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春隔空喊话观网陈平:我到中国是为了革命信仰

作者:子午  更新时间:2020-09-13 10:28:12  来源:子夜呐喊  责任编辑:石头

  昨天的文章删了三遍,删去了近一半的内容才发出来,导致前面的历史分析以及后面的现实分析主干内容都没了。

  八年前某左翼网站没了,到现在连个可以认真讨论问题的地方都没有了。

  这个网站虽说是个大杂烩,很多文章的观点或者逻辑是存在问题的,但总体而言可以看出三个基本原则: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毛主席)、爱人民(站在工农立场)。在这三个原则之下,至少很多观点是可以激烈碰撞的,对于很多实际问题也能形成聚焦讨论。虽然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该网换个网址重开了,但原来的老网友都散了,早已元气大伤,不复从前。

  后来,左边很多人都慕名跑到了现在观网,开始了粉红化。

  陈平号称观网四大G师之一,以前看他批判西方经济学和美国资本主义的文章和视频,觉得这个“海归”还不错,但后来看得多了,发现“味道”就不对劲了。

  10天前,笔者写了篇《从“卖拐团伙”到“战忽局”》,其中不点名地抨击了陈平的暴论“在中国一个月2000人民币工资活的比美国一月收入三千美元舒服的多”。用比烂来论证“幸福”的人,在时下很流行。

  今天,在微博上偶然看到陈平在观网发表的一段用中国女孩子吸引外国科学家的视频:


 

  尽管陈平在视频中的主要意思是,建议有关方面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在风景好的小镇建立科研中心,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全世界的科技人才,关于和亲这一段其实只能是最后的调侃,但是,陈平的主张恰恰是在学习借鉴美国这种资本主义移民国家当年的做法,背后的心态仍然是要取美国而代之,想当“世界帝国”。这就是一个值得争议和讨论的问题了。

  首先,从技术上来讲,陈平所主张的这个路子就是走不通的。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科研体系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技术专利的问题。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了今天,每一项重大技术都涉及到一个高度综合的庞大技术体系——门类多、链条长,还需要相对应的工业体系的配套。如果你没法把整个国外的科研体系搬迁到中国,只是吸引来个别科技人才,大概率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中间很多关键环节还需要自己来攻坚。既然还是要自己把路子重走一遍,如果真正下定了决心,又何必舍近求远?现在国内每年毕业的博士、硕士数量已经全球第一了,还有很多留学归来的,真的是缺“人才”吗?笔者认为缺的还是走真正的独立自主道路的决心和意志。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顶尖科技人才里,一部分自己就是大公司的老板或者股东,你想挖墙脚也开不起这个价;另一部分其实也就是个打工仔的角色,他们的科研成果专利权基本都控制在公司或者研究所手中,这种人才你即便是通过优厚的条件吸引过来了,在尊重知识产权、以全球化为信仰的当下,这些成果也根本没法直接使用。

  美国二战之后从战败国日本和德国手上整建制地抢走了不少科学技术人才,也不用顾及什么专利问题,但前提是得帝国主义之间干一仗,陈平没有讲这个话,但在观视频“重生”的“山高县”,已经通过“入关学”表露过这个意思。

  帝国争霸,让民族资本占领更大的市场,攫取更多的利润,这对于民族资本和极端民族主义者而言,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对于劳动人民却不是什么福音。很多人幻想咱们将来也要当一回帝国,过过美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且不说美国垄断资本为了攫取利润疯狂鼓励消费,让占世界人口4%的美国人消耗了全球1/3的资源,而14亿人口的中国能不能这么做,就是希望中国取代美国的陈平都告诉你,“头号帝国的美国人民拿3000美元月薪,还没中国人民拿2000元人民币幸福”,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压迫无处不在。

  对于中国而言,关键的问题是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要老是惦记着从人家那里抢人才、抢市场、抢资源,对于惹上门的帝国主义也不必客气,“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对于劳动人民而言,关键的问题是把本阶级的事情办好,不要一边当苦逼雇佣工人,一边当精神资本家,替人家幻想持剑经商、海外争霸。

  当然,笔者并不反对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共同建设“四个现代化”。笔者反对的是按照资本主义和美帝的搞法,用金钱、美女和超国民待遇去吸引国外人才,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去制造更大的不平等。再说了,中国的物资丰富程度真的就已经赶超美国了吗?用利益吸引来的所谓“人才”会真心实意帮你搞建设、搞科研?就怕你前脚送出去外汇和子宫,人家后脚吃干抹净,拍拍屁股走人。

  在毛泽东时代就有大量的外国专家来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他们是怎么被吸引过来的呢?

  这些外国专家里,最有名的就是美国前核物理科学家寒春和她的丈夫阳早,他们在1946年和1948年先后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土地贫瘠的中国延安,然后在中国待了整整一辈子,从事养牛及农业自动化技术的传播。

  寒春是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学生,是曼哈顿计划中少数女科学家之一,与杨振宁在同一个实验室。如果寒春没有离开美国,她的科学成就或许不在杨振宁之下。然而,看到美国在日本已经濒临战败的情况下还是动用了两颗原子弹屠杀数十万日本平民之后,寒春之前所持的“纯粹科学”梦想破灭了。其后,受到中国革命的感召,于1948年毅然来到了延安。

  1949年,寒春与先一步来到中国的美国农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阳早,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举行了简陋的婚礼。据寒春的儿子,现在在外经贸大学当教师的阳和平同志讲,如果不是两人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同样崇拜毛主席,寒春阳早是很难走到一块儿的。寒春来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寒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而阳早是普通美国农民的儿子。两个阶级的家庭,门不当户不对。

  后来有很多人问寒春为什么要到中国,而且到中国养牛?老寒总是简短地回答“因为中国革命”。是不是寒春只是喜欢养牛?工人网的张耀祖与寒春接触了很长时间后,发现寒春、阳早之所以能被养牛和革命结合了几十年,就在于“他们的革命不是喊口号、当领袖,而是常人也能做到的东西,在一点一滴的细节里。”

  寒春这样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并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恰恰是红色中国的人人平等、欣欣向荣让他们看到了人类的未来与希望。他们不仅不求索取,更是拒绝新中国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1966年8月29日,寒春和阳早联合另外两位外国专家,写了著名的大字报《为什么在世界革命心脏工作的外国人被推上了修正主义道路?》。大字报中写道:“是哪个牛鬼蛇神指使给外国人这种待遇?这种待遇是什么思想支配的?这是赫鲁晓夫的思想,是修正主义的思想,是剥削阶级的思想!

  这张大字报很快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批示:

  我同意这张大字报。

  外国革命专家及其孩子要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不许两样,请你们讨论一下,凡自愿的一律同样做,如何请酌定。

  毛泽东

  9月8日

  90年代阳和平在中国上大学期间,寒春夫妇就同儿子经常讨论“姓资姓社”的问题。而对于寒春同志的晚年,阳和平是这样讲述的,“我母亲在最近几十年里,经常在一种失望的情绪中度过,非常痛苦。”

  因为革命道义感召,毅然来到中国的美国核物理学家寒春,晚年为什么会感到“非常痛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如果按照陈平送钱、送美女、送房子那一套,寒春、阳早这样的外国专家还愿意过来吗?愿意过来的又是一些什么人呢?拿“中国女孩”开这种玩笑,“学伴事件”争议的余温还在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