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两弹一星”精神

作者:韩延明  更新时间:2022-05-10 09:51:23  来源:党史博采    责任编辑:石头

  “两弹一星”精神,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科技专家在自主研制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辉煌伟业中自觉培育践行的一种伟大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不断朝着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迈进 。

  一、“两弹一星”精神的产生背景

  中国的“惊世两弹”“冲霄一星”,激励和鼓舞着几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60多年来,我国自主研制了17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施300余次发射,将5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取得重大突破,正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快速发展。

  (一)“两弹一星”的涵义和意义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而今的“两弹一星”通常是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自主创新的辉煌成果,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的荣耀和骄傲。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已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步入世界前列。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从“东亚病夫”到站立起来的具体体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重要标志,显示了我国攻克尖端科技难关的伟大创造力量。它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建设,激发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为我国高新科技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靠着“两弹一星”的战略保障和强力支撑,我国赢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机遇,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而今,“两弹一星”已经成为中国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提振我心,惊撼敌魄。

  (二)“两弹一星”研制的背景和过程

  “两弹一星”工程,是面对国际上愈演愈烈的核讹诈和军备竞赛,中国于20世纪50~60年代组织实施的,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工程。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叫嚣:“如果中国志愿军越过三八线,美国可能考虑对中国使用原子弹。”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甚至提交了一个疯狂的方案,即用15~30颗原子弹在中朝边境炸出一个原子辐射区域。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秘密将原子弹运到日本冲绳岛。1954年,美国同蒋介石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提出假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面对美帝的核讹诈,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和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敢勇毅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增强国防实力的伟大战略决策。

  1954年10月,我国广西钟山县发现了铀矿。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集中力量研制原子弹。随后,在周恩来、聂荣臻主持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把发展核科技、核工业列为重点项目之一。1957年2月1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0月15日,中苏双方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承诺为我国提供原子弹的部分相关资料和导弹样品等。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冬,青海金银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开始建设;1959年春,马兰核试验基地开始建设。

  然而,就在我国集中力量研制原子弹的紧要关头,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陆续撤走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技术专家,并带走或销毁了重要资料,妄图把中国初生的原子能工业扼杀在襁褓里。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国将首枚原子弹研制定为“596工程”。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仿制型的“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2年11月3日,毛泽东在二机部加快研制原子弹的报告上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党中央随即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由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组成的“中央专委会”,迅速组织、调集全国各方力量。仅参加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先后就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1000多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解放军各军兵种的40多万人,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的研制进程。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中程导弹试验成功;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由此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自行研制原子弹并成功实施核爆炸的国家。

  1966年10月27日,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300万吨级的空投氢弹在距地面2900米处空爆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同一时期,我国的导弹研制也取得重大突破,先后成功发射了常规导弹和核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无比优越性,为华夏文明谱写了新的壮丽篇章。

◆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试验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图为试验成功后,聂荣臻、钱学森等人合影留念。

  1965年初,毛泽东和党中央采纳了钱学森等上书的希望把研制人造卫星列入国家任务的建议,并把我国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而且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苏美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5个具备独立发射人造卫星技术的航天大国。毛泽东从他书房的收音机里清晰地听到了卫星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极为高兴。当时的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院士回忆说:“那个年代,能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每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感觉到扬眉吐气。”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飞行,它早已成为一个精神图腾,一个激励中国航天人不断向浩瀚深空挺进的伟大节点。如今,太空中已有200多颗中国卫星,开辟着中华民族的星辰大海。作为纪念,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的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二、“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

  “两弹一星”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在举国体制下集中力量从事科技研发并创造奇迹的态度与过程,其组合元素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科技创新”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和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按姓氏笔画排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江泽民同志在当天的表彰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并由此衍生出“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响遏行云。

  (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奉献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灵魂。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在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力量。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参与者们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投入本职工作,淡泊名利,攻坚克难,无私奉献。被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绝大多数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当时,一批早已在国外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郭永怀等,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到祖国,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而隐姓埋名、顽强拼搏,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国外曾出版过一套风靡一时的“世界原子弹氢弹秘史丛书”(共6册),其中一册是德国罗伯特·容克所著的《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副标题是《原子科学家的故事》。其实,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的钱学森,其献身中国“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的事迹和精神,就亮过一千个太阳!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他在1950年即开始争取回归中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达5年之久,终于在1955年10月8日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大地。钱学森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1956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成立,他任所长;2月17日,他草拟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对中国发展航空和火箭技术提出建议,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随后,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任院长,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等。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几十年来,“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他不仅是知识的宝藏、科学的旗帜,而且是民族的脊梁、国人的典范。正如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所写:“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小行星3763命名为“钱学森星”。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体现爱国、奉献精神和行为的另一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用生命保存了一份绝密科研资料的中国热核导弹专家郭永怀。他与王淦昌、彭桓武被誉为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也是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位为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这位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6年回归祖国的科学家曾说过:“我们这些人早在回国的时候,就把名啊利啊放在一边了。”

  1968年12月5日,一架飞机在北京即将着陆时突然坠毁,在飞机残骸的机舱里,人们发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人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将两人分开后,发现了一个公文包,里面一份热核导弹实验数据完好无损。那两个被烧焦的人,一个是郭永怀,一个是他的警卫员牟方东,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作出选择,用身体保护了这份珍贵的科研资料。事情是这样的:郭永怀在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相关研制任务后,又为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再次到了青海试验基地,并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但需要回到北京继续验证这条线索。他让工作人员抓紧买了青海回北京的机票,在兰州转机后飞往北京。12月5日凌晨,飞机到达北京机场,然而就在降落到离地面还有400米的高度时,飞机突然失去平衡,不幸坠落。周恩来得知消息后,这位70岁的老人放声大哭,久久不能自已。就在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实验成功,同日,中央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中央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获得这一殊荣人员中唯一被授予烈士称号的科学家。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一项辉煌而又神秘的伟大事业。而这种神秘和神圣性,恰恰需要用无私的精神予以支撑,用严酷的纪律加以保证。谈到“无私奉献”,我们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连名字都贡献了”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1961年4月,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淦昌,受命参与核武器研制。他化名王京,告别家庭,隐姓埋名,断绝了一切外部联系,在国内外物理学界整整“消失”了17年。某一年除夕夜,同样没有回家过年的邓稼先,拿着一瓶酒,来到了“王京”的帐篷。那一夜,他们两人边喝边谈,仿佛又回到学生时代一般。突然,邓稼先握着他的手说:“老师,叫了您十几年的王京同志,今夜就让我再叫您一声王淦昌老师吧。”言罢,两位科学家长时间抱头痛哭。

  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群体中,像钱学森、郭永怀、王淦昌、邓稼先这样“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强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它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要保障,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坚强意志和立足基点。“两弹一星”,完全是在新中国内有困难、外有重压、“一穷二白”的极端艰苦条件下独立自主研制出来的。2020年4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科学家的回信中深情写道:“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经济落后、技术空白、人才奇缺、环境恶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资金和设备极端匮乏的严峻形势,各项发展步履维艰。在研制导弹初期,苏联曾与我国签订技术协定表示支持,但就在我们研制导弹开局不久的关键时刻,苏联却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带走了所有资料,取消了一切援助。不仅如此,苏联还于1957年1月14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一份禁止核试验的提案,妄图实施核垄断、将中国的导弹研制扼杀在萌芽状态。在此形势下,毛泽东、周恩来等提出:“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此后,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和基础设施建设者迎难而上,毅然来到渺无人烟的大漠、荒原,以板房帐篷为家,以戈壁黄沙为伴,用青春和生命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镌刻在中国大地上。他们冒高温、顶沙尘、住土屋、挤帐篷、喝咸苦水,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建起了导弹试验基地,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当时,资料严重不足,设备极其简陋,安装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里的精密零件的形状和体积,是靠简单手摇计算机甚至算盘计算出来的;溶解炸药的实验中所用的工具,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盆盆罐罐。

  为了尽快得到重要核装料——铀,铀矿勘查地质队普遍开展了土法炼铀,几个大桶里装上人工用铁锤砸碎的矿石和腐蚀性强的硫酸、硝酸,用布袋过滤沉淀物。就是靠着这样近乎原始的简陋装备,工人们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160多吨重铀酸铵,为我国首次核试验赢得了时间。就是靠着惊人的顽强拼搏和发愤图强精神,科研人员攻破了几千个重大的技术难关,制造了几十万台必备的仪器、仪表、设备。1964年10月16日,一朵从西北大漠深处腾空而起的蘑菇红云,震惊了全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和坚强能力。

  (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协同创新精神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根本。它是成就“两弹一星”事业的重要保证,充分体现了依靠集体智慧协同攻关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全国各有关地区、部门、科研机构、院校、工厂和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群策群力,分工负责、团结协作,集思广益、敢于创新,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建立了协调、高效的组织指挥和调度系统,提高了整体效益,由此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使中国科研综合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原子弹研制中的“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氢弹原理突破中的“群众大讨论”“上海百日攻坚战”;小型化研究中的“五朵金花”“多种外源”方案等等,都是集体攻关、团结协作的创举,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和成功实践。

  据统计,“两弹一星”研制中仅用于尖端武器的新型材料就达5600种之多,再加上电子元器件、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特殊设备、测试技术、计量基准等,聂荣臻元帅将此称为国防尖端事业的“开门七件事”。没有全国数以千计的部门、科研机构、院校、厂矿等的几十万人集体攻关、协同创新,这“七件事”根本就无法完成。当时,数以万计的朝鲜归国志愿军、大学毕业生、工人和技术人员等,顶烈日、抗严寒、战风沙,用双手和血汗在原来空荡荡的戈壁荒漠上,奇迹般地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导弹试验基地:飞机场、发射阵地、技术区、发电厂、铁路、公路、医院、通讯设施,以及大片的生活区等。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当时,我们动用了全国近60%的通信线路,从试验场区到各个观察测控站,仅守卫通信线路的民兵就多达60万人。在全国数万公里的线路上,保证每一根电线杆下面,日夜有人值守,以防破坏。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经济科技基础薄弱与发展尖端科技需求的矛盾,大大加速了中国“两弹一星”以及其他大国重器的研发制造和投入使用进程,成为中国人民探索宇宙、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重要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两弹一星’成功,有赖于一批领军人才,也有赖于我国强有力的组织系统。”

  三、“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弘扬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璀璨一员的“两弹一星”精神,已凝结为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品格,成为激励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传承弘扬和大力践行“两弹一星”精神。一是要传承弘扬爱国奉献精神。要学习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卫国之举、强国之行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伟业中,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和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身许国,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二是要传承弘扬自强创业精神。要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自立自强、知难而进,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不气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三是要传承弘扬协同创新精神。要学习科学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像航天人那样,瞄准目标、持续发力,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在不断攻坚克难、接力攀登科技高峰中建成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