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清明,“祭如在”,倍思亲

作者:宗国  更新时间:2016-04-01 15:33:58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石头

  今又清明春草绿,复缅先人寄哀思。这个时节,令八方儿女不远千里万里回到故乡祭祀祖先的魂灵,缅怀先烈的谆嘱,感悟中华的心魄。这一跨越千年的习俗,开启生者与逝者对话、当下与历史交流的时光缝隙,以便人们在万物生长之际,发文明之想,悟人生之道。

  有一个共识是,清明时节“清明”过。“清”与“明”,是不可“污染”的,它是流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心脏”的血液。试想,如果“血液”都不纯正了,自称祖先的后人是不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如果“血液”都被稀释了,自称先烈精神财富的继承者是不是不够理直气壮?清明,清明,理当以“清”为纯正,以“明”为本真。

  把握祭祀之“清”,方能参悟缅怀之“明”。寄托哀思、缅怀先人,固然需要祭品,但更需要的是静思怀想和心诚意至。然而当下,生不厚养、逝而重祭式的拼豪阔、讲排场,虽有收敛,却未绝迹;不顾环保、破坏生态式的鞭炮闹、烟火祭,虽有减少,但未减势;更有一些“情人”“管家”等“奇葩祭品”,让人啼笑皆非。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清明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全国的“白色消费”高达100多亿元。这一切,显然不是先辈乐见其成的企盼与遗愿,更非当下社会赋予吾辈的责任和义务。

  当庄严肃穆被乌烟瘴气笼罩,当慎终追远异化成攀比作秀,人们就更期待清明的真孝回归、节日的文明彰显。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鲜花换火纸”“丝带寄哀思”“海上祭祀”“植树祭祀”等绿色环保方式为何会成为新风尚。也许,一束菊花、一个鞠躬、几许默哀、一段诗诵、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才是孔子“祭如在”的真正体现,也是生者对逝者最好的追忆与祭奠。

  把握生的“清”,方能感悟死的“明”。生死都在“清明”之中,便有一股浩然之气,流转在天地之间。回首1937年的清明节,毛泽东写下黄帝陵祭文,在民族危亡之秋以“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情怀,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使赫赫始祖之伟业,如凤凰之再生。是先人的前仆后继、薪尽火传,才有了今日之中国。是志士仁人的鲜血和汗水,才铺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今天,我们享受发展的成果、感受春风拂面的惬意,莫要忘记那些为中国进步流血流汗的先辈们。清明低首,寄哀托思,是为昨日,也是为了明天;是为他们,也是为了我们。

  先辈期待的未来,就是我们的今天。相传,介子推割肉为食,帮晋公子重耳渡过难关。当重耳执掌政权时,他却不恋名利,退入山林。即使葬身火海时亦留诗诤曰:“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诗中期盼,也成了千百年来百姓对政治清明的期盼。今日党员干部自当念兹在兹:践行无数先贤的德行操守,汲取“老虎”“苍蝇”栽跟头的教训。以清明为契机,再次审视自己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摒弃铺张浪费、庸俗落后的歪风,带头表率,力行文明清廉的祭祀,致力打造政治生态社会风气之“清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这生命交流之际、文明传承之时,我们共同致力,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清明节,以自然环境的“清明”,社会政治的“清明”,人生境界的“清明”,再一次出发,像一粒纯洁的种子,破土争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