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助推少数民族文学交流和发展

作者:记者刘平安  更新时间:2019-10-17 10:13:44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10周年:

助推少数民族文学交流和发展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刘平安)10月16日,《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1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中国文学馆召开。

  “目前,《民族文学》共拥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6种文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期刊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介绍,《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以来,每期译载国内各民族作家以及世界著名作家的经典和优秀作品,并开辟《母语原创》栏目,刊发母语佳作。3种文版创刊以来,分别出版了62期刊物,发表了700多篇翻译作品,其中包括老舍、汪曾祺、铁凝、莫言、王蒙、玛拉沁夫、吉狄马加等国内700多位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海明威、泰戈尔、罗曼·罗兰、巴勃鲁·聂鲁达等数十位世界著名作家的佳作。蒙古文版还发表了180多篇母语作品,200多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藏文版发表了160多篇母语作品,140多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维吾尔文版发表了140多篇母语作品,160余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已成为一个文学交流与借鉴的重要园地。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致辞并对多年来一直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作家、翻译家及相关工作者表达感谢。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回顾了10年前《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的情景以及10年来一步步成长的历程,她说:“多样化是时代所需要的,《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正是呼应时代的一个产物。”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曾在《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初期带着主创团队走到各地宣传推介刊物。他说,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文学的富矿,中国很多杰出的作家都曾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汲取营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