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孙成民:“知青先进群体”的本质特征与当代价值

作者:孙成民  更新时间:2020-08-28 09:11:38  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石头

  【编者的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先进典型与英雄人物。在知青上山下乡历史进程中,也毫不例外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奋勇当先、甘于奉献、作出成绩、受到表彰的知青先进个人与集体。“知青先进群体”身上所展现的本质特征是那个时代党的光荣传统与政治优势的重要显现,是接续发展并弘扬至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铺垫,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知青上山下乡历史进程中的“知青先进群体”,与新中国建立以后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产生于知青上山下乡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事件之中,又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特定环境及群体中发挥过重要的引领作用。对广大上山下乡知青在农村、边疆作出的历史贡献,党和国家自始至终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肯定。经中央审定并批准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对广大知青在广阔天地里,经受锻炼,接触实践,增长才干,为开发、振兴祖国的不发达地区作出的贡献,对涌现出的一批英雄人物和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文拟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知青先进群体”的本质特征与当代价值作一探析。

  一、“知青先进群体”产生的历史必然   这里说的“知青先进群体”,是指在党和国家持续推进27年之久的知青上山下乡历史进程中,由各级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等教育、培养和宣传的从城镇上山下乡到农村、边疆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先进知青的集合体。作为群体,是全国17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的一个特定部分;作为个体,又是千千万万知青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其群体性、层次性特点都较为明显。

  (一)知青先进群体与知青上山下乡同生共长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于80年代初期,知青先进群体与此相伴而生。可以说,没有知青上山下乡,就没有知青先进群体;而知青先进群体,则是知青上山下乡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由于先进群体的主体是“知青”,因此,它不仅涉及这些知青在劳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优良表现,而且表现为他们在农村、边疆发挥作用、大有作为的先进事迹;它不仅内含着与知青上山下乡密切相关的城镇动员、农村安置、社队教育、基层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成效,而且还展示着社会风貌、思想引导、舆论宣传等方面的价值导向。这些客观表象与实际成效,从一开始就显露出健康向上的形象和积极正面的品质,受到广大农民的赞赏、社会各界的尊崇和党政组织的表扬。

  毫无疑问,先进知青群体仅是知青队伍或知青大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所起的模范带头、典型示范、教育引领作用,所创造的实绩和榜样效应,以及受到各级党政表彰肯定和多方面宣传推动等,在知青上山下乡不同历史阶段中所发挥的正向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一般地说,他们更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吃苦耐劳,更能在平凡的劳动中脚踏实地,更能在农村需要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更能在曲折的环境中磨砺自己,更能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因此,在这些方面中那怕是某一个侧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都可能是他们能够成为知青队伍的先进人物或“排头兵”的必备条件之一。

  也正是由于这种形象与品格及其所展现的各方面业绩,已溶化在农村山山水水的改造之中,已转化为乡村文明潜移默化的变化之中,已镌刻在当地老百姓的言传口碑之中,因此,在知青先进群体身上所体现的这种品质与精神,并不因知青上山下乡的结束而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日久弥新。

  (二)知青先进群体在农村社会实践中产生

  与全国数千万知青一样,后来成为“知青先进群体”的这一批知青,在不同的时期奔向农村、边疆,尽管其中有些人曾一度有过徬徨和苦恼,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磨练中陶冶了情操、坚定了信念。他们以广阔天地为校,以农民大众为师,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战天斗地、改良土壤、科学种植、兴修水利、驾驶铁牛、开办民校、传播文化、防治疾病等,为改变所在地方的落后面貌挥洒了汗水、奉献了青春。在如火如荼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磨练中,许许多多的知青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得到了锻炼,逐步成长了起来。他们中的先进人物,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各级各部门的肯定与褒奖。

  实践出真知,困境创业迹。一大批先进知青在农村、边疆经风雨、见世面,在火热实践和艰苦磨练中锻炼成长。他们来自知青,来自平凡而伟大的生产第一线,同时他们又劳动、生活在广大农民群众和知青中间,成为知青队伍中的先进代表。知青先进群体的产生及受到表彰,集中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广大知青共有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农民群众的愿望、社会舆论的期待和党与政府的工作导向。

  (三)知青先进群体的培育展现党的政治优势

  培养典型、表彰先进、宣传经验、以点带面,这是党的传统优势与重要工作方法,它在动员组织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运用与体现。在这期间,其重要载体就是由各级党委、政府召开上山下乡知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通过报纸、广播、书籍等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培养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锻炼成长。

  在知青上山下乡历史进程中,无论是起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还是兴起的六十年代初期,也无论是高潮的六十年代末期,还是结束的八十年代初期,不同阶段的知青上山下乡虽然有着不同的指导原则、工作重心、政策措施等,但其贯穿始终的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培养接班人、建设新农村、屯垦戍边的知青上山下乡的初始动因是没有根本变化的,党所指引的“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方向、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并进行多方面的关怀与培养也是没有根本变化的。这其中也必然内在地包含了党培养、教育、宣传、引导知青先进群体的传统作法与展现其中的政治优势。

  二、“知青先进群体”体现的本质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之分。作为一个群体,这批先进知青也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其中爱党、爱国、爱人民是他们的本质属性;为国分忧、艰苦奋斗,为改变所在地区贫困落后面貌作出贡献是他们的显著特征;扎根广阔天地,奉献农民、农业、农村的需要,受到农民群众普遍好评和赞赏,是他们的基本特点。知青先进群体的这些共同点,是他们本质特征和主流发展的基本方面。

  (一)这些基本方面,与知青上山下乡的本质与主流是紧密联系并融合为一体的

  持续27年之久的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组织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的政府行为。在这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是取得辉煌成就的年代,又是曲折探索道路的时期。伴随着这一历史发展的知青上山下乡,也同样走过不平凡的历程。

  诚然,知青上山下乡历来就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不同阶段也有轻重、广薄及地域之分,特别是“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在一些地方一度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随之而产生的问题会突出一些。但是,这些都不是整个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主流方向,都不会改变这期间广大知青坚持走党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正确方向的客观事实,都不会改变知青上山下乡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客观事实,都不会改变广大知青始终与广大农民群众一道奋力改变农村、边疆落后面貌的客观事实。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知青先进群体,历史地肩负起了“当先锋”的使命,承担起了“打头阵”的责任。如早期的邢燕子、侯隽、董加耕、赵耘、张韧等,后来的蔡立坚、朱克家、程有志、孙立哲、薛喜梅等一大批知青先进典型,以及山西省平陆县毛家山30名知青和1名教师、河南省光山县必铁铺公社郑堂青年队等一大批知青先进集体,还有为抢救国家和集体财产而英勇献身的金训华、张勇等烈士。他们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他们领引了时代风尚,他们是可爱可敬的知青典型,共和国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他们!

  (二)这些基本方面,反映了数千万知青在广阔天地艰苦奋斗、作出贡献的主流趋向

  不可否认,许多知青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而主动奔赴农村、边疆的,也有不少知青是被动随大流到农村、边疆去的。不论何种情况到农村、边疆的,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苦磨练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知青队伍开始有所分化。就多数而言,尽管不少人也有过动摇与犹豫,可以说,在困境中勇往直前,在磨难中不懈奋斗,则是这一知青群体的本质特征;努力为改变本地贫脊而落后的面貌献出力量、干出成绩,则是这一知青群体的主流趋向。

  也不可否认,由于党政机构、群团组织是分层级的,从中央到省、地、县以及区社,各级都发挥自身的优势,培育、宣传了一批与各层级相适应的知青先进群体。一般来讲,越是基层单位,其知青先进群体的基数越大,并呈宝塔状层级发展。在这期间,全国数千万知青在农村、边疆锻炼成长,据1973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提供的数据,全国下乡知青中已有5.9万多人入党,83万多人入团,14万多人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更多的人成为各种各样又红又专的人材。1977年底,四川对当时尚在农村的55.95万名下乡知青进行过一次统计,其中有党员0.32万人、团员23.01万人,担任生产队以上干部的有6.49万人,担任农机员的0.65万人,担任农业科研员的2.72人,担任赤脚医生的0.51万人,担任民校老师的3.28万人,担任政治夜校老师的10.52万人。可以说,这一大批知青就是这一时期“知青先进群体”的基本队伍。

  还不可否认,知青先进群体是呈动态发展的,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其统计数据具有相对的意义。随着广大在乡、在边知青通过招工、招生、征兵、提干和病退、顶替等方式调离农村、边疆,以及一批又一批新知青奔赴农村和边疆,知青先进群体的人数、布局、结构等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再则,知青先进群体也不是“铁板”一块,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思想、兴趣、追求等也会随着实践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在曾经的知青先进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适应、不合拍甚至相背离的人和事,这也本属正常情况。但是,它并不表现为知青先进群体的本质特征与主流方向。

  (三)这些基本方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与立志改变农村面貌的豪情壮志

  基本上与共和国同生同长的知青先进群体,沐浴着毛泽东思想和党的阳光雨露成长,从小就受到革命理想和传统的教育,他们从心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决听从党的召唤,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奉献青春,这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以“为国分忧、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知青精神”,以及他们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甘洒热血、奉献青春的自觉行动,是对革命前辈创造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等宝贵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又是与同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寨精神等一样,共同创造并组成新中国的时代精神,并与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紧密结合,共同汇入意气风华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洪流之中。

  与此同时,他们以农村为家,视农民群众为衣食父母,把广阔天地作为大有作为的战场。无论是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地上,还是在农业科学试验的田野里,又无论是在民办学校、山乡教育的课堂上,还是在治防疾病、翻坡越岭的小道上,还无论是在访贫问苦、走村串户的院落里,还是在学雷锋、做好事的队伍中,时时都有他们的身影,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也正是因为他们在农村建设、边疆发展中的突出表现与贡献,才受到各级各部门的表扬、鼓励,才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好评、赞扬,成为知青队伍中的佼佼者。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人民利益为重,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改变所在地方贫穷落后面貌的事业上,献给当地老百姓盼望多年迫切需要改善的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上,这是知青先进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与自觉实践。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理想追求与信仰感召下,才有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才有他们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也才有至今都镌刻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和中华大地的块块丰碑。

  三、“知青先进群体”的当代价值   作为一段历史,知青上山下乡固然尘封在国家、社会的记忆之中,也尘封在曾经有过这段经历的数千万知青的个人、集体记忆之中。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却正在被发掘与升华;作为一种精神,也正在被倡导与弘扬。曾经的知青先进群体,是当时知青队伍的先进代表;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品质与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传承性,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以至将来,都是弥足珍贵的。

  (一)这种品质与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一个不断传承、持续发展的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前30年间,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主题、主流中而得到不断传承与发展。作为基本贯穿这一阶段始终的知青上山下乡,涌现其中的知青先进群体所体现的听党召唤、为国分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执着奋进的品质与精神,是他们用热血和汗水亲身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生动体现,也是他们用青春与忠诚继承与发展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内容。

  我们不能因为这期间党的传统、作风曾一度受到过一些影响甚至危害,就否认这一优良传统、作风在这段曲折发展和探索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的基本事实,也不能因为知青上山下乡进程中一度出现过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就否认知青先进群体所焕发出来的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的基本事实。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正能量也正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特定历史时期得以继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新时代,这种精神与品质,仍然是人民渴望、社会需要和国家倡导的。

  也应清醒地看到,经过返城后的时代变迁、思想演进、社会影响等,曾经的“知青先进群体”对自己青春的“闪光点”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其中,也不乏有人对知青上山下乡持不同见解,但是,即或这样,其大多对自己曾在农村所付出的努力、所奉献的力量也是不容他人玷污和否认的。这可以说是他们矛盾心理的一种现实反映,也可以说是知青先进群体的品质与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种现实表现。

  (二)这种品质与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的印证与诠释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听党话、跟党走,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现实目标结合起来,这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主流思想与道德品质,它在知青先进群体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无论是知青时代的激情与奋进,也无论是返城之后的创业与艰辛,又无论是下岗分流的感叹与奋起,还无论是后知青时代的回味与感慨,这批知青先进群体的大多数从未忘记“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从未忘记“爱祖国、爱人民”的承诺,也从未忘记“养育恩、故乡情”的誓言。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信念感召下,无论是在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无论是在维护稳定的关健时刻,还是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以至在退休以后的时光里,这批知青先进群体大都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先,大讲中国精神,讲好知青故事,义无返顾地走在前、奔在先。他们中的大多数身体力行,言传身带,与广大知青战友一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成为对其宣传、教育、普及、提高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他们是时代骄傲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三)这种品质与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子孙绵延不断、接力追求的梦,也是包括知青先进群体在内的中国数千万知青跟随共产党不懈奋斗追求的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无数革命先趋求真理,寻出路,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献生命,换来振兴中华之基。新中国建立以后,数千万知青用青春与热血,同数亿工农群众一道,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包括知青先进群体在内的全国数千万知青,在为建设新农村、新边疆中,所洒下的汗水,铺下的石子,打下的粮食,种下的树苗,那怕是做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为改变祖国面貌作出的一份贡献,都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点积垫。

  曾经的知青先进群体早已过了花甲之年,而他们中的不少人却初心未改,继续前行。许多人回望农村、感恩农民、服务农业,受到当地老百姓的赞叹;许多人为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老骥伏枥、壮志不已;许多人继续成为社会正能量的践行者、传播者,不少人在社区聚会、知青汇演、抱团养老以及力所能及的活动中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值得自豪的是,当年知青先进群体中的杰出代表,继续支撑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业,引领着中国社会主义航船破浪前行,成为当今中国的顶梁之柱。

  历史已经证明,当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经过风雨洗礼和考验的包括知青先进群体在内的广大知青曾经为此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过去担当起了这一代青年应担负的历史责任,他们现在仍然是共和国值得信赖、值得依靠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他们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道独特的印记,闪烁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69至1978年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插队落户;本文载于《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年第2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