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寥廓长天入诗来

作者:贾永 贾可宽  更新时间:2022-12-26 07:33:16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湖南是毛泽东革命的出发地;江西、福建,则是毛泽东早期军事生涯的主战场。在这一方方热土上,毛泽东留下了大量诗词,而每一首诗作的背后,又有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风景这边独好

  从秋收起义后率部挺进井冈山,到踏上长征路,整整7年时间,毛泽东的征战足迹,主要是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江西第一次出现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这首词最初发表时,原文为“修铜一带不停留”。修铜,也就是江西的修水和铜鼓二县。1986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注释,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匡庐”。

  1927年9月9日,南昌起义40天后,34岁的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第二天,他在铜鼓写下了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然而,不到10天,起义队伍就从5000余人锐减至不足1500人。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接连的失败证明,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以城市为中心的暴动之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

  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顶着巨大压力断然决策: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农村进军。正是这一战略转折,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积蓄力量找到了落脚点,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应运而生,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军万余人转战千里,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当时全国工农武装中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红四军——“朱毛”红军由此诞生。

  罗霄山脉,旌旗猎猎。官兵一致、军民同心,让这支红色队伍在莽莽群山之中,在人民群众中间,艰难生存下来。五百里井冈,成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8月下旬,湖南国民党军2个团、江西国民党军2个团,趁“朱毛”红军主力远征湘南之际,“会剿”井冈山。此时,山上的兵力还不足1个营,靠着仅有的1门迫击炮和3发炮弹、靠着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

  捷报传来,正在前线领兵作战的毛泽东欣然命笔,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战斗场景跃然纸上。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2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斗争,4.8万英烈献出宝贵生命。养育了中国革命幼年的井冈山,在毛泽东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

  1965年5月,正值杜鹃花开红似火的季节,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夕阳西沉,远山如血,登上黄洋界极目远眺,毛泽东思绪万千——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九死一生如昨。38年过去,置身这方曾经战斗过的故地,峥嵘岁月的一幕幕往事犹在眼前。古稀之年的毛泽东诗兴大发,继《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后,又创作了《念奴娇·井冈山》。“无山不入诗,入诗成绝唱”。毛泽东一生之中为一座山三次写诗,唯有井冈山。井冈山、黄洋界,由此名扬天下。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豪情独有,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井冈山到赣南,一路都是激烈征战。环境再残酷,也没有影响到毛泽东迸发的诗情,就像他所带领的那支愈挫愈勇的红色队伍蓬勃旺盛的战斗精神一样。

  雪地行军,天寒地冻。毛泽东在马背上出口而成《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71年11月15日,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智利驻联合国代表当众朗诵了毛泽东的这首诗,赢得一片掌声。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国民党军“围剿”中央根据地,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毛泽东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战斗间隙留下了两首豪气干云的“渔家傲”。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即使在人生低谷,毛泽东也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非凡的伟人气度。

  从1930年初冬至1931年秋初,“朱毛”红军接连粉碎国民党军队三次重兵“围剿”,把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开始了共产党人在局部地区执政的实践。面积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的中央苏区,成了蒋介石的“心腹之患”。

  也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受到了“左”倾错误领导的打击。1932年10月,毛泽东失去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也意味着失去了对自己亲手创建的红军的直接领导权。

  仅仅过了几个月,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赣南。接着到来的还有一位中文名字叫李德的德国人。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把这位洋顾问奉若神明,将指挥大权拱手相让,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一败涂地。

  1934年4月下旬,毛泽东利用调查研究的机会,来到地处前线的会昌。时任红22师政委的方强后来回忆,“毛主席指点红22师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官兵心中的愁云一扫而光。”

  当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毛泽东登上会昌城西北又名岚山岭的会昌山。面对着逶迤的山峦,一首体现他博大胸襟的壮丽诗篇,如同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这就是《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有评论认为,这是一首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会昌,这个赣南小城,也因为这首词声名大噪。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毛泽东写在江西或者为江西所写的诗作就有十几首。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从当天的《人民日报》上读到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这些气壮山河的佳句,感动了几代人。

风展红旗如画

  与江西一样,福建也是毛泽东诗词中多次提到的地方。1928年3月,邓子恢在他的家乡龙岩发动后田暴动,建立了福建第一支红色武装。第二年3月,蒋介石与桂系军阀爆发战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朱毛”红军一路向南,红旗指处,所向披靡,以龙岩、上杭、永定、连城、长汀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汀江两岸,翻了身的农民分田分地,一派火热气象。毛泽东为革命前景所鼓舞,遂成《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然而,几场战斗的胜利,并不能掩盖红军之中此时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那个多雨的季节,注定要让这支成长之中的红色队伍经受暴风骤雨般的考验。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否定,不得不离开红四军,前赴闽西蛟洋养病兼做地方工作。

  当选新一任前委书记的陈毅,远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和周恩来、李立三的多次谈话,陈毅代表中央起草了经周恩来审定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这就是著名的“九月来信”。“九月来信”对红四军党内争论作出明确结论,指出“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原则”。周恩来指示红四军维护“朱毛”领导,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

  消息辗转传来,已是菊花怒放的九月重阳。身体渐渐好转的毛泽东,登临上杭城里的临江楼,听远山隆隆炮声,望脚下奔流江水,心情一如秋日晴空,再也抑制不住澎湃的诗情——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蹚过坎坷的山路,中国革命又见平川。1929年11月28日,中共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5天之后,队伍开赴连城新泉,进行“新泉整训”。就在这时,国民党军队攻占长汀,直逼新泉。为确保会议安全召开,红四军移师上杭古田。

  深夜,古田小镇“松荫堂”灯光闪烁。直至曙光微露,毛泽东仍然笔走春秋。他要做一篇大文章,这就是:建成一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新型人民军队。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那是闽西少有的寒冷冬天。窗外,飞雪连天;室内,暖意融融。廖氏宗祠厅堂里,烧旺的炭火映红了人们的脸庞。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了全体代表的拥护。而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正是毛泽东36岁的生日。

  从“南昌起义”到“三湾改编”再到“古田会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形成,工农武装彻底完成了凤凰涅槃。罗荣桓说:“我们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就已经定型了。”

  快马加鞭。朱德率红四军第一、第三、第四纵队先期离开古田,出击外线,转战赣南。毛泽东指挥第二纵队阻击龙岩方向来犯之敌,尔后快速挺进江西宁都,与朱德汇合。两路大军调动敌军狼奔豕突,国民党“三省会剿”被彻底粉碎。望一眼万山丛中的鲜红战旗,毛泽东欣喜高吟: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首《如梦令·元旦》,33个字,写到了福建三个县和一座山。人员还是那些人员,武器还是那些武器,红四军却脱胎换骨了。从古田出发,党领导人民军队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艰苦长征、浴血抗战、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创建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新中国。

芙蓉国里尽朝晖

  1911年春节刚过,毛泽东跟随表兄王季范来到省城长沙,直到1923年,他几乎都在这座城市求学教书、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深秋,毛泽东路经长沙。

  故地重游。近处碧绿的湘江水,远处霜色正浓的岳麓山,不禁让毛泽东回忆起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沁园春·长沙》与11年后写成的另一首《沁园春·雪》,构成了毛泽东诗作中同一词牌的两大华章。两首词之所以流传最广、引用最多,除了思绪飞腾、意境高远,还在于前一首诗中所发出的时代之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后一首诗词中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后来回忆,大概在1915年到1918年间,“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毛泽东所说的“学会”,就是1918年4月在他的同学蔡和森家成立的“新民学会”。发起“新民学会”,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作为毛泽东革命的始发地,长沙留给了他太多珍贵的记忆。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早在1910年秋天,当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就改写了一首题为《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的诗。1927年1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临别,他对乡亲们立下誓言:“二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了!”

  1959年6月25日,66岁的毛泽东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车出湘潭20公里,毛泽东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一遍遍撩起窗帘,眺望车外田野。他还时不时地看看司机,仿佛在说,能否开快点?

  车子抵达韶山宾馆前坪,毛泽东一步跨出轿车,急着与家乡人打起了招呼。他掏出从武汉买来的“珞珈山”牌香烟招待乡亲们;他请家乡的长辈、老师、亲友和老党员、老自卫队员、革命烈士家属吃饭,菜单上都是地道的韶山农家菜……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毛泽东悄悄起床上山,来到了父母的墓地。他将一把松枝恭敬地放在墓前,又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阔别家乡32年的毛泽东回来了。父母交给他照看的两个弟弟却未能回来,曾经陪同他一起回乡闹革命、教乡亲们唱《金花籽》的爱妻杨开慧未能回来,曾代他回乡祭祖的他的长子毛岸英也未能回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首《七律·到韶山》,道出了一代伟人的浓浓乡情,更写出了人民就是江山的领袖情怀。

  对于养育了自己的湖南,毛泽东怀有别样的情感。1961年,毛泽东的另一位青年时代好友、著名农林生物学家乐天宇,带领科研小组考察家乡九嶷山后,与周世钊等聚会共叙同学之情,决定送几件产自家乡的纪念品给毛泽东,其中就有斑竹、斑竹管毛笔等,引发了毛泽东对家乡的情思,这便有了又一首穿越时空、俯瞰大地的诗作《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