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剪除王室,排挤兄弟,已不是新闻,传说的七步成诗就是显例。然而,曹丕能成为文学上的“建安七子”之一,也不是瞎吹的,他对于中国诗歌的贡献,得到了历史的公认,他创作的诗歌,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例如他的“杂诗”,在这里选择其中一首。
某一个深秋夜晚显得特别漫长,寒凉的北风呼呼吹着,一片肃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寒”。于是诗歌中的主人公,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曹丕本人,再也不能安寝,在卧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披上外衣,起来彷徨,“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为什么彷徨?别急,先来一段景物描写,诗歌是讲究形象的艺术,要有画面感。我们接着往下读——
徘徊得太久了,忽然感觉到天气的清凉,白露沾湿了主人公的衣裳。啊,低头看看,但见秋水清冷而清澈;再抬头看看,是一轮秋月当空照,秋意浓浓。“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诗人的眼光进一步投射到远方,那就是明月之外的星空。星空如何呢?浩渺的银河系,此刻正在往西转,这句挺科学的,银河在秋季的时候,指向西南方向,夜深的时候就转向正西方向,这句描写还是始终扣准气氛:深秋。而此刻璀璨的星空渐渐只剩下三五颗星星,纵横天际,更增添了寂寥之感,把寂寞之情寄托在寂寥之景中,这才叫诗,“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看了遥不可及的宇宙远方后,再看回身边,亦是凄清,草间虫儿在悲鸣,孤独的鸿雁向南边飞翔,“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景色描写到这,该说说是怎么回事了,你干嘛这么惆怅呢?“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心中充塞着沉重的情绪,绵绵不断地思念故乡——原来,是想念家乡了。这一句挑明了诗人的用意,实际上,就算不挑明,只看前面的那一幅幅画面,柔肠寸断的情状,也能猜到十之八九了。
家乡遥远,自己没长翅膀,又好像渡河没有桥梁,不能速回,“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说来说去,情绪上的惆怅,还是出于物质手段上的短缺。于是只能向风叹息,心中忧愁不已,“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思乡诗是古代常见的题材,后来的李白、杜甫、苏轼和王安石等人都常用这个题材,交通的不便让思乡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学现象,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一个感情交集点。一代帝王曹丕也在这个交集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