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映西: 美联储加息不过是垂死的“间或一轮”

作者:卢映西  更新时间:2015-12-22 08:40:07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ca061a55cb637bbf4a985d9342235ac9.jpg

        零利率政策持续了将近7年之后,美联储终于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这段时间超过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经历的任何一次低利率复苏期,而且是唯一一次长期零利率。从利率走势图上看,这7年的图形就是一条死气沉沉的横线,如果当成心电图来看,象征意味就更浓了。

  对于资本主义,大致有三种看法。马克思这一派,认为资本主义得了绝症,不可救药。哈耶克那一派,认为资本主义本来健康得很,毛病都是乱吃药吃出来的。还有居中的凯恩斯,说资本主义确实有病,得治,而且能治好。正如常见的情形一样,居中的总容易占便宜,于是凯恩斯主义逐渐成了主流,他的学说发展成蔚为大观的宏观调控理论。在美国,美联储专司的货币政策就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一般来说,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两项。达成充分就业这个目标,往往需要多种宏观调控政策相配合。货币政策的角色,主要是当经济低迷、失业率上升时,美联储要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极端情况下,美联储甚至会突破经济学教科书的束缚,直接开动印钞机印钞票,即所谓的量化宽松,这是人们不久前见识过的。

  以物价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这种理论认为市场流通的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有本质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效果看,货币数量的增减肯定且唯一能改变的只是价格这种名义变量,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根据这个理论,央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数量来调控市场物价水平。不过,美联储最常用的货币政策措施是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选择设定联邦基金利率(而不是直接确定货币供给)作为操作目标,部分原因是很难准确地衡量货币供给,而利率较易掌握,且调整利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节货币供给。例如要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时,美联储的债券交易商就买入政府债券,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并降低了利率。同样,要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时,债券交易商就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减少了货币供给并提高了利率。

  但实践表明,以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方法,其理论基础和实际效果是可疑的,副作用却是肯定的。例如在量化宽松的实践中,美联储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却一直未能迎来预期中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副作用则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有表现。从微观上说,在这种银根忽松忽紧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主体不但要应付市场风险,还要应付政策风险。这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往往是不可承受之重。从宏观上说,这种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最终却经常触发了更大的经济动荡。以最近的几十年为例,80年代以后美国5轮加息都引发了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

  就1994年2月-1995年2月那一轮加息来说,直接后果是美元吸引力大增,导致全球资本向美国流动,亚洲经济大受影响,其中许多发展势头正猛的高杠杆企业遭遇灭顶之灾,最终酿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要命的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但会害人,而且会害己。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2005-2008年间美联储对联邦基金利率进行了“过山车”式的调整后,迎来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下面的利率走势图非常形象地记录了这个过程:联邦基金利率先是跳了一个高高的前空翻,然后啪的一声重重地摔到地板上,接着是长达7年死一般的寂静……

6f64e8d8bb4d26b987a1d95cdf67ff7e.jpg

  货币政策的实际运作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奇葩。一般人顾名思义,会以为物价稳定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为零,但欧美央行目前的政策目标却都是通货膨胀率为2%。这是为什么?如果去翻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就算翻烂了也不得要领。原来,这个奇葩的奥秘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搞清楚。

  这里要用到马克思揭示的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要注意的是,在现实中,这一规律的表现不是利润率的直线下降,而是随着经济周期以时隐时现的方式表现出来。具体地说,在经济繁荣期,利润率下降趋势不明显,甚至可能会短期上升;在经济衰退期,利润率下降趋势就会特别明显,如果这个趋势不转变,必将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平均利润率水平还与一般物价水平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与一般物价水平基本同步。相对于利润率,物价水平更容易观察和比较,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物价变动趋势大致估计利润率的走势。为什么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紧张地对抗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反映的是利润率下降。为什么这些国家都想用货币政策人为地维持温和的通胀率?因为在目前的制度条件下,唯有物价的温和上涨才能抵消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影响。

  当然,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并不懂得上述道理,那2%的通胀目标大概是他们的政策制定者凭直觉估摸出来的。这显然不是科学的解决办法,只是把今天的问题推到将来的权宜之计而已。要知道,今天1元钱能买的东西,按每年2%的通胀率计算,500年后要将近20000元才能买到!但现在各国的顶层精英们,能做到不让经济危机在自己任内爆发就不错了,哪顾得到500年以后的事情!

  就是眼前刚发生美联储加息,也充分反映了美国货币当局忐忑不安的心情。加息之前,美国的就业状况良好,失业率仅5%。剔除了能源与食品的核心CPI同比增长2%,刚刚达标,但CPI增幅却低至0.5%,通缩威胁远未解除。以过去的理论和经验看,是根本不需要甚至是不应该加息的。但他们还是加了,大概是再也忍受不了长期零利率带来的心理压力了。连零利率的始作俑者伯南克都出来说:“这一政策的时长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是啊,7年了,再不动一下,怎能证明美国经济还没死?

  对于处于行尸走肉状态的人,鲁迅先生有过一句经典的描写:“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如今,要想见识一下垂死的资本主义是什么模样,大家都来围观美联储的“间或一轮”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