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资源在哪里?就在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搞好农村现实题材创作,要求作家自觉把艺术生命的“根”,深扎在现实生活的厚实土壤中,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萃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又一次提到深入生活。当大家都认为你有生活的时候,我就想,什么叫有生活?什么叫有生活积累?继而又问自己,你真有生活吗?你真有生活积累吗?写“三农”,我知道的事情不少,因为我农民朋友多,可是,细一想,我又出了一身的汗。生活贵在体验,生活积累贵在感情积累,故事可以编织,但感情是编织不出来的。细细追问自己,心中到底还有多少感情积累,真正了解农民吗?说没有不现实,但追究起来,真是不多了;说不了解农民也不现实,但了解的还是表面的多,除了了解农村政策变化,农民生产过程,还要了解农民想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受过什么苦,遭过什么罪,他复杂的感情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带着创作的任务硬去贴近,是没有结果的,即使有也是虚假的、不真诚的。赵树理、柳青等文学大师,他们是无条件地、长期地深入生活。再深一步讲,他们从来都把自己当成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己就是一个农民,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农民和农村,才能写出具有时代特点、充满个性的鲜活人物。
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心中应该永远装着人民,而离开人民的文学创作一定会枯萎。就作家来说,首先要培育对农民和土地的感情。当我走进冀东大平原,我才找到了普通劳动者的感觉,体会到了农民身上那份质朴、那份被汗水冲洗的满足和宁静,才能体会到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油然而生的感动。劳动使农民具备了土地一样宽容博大的胸怀。他们永远都在土地上劳作,像是带着某种神秘的使命感,土地就像上帝一样召唤着他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不曾失去希望和信心。这是内心的勇敢、力量和尊严。这是农民式的高尚。作家只有不丢掉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才能懂得农民的喜怒哀乐、理想和希望。我们的文学只有沐浴了生活和人性的苦难,才会有力量,有风骨。
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乡村正在经历着一场从没有过的震荡。农民的命运和他们的心理变迁,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丰富、生动。在新的躁动、分化和聚合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在孕育着。我们的故事、人物、心理展示和命运起伏都将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展开。乡土小说要力争写出转型时代的农民之魂,塑造出最后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英雄。这个英雄应该有极大的个人魅力,他有对农民和土地超常的爱,但是他农民式的从商理念和商品世界灵活的游戏规则格格不入,这是他遭受失败的深层原因。但是,就在痛苦的阵痛中,在失败中他站立起来,完成了农民人格到商业人格的转型。作家也从而完成了当代社会生活中真实的英雄精神的挖掘与重塑。通过农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来表现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多张面孔,并提出“三农”的种种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要通过写人来提出,用以人为本的现代意识掘进农民的灵魂深处。只有从人性复杂多样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民的行为动因,才能给乡土小说赋予新的生命、新的灵魂。
(作者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