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的早春二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两个兵团进攻延安,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战略性撤退。毛泽东带领一支小部队牵着刘戡第29军主力的鼻子乱走,同时电令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进攻榆林,目的是歼灭驰援榆林的敌整编36师。这是毛泽东的拿手好戏,置自己安危于不顾,以大无畏之革命精神甘为诱饵,为主力部队围点打援创造条件,且屡试不爽。我在写作《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时查阅史料,发现他就是这样,每每虎口脱险,却指挥若定,气吞万里如虎。
这个时候,蒋介石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迫不及待地去枣园毛泽东住的窑洞看了看,他很失望:除了一张表面坑坑洼洼的旧榆木书桌,毛泽东的窑洞跟当地农民的窑洞一个样子。他无法想象这个对手是如何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用一支笔指挥百万大军的,他以为多年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已经把延安逼成绝境。
延安确实几成绝境,近20万军民7年前就把能吃的差不多都吃光了。1940年底,中共中央就号召军民自力更生发动大生产运动,就在蒋介石参观的这口窑洞的窗外,毛泽东率先垂范,在来年的春天开辟了一小块菜地,亲手种上了他最爱吃的辣椒。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当中国作协采访团的作家们也站在毛主席窑洞的窗外,我仿佛看到主席从菜地里直起腰来,跟背着箩筐出去拾粪的朱总司令笑着攀谈,下面的窑院里,周副主席正娴熟地扬着胳膊纺线。那是延安最艰苦的岁月,但至少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的历史发展已经开始以延安时间为刻度。在窑洞里,我注视着墙上毛泽东主席伏案写作的照片出神,我最爱看毛主席各种写作的照片,想象着他把自己的光辉思想形诸笔端,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为结束康有为所谓四万万人“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的黑暗世纪、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指明方向和道路。每当我惰怠于思考和动笔时,他那凝重的神情、不倦的精神总能让我感受到崇敬带来的激励。
完整的半个世纪之前,年轻的习近平插队落户到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在这个小山村里度过了7年劳动和读书的岁月,在这里,他和路遥等作家成了朋友,多年后,总书记回忆道:“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他在父亲战斗过的这块土地上入党,1974年的春天,又当选为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土坝、治烂沟,数九寒天带头跳入河渠里挖冰块。他当年带领群众打下的一口水井,如今依然是梁家河村饮用和灌溉的重要水源,也成为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最初体现,如今这口“知青井”成为国人瞻仰的象征物,我们也纷纷在题写着“饮水思源”的石碑前合影留念。来年秋天,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全村人送了他一程又一程,直送得他流着泪说不想走了。后来,十几个年轻人步行60华里山路把他送到县城,一起照了分别纪念相——延安人民跟他是这般情深义重。试想,中共中央在陕北13年,党政军数万人人吃马喂,圣地延安的人民对革命的贡献可谓巨大;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1970年前后,他们又对革命后代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十足的厚爱。我不由在想,知青井前面石碑上四个红色的大字“饮水思源”,既是梁家河的乡亲们对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实干品质的赞扬,更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延安人民世世代代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无私奉献的恩情礼赞。
陕北自古就是苦寒贫瘠之地,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有深刻的描述。1973年,阔别26年后周恩来总理回到延安,看到人民的生活依然贫苦,忍不住掉下泪来。南泥湾的开荒为革命大本营开辟了粮仓,曾为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然而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数十年的开山造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和经济都遭受重创。延安的小米养育了革命队伍,共和国不能忘却延安人民的恩情。1999年,中央启动退耕还林政策,就从延安肇始。红色的延安,曾是中国革命的最前沿,那时,又要成为把荒山秃岭改天换地成绿水青山的先行地。20年后,当我们置身于植被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延安,感慨竟至于无言,而延安精神却分明地体会在心中。无论曾经为革命付出过多少,延安人民不等不靠不要,他们曾是革命时期的先进,更是新时代的先行者,在脱贫攻坚的战役当中,他们再次率先垂范,以延川县为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苹果种植面积达23万亩,年产12万吨,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参观完陕西果业集团在延川县文安驿新建的梁家河苹果产销服务中心的冷库和选果车间,采访团连夜跟延川“苹果局”的领导和专家开了座谈会,为2020年苹果产值将超十个亿而欢欣赞叹。从贫瘠到富饶,延安的干部群众秉承了先辈的精神,初心不忘,做出了新时代的丰功伟绩。
延安的率先精神和启示意义,不仅仅体现在革命事业和生态产业,还在于文学艺术。鲁艺是新文艺家的摇篮,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启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革命文艺和新中国文艺的繁荣局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同样在延安得到模范的贯彻落实:当时间推进到2017年的6月,经延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中共延安市委审定,设立延安市作家协会。2018年的春天,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专程到延安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4月,延安市委研究决定成立了中共延安市作家协会党组,这次中国作协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延安采访活动,就是延安作协申办和承办的第一次全国性重大文学活动。2018年的11月,延川县也将县作协纳入事业编制,给延川县《山花》杂志社加挂延川县作家协会的牌子。延安,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同时结束了市县两级作协“无机构、无编制、无场所”的三无历史,为全国作协系统基层文学工作无抓手的现状改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作为山西省作家协会的驻会副主席,我早就有心来调研一次延安的先进经验,这次见到了延安市作协英姿飒爽的党组书记霍爱英,见证了延安作协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在延安的这几天里,我也为延安干部群众对作家路遥朝圣般的敬意和热爱深深感动,这曾经是毛主席的延安,习总书记的延安,而今也是路遥的延安,我们的延安。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日子,在这样的特别时间写作这篇文章,回首峥嵘往昔,展望美好未来,我只想说:伟大的延安精神万岁,伟大的延安人民万岁!
(作者:李骏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