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生气旺盛,呈现春和景明、万物复苏之象。
清明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草色青青,杨柳依依,桃花梨花,竞相开放,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民谚云,“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谷雨清明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宋)黄庭坚《清明》
扫墓在先秦就有,但并不限定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到唐宋时期,清明逐渐成为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的节日。因此,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古代中国民间于春秋两季,有至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春季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并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兰亭集序》中“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即是上巳风俗。
寒食节是流传于北方的一个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寒食节讲究禁火、冷食,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增加了踏青、祭扫、蹴鞠等习俗。
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在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地位上升取代了寒食节。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祭祀意味着缅怀与传承,而踏青则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清明还有古人沿习下来的许多活动,如踏青插柳,荡秋千,踢蹴鞠,放风筝。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宋)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丰子恺绘画了很多“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清明踏春作品,还专门写了一篇《清明扫墓》的文章,记录自己童年记忆中“借墓游春”的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