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情真意切忆故人——马识途和他笔下的作家们

作者:陈华文  更新时间:2022-07-09 08:09:20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107岁的马识途应该是高龄依旧坚持写作的代表之一。自年轻时代开始写作,一生都没有停歇,即便已是百岁老人,还出版《夜谭续记》《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等著作。最近,他出版了忆故人的散文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人民出版社)。读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还能深刻感受到一位老作家的人文情怀。

  马识途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1915年出生的他,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他193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在地下》等。他的写作信条是: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假话永远不能接近真理。

  《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一书分为文人、友人、亲人等五个部分,对不同的人进行回忆,一个一个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如鲁迅、郭沫若、巴金、冰心、张光年、闻一多、夏衍、周有光、李劼人、沙汀、艾芜、杨绛、汪曾祺……“都是我接触过的,值得书写的人。”对作家和文人的回忆是书中的重点部分,也是出彩部分。回忆一个人可以从很多不同侧面起笔,但马识途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把印象中最深的记忆写出来,以此呈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马识途在本书第一篇文章《我两次看到鲁迅》中回忆了见到鲁迅时的场景。1932年,马识途在北平大学附中上学,这所学校思想活跃,时常有进步人士来演讲。一次,鲁迅来到该校进行秘密演讲,给马识途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鲁迅,其印象是:个子不高、瘦。由于听演讲的人多,鲁迅讲了什么并没有听清楚,文中写道:“我似乎也不想听清楚,能第一次看到鲁迅,而且在这种场合看到鲁迅,也就够了……”马识途第二次见到鲁迅是1936年在上海。当时鲁迅已离世,马识途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向鲁迅遗体告别。虽然马识途没有面对面和鲁迅交流,但鲁迅在他心中的分量无疑是最重的。在他的眼中,鲁迅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巴金和鲁迅一样,也是中国文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巴金年轻时离开四川后就很少再回家乡。在《巴金回家》一文中,马识途回忆了接待巴金的往事。1987年,巴金的随笔集《随想录》在中国文坛产生巨大影响,其“说真话”的写作主张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作家们。这一年,马识途作为四川省作协的负责人接待了巴金。文中写道,巴金温文尔雅,待人随和客气,对家乡四川充满眷念之情,对于马识途这样的晚辈作家也是尽力提携和培养。此后,每次全国作代会,巴金都会抽空和马识途促膝长谈,谈文学、谈人生。可以说,巴金对马识途的影响已经融入骨血之中。

  冰心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寄小读者》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马识途对她十分尊重。马识途对冰心的了解是从作品开始的。后来,两人也仅有一面之缘,但就是一次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冰心老人,您走好》一文中,马识途从冰心去世的悲伤之情写起,赞扬了冰心高贵的精神世界。在马识途眼里,冰心虽已90高龄且病痛缠身,可依然笔耕不辍,她慈祥、和蔼、有爱,为人正直有风骨。他尤其赞赏新中国成立初期冰心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到祖国为人民写作的勇气。同时,他认为,冰心和巴金一样,也是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作家,是一个值得敬重的女作家。

  汪曾祺是人们熟悉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因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而被众多作家推崇。在《汪曾祺,你不该走》一文中,马识途回忆了与汪曾祺的交往经历。他们均是西南联大中文系学生,马识途比汪曾祺大7岁,却比汪曾祺晚一级。为什么会这样?原来,20世纪40年代,作为共产党员的马识途受党组织安排报考了西南联大,担任联大地下党的支部书记,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文中写道,汪曾祺在联大时就是有名的才子,是沈从文老师欣赏的弟子。在校时,马识途和汪曾祺并无过多交集,两人真正开始交往是改革开放之后。在马识途看来,汪曾祺是性情中人,爱生活,别人对他索要画作也往往尽量满足。1997年,马识途和汪曾祺在成都见面,两人谈文学,也交流生活近况。马识途好心劝他要远离烟酒,多锻炼。可多年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哪里说改就改得了呢。也就在这一年的5月6日,汪曾祺因病去世,《汪曾祺,你不该走》便是马识途对这位学长离去而表达的惋惜之情。

  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是一位献身革命文艺的人,新中国成立前创作了大量具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如《画梦录》《还乡日记》《夜歌》等。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作品以文学理论和评论为主。他和马识途是四川同乡,两个人的老家相距几十里。1978年,两人才真正交往。在北京见面时,三句话不离本行,谈文学文化,讨论文坛生态。在《走上革命道路的诗人》一文中,马识途回忆了他们之间的交往经历。何其芳虽然经历有些坎坷,可对文学前景的态度始终是乐观的。马识途很敬佩他这一点: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信仰毅然走上革命文学道路,并在革命文学事业中做了大量贡献。在马识途的笔下,何其芳书生气十足,坦率真诚。马识途认为,要用历史的、全面的眼光衡量一个人的成就,爱国主义情怀对于作家、知识分子永远都是第一重要的。如果没有爱国主义情怀,写作的初心、作品的价值就是值得怀疑的。

  《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一书对很多人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绘。再比如《时代的鼓手》一文,马识途用崇敬之心对闻一多进行了回忆,文章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他对闻一多的描写格外精彩:“他的胡子不茂密,可是长得很长,大概留的年代不短了……他抬头望着人,却并不和人打招呼,或者他还在梦幻中和庄子、屈原、杜甫这些古人一起神游。”闻一多学问好,多才多艺,虽然为追求理想而献身,却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马识途对闻一多有很高的评价:他是真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一书中,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马识途都是原原本本地回忆,真实客观地书写。本书也是老作家人生历程的浓缩,充满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总结。也许是受巴金“说真话”的影响,说真话成为这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读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到写人记事散文真实品格的珍贵,这也是散文写作应该遵循的准则。也许正是具有真实性的品格,使得本书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