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古典诗词,如何赏其美、品其意、传其神

作者:葛晓音 康震 余江  更新时间:2019-10-24 08:16:25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1.jpg

湖南湘乡市,东山学校的学生在表演诗朗诵。新华社发深圳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内,观众在欣赏诗词作品。霍健斌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 葛晓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康震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余江

  编者按

  杏花春雨、大漠孤烟、小桥流水、长河落日……流动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犹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解读中华文化的门窗。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用中国古典诗词。5年前的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典诗词浓缩着中华美学精神,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光明智库邀请专家学者与您共品诗词意象,共话文脉传承。

  诗词·一部凝聚着中国气质的“大百科全书”

  光明智库:中华诗词中不仅有个人情感的精微,还有家国天下的宏大;不仅能推动社会各界互动交流,还能培育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您认为古典诗词对于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何作用?

  葛晓音: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长达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以及历代各族人民的思想情感,而且每种体裁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过辉煌的全盛时期,产生过不少伟大作家和不朽名作,许多优秀作品为大众喜闻乐见,并传播到海外。其中包含的一些高妙的天人观念、道德伦理、政治智慧、人生哲理,不受时代和地域的局限,至今仍能对现代人产生启迪。

  虽然古代诗词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似乎与工业化社会和现代科技无缘,但是当物质生活高度发展以后,如果缺少相应的文化建设,人们必然会感到精神的空虚和贫乏。而诗词能引导人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

  中国历来以“诗国”著称,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和诗情的民族。真正的好诗能展示人性的真实,表达民族的共同感情。诗词中绵延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失去这种滋养,现代文化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离不开承载着中华千年文化精魂的诗词。

  康震:古典诗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个性。诗词中有丰富的意象,比如杏花春雨、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鸿雁传书,也有很多隐喻、比喻的表现手法。它短小、简明,在方寸之间就可以达到尺幅千里的效果。这些都与中国人含蓄内敛、深沉蕴藉的学养气质有相通之处。

  古典诗词是一部中国式的“大百科全书”。孔子认为,一个人通过读《诗经》,就可以“兴、观、群、怨”,能够感发性情,洞察社会,促进交流,具有批判精神。所以说,透过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全貌。

  古典诗词是中华艺术的典范。诗词与音乐、戏曲、绘画、舞蹈等文化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比喻象征等艺术修辞手法,就是语言文字艺术的表现。

  余江:诗词中蕴含了丰厚的民族精神。一首首使人“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的诗词,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发挥着培根铸魂的积极作用。优秀的诗词能教化人心、增进情感、规范言行,如春风化雨般发挥着美育、德育的独特作用。

  意象·一把了解中华文化艺术的钥匙

  光明智库:中国诗词篇幅相对短小,但蕴含的情感复杂含蓄,这得益于诗中大量意象的应用。您认为意象对提升诗词表现力有何作用?此外,一些诗词意象也在逐步演变中与其他艺术融合,进一步繁荣了中华文化艺术,您对此怎样理解?

  余江:意象是中华诗词一种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外物之“象”与内心之“意”的结合。意象可以是自然景物、人间事物,甚至是作者假想的形象。那些成为意象的外物,与作者内心摇荡、交融后,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外,更多地被赋予了情感属性,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诗词的表现力。

  一方面,意象以有尽之言表无穷之意,丰富了诗词的联想力。“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皆以流水喻愁思,却给人不同的想象。另一方面,意象与意象间自然和谐的时空转换,丰富了诗词的生命力。“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其中“二十四桥”“冷月”“红药”,看似无所关联,却在不同时空中自然衔接。

  很多艺术形式都借助意象,以有尽的笔墨、音符、颜料、纸张表达无尽的情感。意象间自然的转换,于书法、绘画、音乐中,便能勾连起不同的笔势、层次、宫商。最典型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几乎通篇由意象组成,形成了不同艺术形式间意象勾连的奇妙效果。我们从中不但可以体会到中华古典诗词意象之美,还可感受中华文字符号意象之美、中华绘画意象之美、中华传统音乐意象之美。

  葛晓音:一般认为,意象是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要提升诗词的表现力,意象的提炼非常重要。比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残月、小桥茅舍、人迹履霜,都是山村清晨最典型的景物,经诗人提炼组合在一起,不但鲜明如画,而且将“早行”的意思写足,羁愁旅思也自然见于言外。此外,中国诗歌的一些常见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意蕴,如“春”饱含着对于青春和繁华的想象,“斜阳”则往往引起时光流逝的感伤。周邦彦的名句“斜阳冉冉春无极”,就借这两个意象表现出时间的有限和空间的无限之间的辩证关系。

  康震: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元素和基本构成,饱含着人的情感与阅历。中国古典艺术都是相通的,意象在很多艺术门类里都有集中体现,带有很强的抒情性、情景性、抽象性。比如,雕塑被称为凝固的诗,音乐被称为流动的诗,对于绘画,苏东坡也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另外,汉字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载体和基础,汉字中的形声字、会意字和象形字,都离不开“形”,它传递着符号与意象,从这个意义来说,挖掘意象是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一把钥匙。

  创新·与时代同节拍,为大众所接受

  光明智库:谈到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发展,网友们最集中的主张有两种:一是跳出“曲高和寡”的小圈子,真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百姓生活;二是坚持与时代同步。对此,您怎么看?

  葛晓音: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传诵的面越广,传统诗词的生命力也越长久。现在能写古体诗词的人还有不少,并不限于专业研究者。运用传统形式,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不是没有可能。闻一多先生、林庚先生探索新诗格律,就是希望将古体诗词的形式原理用到新诗创作中去,创造出和古体诗一样容易传诵的新诗形式。但由于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这种探索可能还要走很长的路。

  当然,形式只是诗词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关键还是要能写出真正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好诗。在这方面,盛唐诗的经验值得借鉴。“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提出来的,首先是强调诗歌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重大问题,这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同时,他也希望诗歌明白易懂,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他用自己的讽喻诗和新乐府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二者统一的可行性。

  康震:如果把古典诗词比作一个优盘,那么它便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都聚合保存了起来。普通百姓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有困难,而读一些语言浅显、内涵深刻的诗词就容易些。诗词以一种便捷、扼要、明快的方式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进行了充分表达。传承中华古典诗词需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接触诗词,等他们长大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来理解这些诗词就能感同身受。

  余江:诗词创作既要源于现实生活,又要反映时代的变迁与脉络。近年来涌现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传承中华经典诗词、篇章的节目,一系列对诗词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人物的评选表彰,各个学校、机构等对优秀诗词作品的品读、诵读等,都是很好的传承方式,能够以大众化的方式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播·把诗词里的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

  光明智库:不过“翻译”关,诗词的对外传播就无从谈起。如何用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传递给世界十分关键。对此,您有何建议?

  余江:中华诗词虽形质短小,意义却非常丰富,一首诗中往往涉及文化、审美、情感等诸多层面,这对译者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需要译者熟谙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还需要其对中华诗词有敏锐的感悟力,以灵活的方式呈现诗词中的深远意境。

  翻译中华诗词,宏观上要注重所译诗词音、形、意的整体艺术效果。中华诗词汇聚了汉语的音韵美、意象美与形式美,对外翻译时,在注重挖掘原文意境美的同时,也应适当押韵,让读者感受到诗词的形式美。较之一般的文学翻译,诗词外译更见译者功力,不仅需要过硬的语言能力、翻译技巧,更需要译者具备跨文化、跨领域的深厚学养。

  康震:古典诗词有其独特魅力,在翻译为外文后难免会失去一部分意蕴。中国的语言文字与外国的语言文字,在含义上也很难一一对应,所以,翻译很重要,但也不能仅仅依靠翻译。

  传播中国诗词,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底蕴,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选取共同特点来帮助对方理解。比如,要将李白的诗歌讲给外国朋友听,首先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这样的诗人对于外国朋友意味着什么。就好像外国专家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介绍给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果只是翻译精准,那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戏剧、小说与中国文化、中国读者、中国观众有什么样的文化关联性。只有这样,文化交流与传播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葛晓音:其实,让有一定中文基础的海外读者直接接触中文原诗,也未尝不可。我曾在日本见过一个小市镇的居民朗诵唐诗的活动,他们不依靠翻译,自己读原诗。现在学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读些浅显的古诗应该不是难事。毕竟,只有真正读懂原作,才能充分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王美莹、王斯敏、张胜、蒋新军、

  周梦爽、覃庆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