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游击战》的创作内涵;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毛主席独创抗日游击战战略和人民战争思想理论救中国,图新生;《游击战》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票房赚钱,更不是为有钱人娱乐;《游击战》的创作意在探索回归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正确方向。
新年伊始,我带着墨迹未干的电影剧本《游击战》来开“庆祝肃宁解放八十周年暨电影剧本《游击战》研讨会”,激动的心潮汹涌澎湃,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农历11月22日11时,我来到人世间,来到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冀中农村贫农家庭,我的身份证上的生日是12月5日,那是我做为人民公社社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做为生日写到身份证上,我把党来比母亲。今七十有一,人老心未老,去年写了个《游击战》,三易其稿,意犹未尽。这个题材不算小,咱们国家,咱们河北的编剧如云,按说轮不到我无名小卒头上,我看还无人涉足这个题材,便自我积极地拿起笔来一试,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研讨会抛砖引玉。以这样的万式,纪念肃宁解放八十周年!
我写的《游击战》梗概:“七七事变”,毛主席力排众议,从“抗大”学员中挑选出河北籍的红军团长孟庆山做为中央特派员,只身潜入即将沦陷的冀中平原腹地,在白洋淀南北冯村开办党员干部军事训练班,传授毛主席抗日游击战战略理论,进行体能、战术。地形、新战法等训练,为创建河北游击军培训排、连、营、团级干部。抢在日寇攻占保定前,宣布河北游击军正式成立。中共第一面华北抗日旗帜在孟仲峰村树起,迎头痛击踏入冀中的日寇,马本斋率领的回民义勇队、博野张仲瀚组建的河北民军、饶阳徐佩坚和周边各路抗日武装纷纷投奔到河北游击军旗下,游击军在战斗中不断壮大,司令部的所在地肃宁,军民团结如一人,日军望而生畏不敢轻易来犯,游击军从而有了比较坚实的立足之地,成了远近闻名的“红都”、“小延安”,迅猛发展为十万大军,在千里大平原,展开游击战,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他们在肃宁鸽子洼发兵两万,用起花炮打跑了河间山本联队的捷报传到延安,为毛主席决策和开写《论持久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依据参考。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战例,诠释了毛主席的抗日游击战略和人民战争理论,先后开辟出冀中51个县,近千万人口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并存,半年内迅速扭转了因国民党退走而造成的战争颓势,中国共产党由此争取到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挥师东进。
《游击战》的创作内涵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毛主席独创抗日游击战战略和人民战争思想理论救中国,图新生。
《游击战》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票房赚钱,更不是为有钱人娱乐。
《游击战》的创作意在探索回归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正确方向。
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原部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前会长姚有志少将在书面交流中认为:河北游击军虽然只独立存在了半年多时间(后合并到八路军第三纵队),但留下了一笔极为珍贵的遗产,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研究不多,在影视作品方面更是一个空白。这些年尽管有很多反映抗日游击战的影视作品,但多为戏说之作。离毛泽东时代的《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小兵张嗄》等作品的质量上相距甚远。
今马国超将军亲自披挂上阵担任总制片人,组织了《游击战》创作团队,马将军和孟庆山长孙孟昱东,授权我一个连县作协也沾不上边的群众文艺创作者当了编剧,这让我想起1950年5月29日,毛主席在与干部谈话中感慨地说:我们在文化界的进步力量还小,文化队伍中的“人民解放军”太少了!我越看马将军越越像文化解放军,借用孔庆东教授七天前在韶山广场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时解读《闪闪红星》,他说这部电影至今激荡人心,是潘冬子问红军还会回来吗?这是作品的思想性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帝王将相高唱着让我再活五百年回来了,那让我们老百活多少年啊?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如今盼得哟红军来,满山开遍哟映山红!我们今天庆祝肃宁解放80周年,《游击战》剧本承载着红军团长孟庆山的灵魂重回肃宁,承载着民族英难马本斋的灵魂重回肃宁,河北游击军后代的代表带着“孙氏三兄弟”、第三师政委安贵普、二师参谋长杨万林等烈士们的灵魂重回肃宁,河北游击军留下人民战争的宝贵财富,是白洋淀的船载不尽,大平原的车拉不完。每到一县,都有游击战士的坟,每到一村,都有游击军的后代,在这片烈士鲜血浸透的国土上,庆祝解放80周年的时候,我们与游击军的英魂对话,当我们回顾起当年他们的游击战,当我们再打开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会从中得到永远启示:人民战争,无敌的力量!
此时此刻,做为编剧,似有无穷无尽的话要说,对过往历史的凭吊,对毛主席的景仰,对河北游击军的怀想,对燕赵大地的慷慨,对和平正义的向往,对文艺创作的追求……研讨会毕竟不是诗情大发的抒情舞台,目的是对剧本的得失听取修改意见,我今拿来的是2023第三稿,附作品说明书,敬请诸位各抒己见,刀削斧砍,打磨成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