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走廊特指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在山东省昌邑县北部、潍县(今潍坊市市区)北部和寿光县北部创建的狭长根据地。渤海走廊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北部的榆树园子村,东西长大约120里,南北长不过10余里,成为胶东军区与其他战略区的唯一联系通道,影响着山东战局乃至全国战局。这条由无数共产党人信念铸就的战略通道,架起了连接延安的红色生命线。
(一)
1937年9月30日,日军的铁蹄踏进山东。中共山东省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相继开辟出徂徕山、冀鲁边等众多抗日根据地。其中胶东、清河和鲁中三大根据地相互依存,互为犄角。
胶东根据地也称胶东区或胶东军区,系指山东半岛胶莱河以东地区,位于山东省最东部,东南北三面环海,西与清河区相连,西南与鲁中区为邻。大泽山、罗山、艾山、牙山、腊山、昆嵛山等山脉自西而东耸立其境;五龙河、辛安河、大沽夹河、黄水河、界河、王河、大沽河等河流纵横交错;烟(台)潍(县)、烟(台)青(岛)等公路蜿蜒其中。该区是坚持山东抗战的重要战略区。
清河根据地也称清河区或清河军区,位于山东省的东北部,东到胶东区,西靠章(丘)历(城)一线,南跨胶济铁路,北依黄河,包括淄川、寿光、潍县、昌邑等20余县。清河根据地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山东主要粮棉基地,工业及手工业比较发达。
鲁中根据地也称鲁中区或鲁中军区,处于山东腹地,是山东省党政军领导机关经常驻防的地区。东接鲁东南区,北连清河区,东北为胶东区,南面是鲁南区,泰山、鲁山、沂山、蒙山等山脉连绵起伏,地势险峻,且向西可以控制津浦铁路,向北可以控制胶济铁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因为胶东根据地三面环海,其跟外界的联系主要通过鲁中根据地和清河根据地。连通胶东根据地和鲁中根据地的胶(县)高(密)诸(城)莒(县)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连通胶东根据地和清河根据地的渤海走廊,战略地位骤然凸显。
(二)
渤海走廊是抗日战争期间形成的,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
寿光、潍县、昌邑等县很早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4月,寿光人张玉山、王云生经邓恩铭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9月,经中共济南地委批准,寿光县的党员和广饶县的党员联合成立寿广支部,张玉山任书记。这是山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之后寿光、广饶两县分别建立了党支部。
潍县人庄龙甲,1923年夏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5年1月,王尽美、庄龙甲又先后在潍县开展建党工作,于2月份建立中共潍县支部,庄龙甲任书记,隶属中共山东地委领导。1926年6月,成立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山东区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派遣昌邑籍的共产党员王兴选到岞山火车站任车务司事,负责山东区执行委员会在胶济铁路的联络工作。共产党员黄复兴、黄世伍分别从济南、潍县被派回昌邑后,与王兴选组成中共昌邑岞山支部,隶属山东区委领导,书记为王兴选,分别开展铁路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三)
渤海走廊的形成,是与牛头镇起义、蔡家栏子起义和瓦城起义分不开的。这三次武装起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和救亡图存的勇气。
1937年10月,中共鲁东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鲁东工委)在博山成立,鹿省三任书记,张文通任组织委员,杨涤生任宣传委员。鲁东工委负责以益都为中心的寿光、潍县、昌邑、广饶等十几个县的工作,中心任务是联络失掉关系的党员,恢复建立党的组织,全力发动武装起义。鹿省三主持工委工作并分管昌邑、潍县一带,张文通分管寿光、广饶、博兴一带,杨涤生分管益都、淄川、博山一带并负责与省委联系。
鲁东工委建立后,张文通立即赶回寿光,向寿光县委传达了山东省委关于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和鲁东工委的指示。寿光县牛头镇群众基础好,又靠近长满芦苇的巨淀湖,便于集结、隐蔽和活动。同时家住牛头镇的马保三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党员,既具有地方威望和号召力,又利用国民党湖东乡乡长的合法身份,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抗敌后援队。寿光县委决定以牛头镇为中心,发动群众,组建武装,筹备起义,起义部队的番号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
在寿光县委筹备牛头镇起义的同时,鹿省三来往于昌邑、潍县两县,部署发动武装起义。1937年年底,鹿省三在潍县华疃村召开筹备起义领导人会议,潍县起义部队的番号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
1937年12月29日和1938年1月27日,起义顺利进行,第八、七支队先后成立。4月5日,鲁东工委在昌邑县龙池村召开第七、八支队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指挥部,下辖第七、八两个支队,由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鹿省三兼任政委。
龙池会议还根据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和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的邀请,决定第七、八支队东进胶东与胶东部队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根据地。第七、八支队最终离开了昌邑、潍县和寿光,但其播撒的抗日火种已成燎原之势,其树立的抗日旗帜,一直在渤海南岸飘扬。
(四)
渤海走廊的巩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献身精神。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在渤海走廊附近驻有重兵。单就昌邑县而言,大约两千多名日伪军驻扎在县城和北部柳疃、青乡、李泊等沿海据点。他们依恃着精良武器,严密控制了昌(城)柳(疃)和昌(城)下(营)等公路,不断轮番扫荡,到处实行“三光政策”。几路国民党土顽部队各自盘踞着大片地盘,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从1941年春开始,敌人对昌潍根据地频繁扫荡,消灭抗日武装。昌邑北部地区是一片平原,地势不利“反扫荡”。受冀中平原抗战经验启发,昌邑独立营和昌邑县委组织根据地军民在平地上挖沟,改造地形。经过一个冬天,“抗日沟”像蜘蛛网一样出现在昌北大地上,做到了村村相通、沟沟相连,军民外出行动均在地平线以下。昌邑独立营利用“抗日沟”作战、转移,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敌来我跑的被动局面。“抗日沟”挖得最好的瓦城、马渠一带,被战士们称为“小莫斯科”。
1941年12月,日伪军为了封锁渤海走廊,分割昌北根据地,决定从刘家车道村经青乡村向北挖一条宽10米、深5米、长20华里直达海边的壕沟。昌邑独立营选派十几名干部、战士组成小分队,乔装打扮,带短枪混入工地,枪杀伪军,反复破坏。历时一个月,最后迫使日伪军放弃挖壕计划,反对日伪挖壕斗争取得胜利。
潍县县大队、昌潍游击大队、昌邑独立营、昌潍独立团等英雄部队,以钢铁般的意志奋战在渤海走廊。他们依靠广大民众,艰苦卓绝地反“扫荡”、反“蚕食”、反顽军、反封锁,以智慧、信念、忠诚和鲜血维护着渤海走廊的畅通,一直到抗战胜利。
(五)
渤海走廊早已成为历史,但中国共产党人带有鲜血的足迹却越来越清晰。因为渤海走廊畅通无阻,胶东根据地才可能将大量黄金、药品及其他物资转送山东省党政军领导机关乃至延安。在14年抗战中,山东军区向延安运送了至少13万两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黄金是从渤海走廊输送到山东军区的。据胶东抗大支校校长贾若瑜回忆,1940年冬,他带着两个营和几十匹骡马,每匹骡马驮四个箱子,每个箱子装1000两,连长、指导员50两,他带100两,途经渤海走廊将3万多两黄金运到山东分局。因为渤海走廊畅通无阻,胶东根据地的大批干部才得以到各种干校接受培训。因为渤海走廊畅通无阻,山东省党政军乃至延安派往胶东根据地的大批干部才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如1941年2月,许世友率清河独立团东进胶东组织反投降战役,以及同年9月贾若瑜带山纵五旅青年营到鲁中,都是经过的渤海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