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在中国社会文明进程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发展道路”与“选择路线”的问题,左翼代表与右翼分子之间存在分歧和争议,甚至是“水火不容”。纵观二者的问题焦点及观点,左翼代表颇有借题发挥吹毛求疵之嫌;右翼分子,摆明是强词夺理以及欲盖弥彰的态势;二者表面上是利益差别与思想差异的问题,即视角立场(perspective)、价值偏好(Value preference)、基准点(benchmark)、参照系(reference)以及主体对资源禀赋程度、技术能力或制度约束条件等客体的主观反映,实质上却是关于中国经济改革路线和方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核心事业,究竟要“走何道路”和“举什么旗”的问题。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左翼代表以及同道者,频繁提及“厉以宁”,却将“吴敬琏”置于“被忘记的角落”,结果,在中国供求市场上,前者“脍炙人口”、趋之若鹜,后者“妇孺不知”、门庭冷落。事实上,吴敬琏研究员与厉以宁教授,正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及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两位泰斗级人物,前者被美誉为“吴市场”,后者被称之为“宁股份”,二者比翼双飞、叱咤风云,共享市场化改革果实以及荣华富贵。
我最近学习了吴敬琏研究员、厉以宁教授、林毅夫无间道和周其仁同志的最新专著——《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并将吴市场和厉股份及其同道中人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观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以及左翼代表和所有的追随者。
吴市场和厉股份以及同道中人一致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出路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正是要在“供给侧改革”制度政策框架下,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打破“政府主导”的格局和转变发展方式,并形成“由市场主体投资决定的体制”以及出台“政府在税收、信贷、奖励方面帮助创新者的优惠政策,”并公开宣言:“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也被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成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众多新动能的重中之重。”
其中,吴敬琏指明:“用增强需求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效果越来越差了;创新不给力,症结在于原本的政府指导;政府不能像过去那样,什么事都管。2015年,社会各界在这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特别是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高层领导人明确了一点,就是要从供给侧去分析问题的根源,从供侧采取措施。”厉以宁宁表态:“没有合适的制度条件——由市场主体投资决定的体制以及政府在税收、信贷、奖励方面帮助创新者的优惠政策,既不可能有突破性创意,也不可能有重大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立足于价值链的高端。”一个同道中人(周其仁)认为:“经济低潮要反向思考,寻找动力和空间,过去的高位增长主要靠比较成本优势,未来的方向是控制成本和创新。”另一个同道中人(姚洋)表白:“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政治上限制很多,经济改革难以推进。我认为市场化改革已经势不可当;改革无非是做两件事,一件是破,一件是立,(而且)放开后一点都不会乱,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开放促进改革。”
在此,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值得尊敬的刘国光副院长,想起他的“卖飞机换裤子的海外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交流的时代新常态,即将俯拾即是,以及飞机是国家的,裤子产权是私有的”真知灼见及预见,还有他那令人爱莫能助的“学术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