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当年的福绥境大楼这么牛!食堂、幼儿园、浴室一应俱全

作者:北京日报图片库公共号  更新时间:2017-07-30 22:05:33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13bb5a0457e3c31009ab75ea845889ba.jpg


 “福绥境”这名字,现如今不太提了,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福绥境街道或者叫福绥境人民公社,在北京可是个鼎鼎大名。

  福绥境街道位于西城区北部。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止阜成门内大街,东起新街口南大街、西四北大街,西止阜成门、西直门。辖区内官园地区的狮子胡同,元代曾建有天师府;明宣德八年(1433)在天师府旧址建朝天宫,专供朝廷百官演习礼仪,也是道士修炼、做法事和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1949年前福绥境地区被称作“穷西北套”。

1ea78b2783fd72c22c927b4ac640351d.jpg

1958年,福绥境居民在大年初一,保持了大街小巷的情节,每条街道都扫了两遍。冯文冈摄

71585b896897bcc330e18e7f28c3ccd8.jpg

  1958年,北京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陈清棠大夫带着显微镜深入到西城区白塔寺火神庙,给街道居民用显微镜放大一千倍看痢疾细菌。 冯文冈摄

324c334db90e03112aa42fe23827e9c4.jpg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

9d12980854d0de4c2ad902c8d027b1e4.jpg

1959年,观众在鲁迅博物馆内参观。

378019581cb6e1a2ab93da27355ff831.jpg

1960年,北京市福绥境人民公社灯具厂女工们利用业余时间三五成群地进行汉语拼音学习。冯文冈摄

  福绥境原名“苦水井”。后来有一位国民党官员在这里买了宅子,嫌“苦水井”的名字不入耳,于是把这里改名叫“福绥境”,取意平安有福的地方。名字虽然改了,可这里的环境恶劣依旧。解放前,这附近有四个大粪坑,垃圾堆积如山,夏天蚊蝇成群,刮风黄土飞扬,下雨泥泞满地,居民们住的也都是低矮破旧的危房。甚至还有“院子比胡同低,屋子比院子低”的所谓“三跳坑”房子,一下雨,路上的积水就倒灌进屋。

4496b0480d135777d85ab1dba666f894.jpg

1960年,西城区福绥境公社前公用库服务站的服务员张淑珍又是卫生员,她正给街道食堂的炊事员处理外伤事故。 冯文冈摄

dfb123be5c8aedaee76cee0c8fa4fa5c.jpg

1960年,西城区福绥境人民公社业余文工团成立大会上社员们演出自己编排的文艺节目。高宏摄

0803614da38f198ea401b72c221f6d4f.jpg

1961年,福绥境人民公社光学仪器厂的女工们正在检查刚刚磨好的第一批花镜片。李晞摄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展开了清洁古城的运动。在街道的带领下,福绥境的居民们清除了大粪场,搬掉了垃圾山,整修了道路,安上了自来水。

  到了1958年,这里消灭了“四害”,成为“四无境”。为此,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特意为福绥境拍了个纪录片——《一条小街》,专门向全国推广福绥境的经验。

  曾参与《福绥境街道志》编写的龙德麟老人告诉记者,当时还流传着一个谚语:全国看北京,北京看西城,西城看福绥境。

  1959年,福绥境街道率先拉开“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序幕。龙德麟记得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托儿所成群,服务社成林,工厂成串,食堂成片。”

3775669c1d6d139816c419a307038d11.jpg


1961年,福绥境人民公社红旗装订厂最近增加的新产品——十二开卷笺、十八开信笺。李晞摄

873ad5ad669cd98cac10f8b78334c83c.jpg

1961年,福绥境公社翠花胡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游戏。高宏摄

5c50850db87304c83aea734c1ccec978.jpg

  1961年,福绥境公社造纸厂党、团干部和妇女委员会主任马桂贞,深入到女工家族访问,了解她们在产假期间的生活。 冯文冈摄

  1960年前后,有公社大楼之称的福绥境大楼开工。福绥境大楼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共有189个居住单元和101间单身宿舍。福绥境大楼公共设施最齐全,食堂、幼儿园、小卖部、公共浴室,一应俱全。

  据当年负责福绥境大楼施工图设计的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退休工程师——张长儒说,在画福绥境大楼的施工图时,他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不少改动。

  福绥境大楼,原称鲁迅纪念馆北住宅,“公社大楼”则是老百姓们的俗称。张长儒记得,原设计中,福绥境大楼是U形,朝东和朝南的部分是普通住宅。朝西的附楼,一二层是幼儿园,三至八层则是单身宿舍。大楼的主力户型是两居室,包括一个卧室,一个起居室,一个卫生间和一个阳台。

  张长儒说:“这种户型是为一对夫妇设计的,没有孩子的地儿。孩子们都送到楼里的幼儿园,小的时候由一二层的幼儿园管,上了学就住到幼儿园上面的单身宿舍里。”

  修建福绥境大楼时,这个想法终于成为了现实。大楼西附楼设计了一个能容纳200名孩子入托的幼儿园。不但如此,楼上的单身宿舍连上学的孩子都管了。

21d7b384e7acd709fe748b0373a3c50f.jpg

福绥境大楼外景。 方非摄

83ab5da15b89d1879a3095615ea3ff36.jpg

福绥境大楼与古老的白塔隔空相望。方非摄

7058833ea3310405f18d139816ee071b.jpg

北京二环以内限高,据说福绥境大楼建成后由于它体量太大,受到了批评。

  直到现在,从福绥境大楼西附楼的格局上仍能看出当年单宿的模样。中间过道儿,两溜儿单间,公用的水房和厕所设在走廊里,还有面积不小的活动室。完全是按照学生宿舍设计的。

  据福绥境大楼老住户刘大妈说,后来幼儿园成了大楼里硕果仅存的公共设施,直到2003年非典的时候才撤。

  为什么后来建成的福绥境大楼没有采用原设计中的U字形,而变成了造型奇特的N字形呢?张长儒说:“U形楼虽然坐北朝南,但东西两个附楼互相遮挡,谁都见不着太阳。所以,我在画施工图时,把大楼的一条‘腿儿’给掰过来了,变成了N字形。这样,谁也不挡谁了。”

  除了改变了大楼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原本设在大楼顶层的公共大食堂,被挪到了一层,这样不但楼里居民吃饭方便了,食堂还能对外营业。万一居民们吃不惯大食堂怎么办?张长儒在每层设了一个公共厨房,给每家每户打上隔断,居民可以在这儿生火做饭。

  大楼一层除了住户,还设了很多服务设施,像小商店、理发室、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虽然每家厕所里都留了安浴盆的地儿,但要是有人懒得自己烧水,可以到公共浴室洗淋浴。那里的热水都是楼外的大锅炉烧的”。

e1a95104d61d8032be42c8b7b87c404c.jpg

福绥境大楼基本上已经是人去楼空。 方非摄

86ee3bf3f03e3710a71ad0fec2f22ebf.jpg

一楼信报箱。 方非摄

  前两年有一个豆瓣评分只有2.6的国产恐怖片《诡八楼》,以福绥境大楼为背景,一时间带火了福绥境大楼探秘活动。不少小青年看了电影以后来探险,其实这座楼,早在2004年就清出了居民。

  有专家认为,福绥境大楼明显高于白塔,影响了白塔寺的风貌,应将它拆掉,但曾任《建筑技术》杂志总编辑的徐家和认为,福绥境大楼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虽不能与同期的“十大建筑”相提并论,却也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标志性建筑物,应该保留。

  最终,西城区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保留了福绥境大楼。2007年底,北京市规委、市文物局联合公布《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并规定:这些建筑原则上不得拆除,建设工程选址应避让。福绥境大楼也名列其中。

  徐家和对记者说,一个城市的历史进程,不单应有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也应有近代建筑。一个城市只有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遗存,才能维系它的历史文化,保持一段完整的历史记忆。

  文 | 黄加佳 图 | 北京日报图片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