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是什么让这些画作获得超越时空的魅力

作者:范昕  更新时间:2019-05-14 15:38:05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石头

             周錬霞笔下的上海解放,唐云笔下的崇明围垦,朱屺瞻笔下的人民公园,陆俨少笔下的上海港,林风眠笔下的轧钢,吴湖帆笔下的原子弹爆炸……40多幅难得一见的名家水墨,昨天在上海中国画院揭幕的“火红的年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艺术特展”上惊艳亮相。这些创作于半个多世纪之前,表现当时生活的作品非但不过时,反而依然鲜活,触动人心,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恒久魅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文汇报社与上海中国画院共同借助此次特展,推出这批老艺术家反映上海解放历史以及共和国初期国家建设和社会风貌的作品,引起沪上美术界、文化界的关注。昨天的展览现场迎来了一批特别观众,杨正新、毛国伦、梁洪涛、赵豫……他们是上海中国画院的老一辈画师们。“这些画作平时大多锁在库房,有的作品就连我们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老先生们对于现实题材的提炼、探索,令人佩服。”77岁的老画师赵豫告诉记者。

  “这些作品在技术层面或许未必那么完美,但那种真诚、质朴、饱含热情的笔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艺术最本质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思想,这种艺术上的精神远远超越技术上的要求。这也给我们今天的艺术家在往后探索中国画发展以新的启示。”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说。

  从文人传统到描绘现实的笔墨转换,成就美术史上特有的“新国画”

  惊叹,是很多观众面对此次展览发出的最大感慨。新中国成立以前,国画家们画的都是清逸的花鸟、幽远的山水、娴雅的仕女……难以想象,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如何表现现实生活,尤其是现代化建设题材的现实生活。偏偏,老一辈国画名家们用各自的尝试与创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们所画的,是那个时代的黄钟大吕,也是人民的身边风景,笔底凝结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样的探索使得中国画的艺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就了美术史上特有的“新国画”“新山水画”。“传统国画有太多程式化的套路。从文人传统到表现现实,这样的笔墨转换相当大,也相当有难度。”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翔说。

  一幅1959年的作品《绿化都市》,是时年67岁的朱屺瞻创作的。这是他取材于人民公园的写景之作,从中即能看到探索城市新生活的艺术风格创造。画中的国际饭店等高楼、挂着“长辫子”的电车、马路上熙来攘往的行人等,都是传统国画鲜少表现过的,画家却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一些透视法。比如,他以“深远”视角绘前景中绿树葱茏的人民公园,又以“平远”视角绘国际饭店。俞子才创作于1959年的《挑灯夜战》,聚焦的是工地上的脚手架,他竟然以简练概括的墨笔为底、敷设淡彩的画法来表现;林风眠上世纪50年代画的《轧钢》中,钢铁虽给人刚坚之感,画家却以独具个人风格的描绘,为画面平添了一份自然柔和的美感;陆抑非1964年创作的《秧担》,用一担秧苗以小见大地描绘出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欣欣向荣之感……很多作品都给人新鲜感、亲切感。

  吴湖帆创作于1965年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尤其堪称这类创作的经典。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上下振奋不已。吴湖帆这幅作品表现的就是这一特定事件,创作之时他已年过古稀。以原子弹爆炸为对象的绘画创作,当时在世界上都很罕见,更何况是用国画来创作。吴湖帆以炉火纯青的传统笔墨,在写实中将文人笔墨的抽象性意趣推向极致,意外让画面获得几分抽象表现主义特征。

  有了与生活的深度情感连接,使得画师们技法上的探索与创新水到渠成

  为何当年这样一批创作在今天看来如此生动?或许,我们应该回到它们的创作原点,去看看前辈画师们是以怎样的激情拥抱生活,怎样将真诚与技巧相融于笔端。正因他们心间有了自然流淌的生活感触,技法上的探索与创新才会水到渠成。

  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在北京、上海两地各建立一个中国画院的设想,把国画家们凝聚起来。上海中国画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筹建的,尽管1960年才正式成立,但其实1956年筹建当年就已完成画师聘任,第一批画师有69人。“画院成立初期,画院画师每个月拿80块钱工资,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了。当时他们从旧社会走来,进入新中国,进入画院,有了尊严,有了生活保障,切身产生了一种幸福感。这种感受让他们表现现实生活的这批创作十分真诚。”77岁的老画师杨正新向记者透露。可以说,党的温暖、祖国建设的飞跃发展,对每个画家都是很大的触动,成为他们自觉创作的源泉。

  值得注意的还有当年这些画家与现实生活的深度情感连接。75岁的老画师毛国伦告诉记者:“我是1960年进入画院的,当时每年都要深入生活写生采风两次,到纺织厂、造船厂、茶厂、农村、苗圃……少则半个月,最长的一次三个月,不仅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还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每次下生活,都会画大量的速写,平均一天画五六张。这对于现实题材创作,尤其是人物造型方面,是很好的积累。”1964年,20岁的毛国伦与61岁的来楚生合作了一幅《双生犊》,入选当年的全国美展,那幅孩童们争睹两只初生小牛的生动画面,就来自此前他们在罗店农场采风写生的经历。“当时下生活的条件很艰苦,常常背着铺盖出发,但每一次大家都感到很兴奋。”杨正新说,当时画师们不仅踊跃贴近生活、描绘生活,还常常辅导群众业余创作。1958年,江寒汀、郑慕康、吴青霞等几位画师就曾到宝山吴淞辅导群众业余创作整整三个月,而他自己正是当时的学员之一。

  “艺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情感的触动,离不开勇敢的探索,这些是放在每个艺术家面前的思考课题。”施大畏坦言,共和国走过70年,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需要艺术家用今天的眼光去把这些故事、人物梳理表达出来。“这样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艺术家更有责任心,懂得怎样饱含热情地去表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