起来太难了,想把它们加入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就更难。”十几年中,谷建芬一直在老伴和女儿的支持下为孩子们创作,他们经常帮谷建芬印歌谱并安排演出和推广活动。以前每到“六一”,谷建芬一家三口都在所在的小区搞“新学堂歌”的演出。

  可老伴和女儿的相继去世,让谷建芬受到很大打击,“新学堂歌”的推广也愈发艰难。第一批“新学堂歌”的录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资助,而第二批“新学堂歌”的录制则因为资金问题一度中断。这几年,谷建芬一直在用老伴走后留下的钱来继续做这个事。

  12年来,谷建芬一直想办一个“新学堂歌”音乐会,她曾找了很多演出单位,但没人理会她。“怎么就这么难?”当谷建芬十分失望之时,东方演艺集团提出为谷建芬办一场“新学堂歌”音乐会。那一刻,82岁的老人十分激动,在音乐会发布会上她甚至对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林说,“我真想跪下给你磕头”。

  那个音乐会由“80后”的谷建芬和“80后”的年轻人共同组成创编团队,音乐会分为“养性”“养正”“养志”和“养德”四个篇章,既有《三字经》《千字文》等朗朗上口、易于诵读的诗词曲目,也有《咏鹅》《游子吟》等耳熟能详的诗词曲目,其中那首“有一种爱叫放手,有一种苦难叫占有”的《有无歌》,更是凝结了谷建芬在至亲相继离世后参禅般的感悟。

  对于人生,82岁的谷建芬淡然地说,给孩子写歌是她人生最后的课题。“人老了都有要走的那天,在人生最后那一刹那,总要留下些嘱咐。我现在就是这种感觉,只不过这是长长的一刹那,而我所有想说的都已经写在歌里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