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

作者:王友明   更新时间:2020-02-19 09:53:00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石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最近播放的《红色沂蒙》,分三集讲述了红色沂蒙的珍贵记忆:刘少奇同志来山东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发动减租减息、开展群众运动,实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破茧化蝶;以钢八连为代表的人民军队保卫沂蒙乡亲的牺牲奉献、沂蒙百姓以自己亲生骨肉换取八路子弟的大义之举,揭示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关系;在冰冷河水中用肉身架桥的蒙阴32名妇女、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红嫂拥军支前,共筑铜墙铁壁、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该系列纪录片资料挖掘深入精准、史实选取典型翔实、采访叙述生动深刻、专家点评精准到位,真切地展现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的磅礴伟力。观看此片,沂蒙人民的奉献牺牲、壮怀激烈,无不令人感动、令人泪目,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禁要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铸就如此壮美强大的沂蒙精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沂蒙革命根据地,也就没有沂蒙精神。党的全面领导,首先体现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对沂蒙革命根据地做出的重要决策。无论大革命时期沂蒙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党的政治主张的宣传和群众的动员,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发动的苍山、龙须崮、沂水和费城暴动等一系列武装斗争,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但是,也正是由于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还不够强大,加之与中央相距较远、联系不畅,中央精神得不到全面贯彻,沂蒙地区的革命斗争发展相对缓慢,道路曲折坎坷。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面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妥协退让政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作出到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而沂蒙地区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分量。1938年4月,毛泽东同志作出“派兵去山东”的决策。其次,中央对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支持。政策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固然离不开沂蒙地区大量本地干部的努力,但中央对沂蒙地区干部的支持,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1938年中央就分三批派200多名干部到沂蒙,1939年3月陈光、罗荣桓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东进山东,1939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领八路军第一纵队挺进沂蒙,此后的抗大一分校进入沂蒙地区,等等,中央源源不断地为沂蒙派出干部,加强对沂蒙革命根据地的领导。该纪录片反映的刘少奇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派遣率领薛暮桥等大批优秀干部到沂蒙,对扭转山东根据地困难局面、突破困局起到关键性作用。再次,建立党的各级组织。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山东省委、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不同时期进入沂蒙或在沂蒙成立,各战略区党委、地委、县委以及区乡村基层党组织成系统、成体系建立。与此同时,根据地政权建设稳步推进。在沂蒙根据地先后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全国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到1945年,沂蒙根据地共建立6个地级专署,28个县民主政府以及各救会、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各种群众团体组织,从组织上确保党的领导。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信念、明确方向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精神之钙,思想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心理学将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叫做心态,划分为三个层次:态度、激情和信念。吴善桐等沂蒙地区党政军民11起类似于狼牙山五壮士那样英勇献身的跳崖壮举,反映的是他们有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的态度,有奋不顾身、慷慨赴死的激情,更有怀揣初心、为理想献身的坚定信念。而这种信念更基础、更根本、更长远。在沂蒙地区,我党我军的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贯彻始终的,是包括党政军群各个方面的。1942年刘少奇同志到山东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开展整风,统一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沂蒙党政军群各级组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组织群众工作,开展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出版、文艺、教育等文化事业。 比如,一批重要报刊如《大众日报》《战士报》《山东画报》等先后在沂蒙创刊,每个专区都有地方性报纸,很多县还有油印的小报;抗大一分校来到了沂蒙,党政军办起了滨海学院等多所学校;女子识字班,冬学、夜校在沂蒙根据地纷纷建立,出现了“村村办学,户户读书”的新景象;宣传队、剧团、工作队、斗争会等,以文化人,启发民智,宣传、教育、改造农民,提高群众的阶级意识和革命觉悟,在思想意识、价值追求、情感认同上与党同心同向,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从骨子里爱党爱军,拥军支前、奉献牺牲。

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沂蒙精神不仅仅是属于沂蒙地区人民群众的,也包括了从历史到今天在沂蒙地区的所有党政军群各类各级组织、党员干部、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等等在内共同努力奋斗和历史积淀,从很大程度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之所以发挥出这种作用,其不二法门就在于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不变,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坚定不移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定不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民国时期山东尤其沂蒙地区匪患严重,有资料显示,1912—1935年间,山东省内107县中的85个县份都曾有土匪武装盘踞,势力较大的土匪武装共有372股。[张金保: 民国时期山东土匪问题论析——以社会调控论为视角的探讨,山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硕士论文第1页。]刘黑七、赵嬷嬷、于三黑、王洪九、李殿全、石增福等等,惯匪、巨匪、女匪、悍匪、散匪,你来他去,此消彼长,杀人越货,绑票抢掠,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后,在沂蒙地区实行“三光政策”,不断进行大扫荡,还制造了临沂大屠杀等一系列针对平民百姓的血腥屠杀。国民党挑起的内战,疯狂向沂蒙革命根据地进攻,尤其是在重点进攻阶段,将沂蒙地区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国民党“五大主力”一下子聚齐了三个,尾随国民党军队而来的“还乡团”配合国民党正规军对沂蒙解放区疯狂“反攻倒算”,鲁南区90%的村庄被洗劫。谁能解救民众出水火,谁能提供有效的社会治理,谁能为人民带来安宁的生活,谁就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拥护。正如该纪录片中反映的“钢八连”,在连长鄢思甲带队下赶至被500余名日伪军围困的抗日堡垒村临沭县朱村,经过近一天的激战终于救下被日军围困的朱村群众,击毙日伪军40余人,八连有24名战士牺牲。纪录片容量所限,不可能全面展开,其实像沂水武善桐那样为解救群众而跳崖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样的故事,在沂蒙地区不下十余起,其壮烈不亚于“狼牙山五壮士”,甲子山战斗、留田突围、大青山战斗、解放临沂、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清匪反霸,无不壮怀激烈,感人至深。仅八年全面抗战,沂蒙抗日根据地就有10万名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战士英勇牺牲。沂蒙人民从身边倒下的一个个共产党员,一个个牺牲的战士身上,明白了共产党、八路军是“为中国人打仗”“为穷人打仗”,跟着共产党走才能改变自己的苦难命运。而减租减息、土地还家、发展生产、民主政治、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等,更是给沂蒙人民带来了亘古未有的翻身解放和幸福生活。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根据地曾经多次发起“满缸运动”,每天把群众家的水缸挑满,把院落、街道打扫干净,农忙时节帮群众抢收抢种。根据地还严格执行《山东八路军拥政爱民公约》规定的“不拿群众东西,不让马啃树皮,把老百姓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甚至在称呼上,党政军干部对乡亲以“大娘”“大爷”“大哥”“大姐”相称。可以说,没有沂蒙地区党政军等的艰苦斗争、流血牺牲以及视人民为衣食父母的真挚情怀,就没有沂蒙人民的基本生存环境、生活改善和做人尊严,就不可能激发出沂蒙人民火山喷发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坚持听党话跟党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沂蒙人民百万人拥军支前,十万人血洒疆场,家家有红嫂,村村有烈士。纪录片反映的孟良崮战役中李桂芳率领32名妇女纵深跳入冰冷的河水中肩扛门板做桥墩的动人场景;“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地下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0多名革命后代健康成长、无一夭亡,而她自己的四个亲孙子因为营养不良先后夭折。有许多纪录片没有反映出的比如冒死帮助4名抗大学员躲过日军搜查的戚大娘、为掩护5名八路军伤员故意暴露和牺牲自己的高大娘、手持菜刀斧头誓死保护妇女队干部的韩大娘,等等。群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革命战士的生命,用自己亲生骨肉换取革命后代的生命。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些似乎无法理解,甚至有的感到有违常理和人性。对这些怎么看?如何回答?除了前述对群众的教育、对群众的关怀等,还有无其他令人信服的解释?在此笔者举一个王隐的《晋书》中记载西晋“五胡乱华”时期邓攸南下避乱的例子。“‘攸以路远,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以叛,贼又掠其牛马。攸语妻曰:‘吾弟早亡,唯有遗民。今当步走,儋两儿尽死,不 如弃己儿,抱遗民。吾后犹当有儿。’妇从之。”古人尚且如此,饱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红色文化侵染的沂蒙人民做出如此壮举还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正如纪录片中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回忆她的奶奶说的一句话,“这些孩子是烈士的后代,让咱的孩子在家吃粗的,咱的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但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他们上前线是为了谁?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咱老百姓啊!”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高尚的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强调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沂蒙儿女,沂蒙精神早已浸透于我们的血液当中,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基因,我们当为之自豪,更要倍加珍惜,不断发扬光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