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粮食又增产,何以危机重重

作者:蒋高明  更新时间:2015-08-02 10:36:32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26906f8f9880c414d0961d3dcb3cb7c0.jpg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4106.6万吨(2821.3亿斤),较2014年增长3.3%。至此,我国夏粮实现了“十二连丰”。

  然而,在连年丰收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和库存也保持着同步多增态势,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库存升至近年历史高点。

  我国粮食正遭遇产量多、进口多、库存多“三多并存”新课题。可是“三多并存”背后掩盖的是农民收入低、生态破坏严重和粮食主权丧失的危机。山东农民种地成本每亩580元,收入只有500-600元,相比之下,孟山都一季的销售额可达40亿美元,毛利竟达25亿美元。要摆脱孟山都、摆脱转基因的魔爪,只有通过合作化改善水利设施,综合利用秸秆和有机肥以发展生态农业。

  正文:

  一、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国情

 

  近几年,笔者到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广东、海南等地实地考察后,我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非常担忧,甚至心焦。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中,有50%的省份粮食不足。其中海南、青海、福建、浙江、上海、北京等等自足率只有12%-56%,而甘肃、宁夏、江苏、湖南、四川等刚好够用(自给率102%-107%),几乎无粮可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危机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目前的中国,在粮食生产与消费上,存在下列现实问题:

  一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咱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50%。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们的18倍,印度是我们的20倍。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排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目前中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突出。

  二是农民逐步失去种粮积极性。

  农民种地成本高,而粮食价格低廉。以山东农村种植小麦玉米为例,化肥、农药、除草剂、机耕、浇水、收获、种子等种地成本每亩580元,山东中产田小麦玉米大约都是800-900斤/亩(不计人工成本)。如遇天旱、化肥、农药、地膜涨价,收入只有500-600元。山东一带种两季只收一季,远不如出去打工一个月挣得多,而据袁隆平测算,湖南一带农民种水稻的净收入只有四五元!上世纪70年代,山东一带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即突破1000斤/亩,可收入人民币200元。那时候的200元人民币若以黄金购买力计算,值今天的2.7万元!

  三是地力下降。

  由于种地不挣钱,农民就不好好伺候土地。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被无情抛弃,转而依赖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造成地力严重下降。农田、果园、菜园大量使用农药,农田里到处充满杀机,害虫越杀越多,益虫益鸟越来越少。由于地力下降,我国粮食单产最近8年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40%,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19公斤,每公斤化肥生产效率正以少产1公斤粮食的速度下降。这一趋势正说明,中国耕地不是缺化肥,而是缺有机肥和土壤生物多样性。

  四是耕地撂荒,种植面积无法保证

  由于粮食便宜,即使产量提高,也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聪明的江南农民已经让土地撂荒,够自己吃就行,没有心思为城里人生产粮食。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广东、四川等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另外,全国各地大搞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开发,屡屡冲击18亿亩耕地红线。地方政府以“占补平衡”名义占用良田,但换回来的几乎都是劣质农田,这使有效的粮食播种面积大打折扣。

  五是粮食进口对中国农业生产冲击很大。

  一方面农民种地积极性下降,粮食生产能力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大量进口粮食与油料作物。2014年,我国从美国、巴西等国家进口了7250万吨粮食,包括大豆、大麦和高粱。其实,我们的粮食安全底线早在2011年就已突破。进口的粮食,加上进口油料作物和油料折合粮食,共高达1.39亿吨,占当年中国消耗量的19.2%,大大超越了10%的安全警戒线。粮食大量进口与官方宣称的粮食“十一连增”不是相吻合的。

  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靠吃毛泽东时代的老本过日子。

  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到目前,水利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现象非常严重,又缺少维护和修建,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已无法发挥应有的抗旱、排洪和灌溉功能。据水利部门调查,全国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率仅70%,骨干工程完好率仅50%,骨干渠道病险段达30%,斗渠以上的闸涵桥等建筑物完好率仅50.1%,大中型排灌泵站完好率不足60%。导致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每年减少300万亩。

  七是粮食大量浪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粮食与副食品价格与其价值严重脱钩,再加上长期以来农业重数量,轻质量,农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廉价的食品逐步与垃圾联系在一起,浪费了也不心疼。中国2007至2008年一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分别是:800万吨和300万吨。有人依据餐饮浪费的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综合推算,中国消费者仅在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就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有专家预算,如果加上集体食堂浪费、个人和家庭的食物浪费以及粮食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浪费等,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估计可养活25到3亿人!从这层意义上看,我们大量进口的粮食,在餐桌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垃圾,这样的现象真令人触目惊心。

  二、转基因农业的风险

 

  我国当前的农业基本上是一盘散沙,是在吃过去的老本。粮食危机正如冰山下的一角,徐徐袭来。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个危机呢?不少专家和企业都在呼吁搞转基因,只有一少部分人像笔者这样建议搞生态农业。到底哪条道路才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光明道路?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贸然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将会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粮食战略带来极大的危险。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高科技,作为科研力量储备,我们应当大力支持对它的研究。但若要将其应用于人命攸关的粮食生产,就一定要慎之又慎。过去20多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尽管许多专家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但他们并不能确定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事实上,由于人类认识的相对性,在食物中使用某种技术的效果如何,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得清楚。而在此之前,任何对其安全性的承诺或担保,都是极度不负责任的。例如,苏丹红最早被誉为人类的新发明,但现在向食品里添加苏丹红是犯罪行为,而家喻户晓的三聚氰胺刚是作为科技进步二等奖流向社会的,直到数千名孩子的生命健康受到致命影响时,人们才认识了这个杀人的化学名字。尽管人类科技发展迅速,但人类对基因的掌控力还远远达不到随心所欲的地步。轻易地将不同源的基因整合在一起,是否会带来严重后果,尚需要长时间的检验。这不是由几期动物实验的结果就可以轻易下结论的。至今孟山都公司从未提出任何人体食用转基因食品无害的直接证据。我们知道,新药研发尚且需四期的临床人体试验,而转基因食品却因一句轻飘飘的“国际规定,食品不必进行人体试验”或“实质等同”而轻松过关,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二)转基因与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由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危及到整个系统。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将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场灾难。

  首先,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方面,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危害。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更严重的是,在种植具有抗虫和抗病类的转基因作物时,人们便会更加毫无顾忌地使用除草剂、杀虫剂,从而将转基因作物以外的物种一概杀灭,从而造成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失衡。另一方面,用转基因作物抗草、抗虫容易引发目标杂草、目标害虫的变异,从而产生更加难以清除的“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如此一来,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其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肥力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在影响土壤肥力的诸多因素中,土壤微生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土壤活性的具体体现。土壤微生物在有机质形成和降解、营养物质的矿化与固定、土壤结构的改善、植物病理的调控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种植转Bt基因作物后,土壤中一些功能性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下降。在我国种植转基因抗虫棉10年的土壤里,固氮菌的数量显著降低,对照为17%,转基因棉为11%,下降了35%左右。另外,种植转基因作物还对土壤动物群落发生影响,造成土壤动物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所有这一些,都对土壤肥料产生重大的影响。

  最后,对水环境的影响。2010年9月,美国科学家发表于权威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发现,美国中西部玉米带周边很多河流都受到转基因玉米毒蛋白的污染。

  转基因农作物另一最大用途是杂草防治。抗除草剂作物的最大问题是草甘膦残留问题,这样的食物安全吗?2012年9月21日,法国凯恩大学通过为期两年对200只实验鼠进行试验,发现用抗草甘膦玉米NK603,容易患肿瘤及内脏损伤。

  转基因对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了医学机构的注意。早在

  2009年,美国环境医学科学院就正式宣布:转基因食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该院就发表研究报吿称:“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食用转基因食品有严重损害健康的风险,包括不育、免疫问题、加速老化、胰岛素的调节和主要脏腑及胃肠系统的改变”。

 

  (三)转基因与粮食战略

  除了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外,大面积推广转基因作物——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控制的转基因作物——将会对中国粮食生产主权乃至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控制不好,将动摇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

  不妨以阿根廷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1996年以前,阿根廷传统农业还有很大优势,粮食安全基本能够保障,无需政府进行农业补贴。然而,转基因大豆引入该国后,传统农业几乎毁于一旦。小扁豆、豌豆、绿豆等种植田地几乎全部被转基因大豆占据。2002年,孟山都转基因大豆占据了阿根廷大豆总种植量的99%。由于盲目实行“拿来主义”,阿根廷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研发,当发现本国粮食安全根本已被转基因大豆动摇后,想放弃转基因作物却为时已晚。一家转基因跨国公司造成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主权丧失,这并不是耸人听闻,阿根廷已是明证。

  在成功征服阿根廷、巴西以后,转基因巨头开始全面进军中国农业,因为中国市场存在巨额商业利益。美国农业部计划以孟山都、杜邦等生物公司为先遣部队,在中国进行攻关活动,推销其转基因产品。他们鼓吹“抗农达2号”可提高产量最高达11%,借此诱惑中国相关部门官员。2009年第二季度,孟山都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达到40.35亿美元,同比增长8%。而毛利润竟达2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

  大量转基因种子入侵中国,造成本土农业重创。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出口第一市场。据中华油脂网数据,200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154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1%,2014年这一数据更新为进口7140万吨大豆。而本土大豆却却以较高价格被美国、韩国等国家购买去。2009年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价格竟低于种植成本,40%的大豆销售不出去;黑龙江68家大豆加工企业全部停工;哈尔滨超市中卖的几乎全部为转基因大豆制品。中国人以吃素为主,从古到今以大豆为主的植物蛋白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如今中国餐桌上80%以上的植物蛋白、大豆油或以豆粕为饲料的动物蛋白均为转基因的,其对国民健康的影响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旦美国从终端控制了中国大宗粮食的消费,中国将会丧失话语权。中国引进的转基因种子因为不能留种,每年必须从他们那里进口。然而,转基因巨头的目标并不在种子本身,中国18亿亩基本农田,足够让他们的神经兴奋起来。只要每公斤种子加上几元钱,那么,转基因巨头就可从中国获得数亿美元的利润,而其相关的化学产品、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也会接踵而至。

  三、生态农业才更适合中国国情

 

  许多农业专家指出,转基因并不能提高粮食产量,却能带来无限大的风险。中国有更好的出路可走。我们不该用打碎自己的金饭碗、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换回一个随时会破的泥饭碗。

  以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转基因作物的方法是为了适合美国那样人少地多、大规模生产、大面积杀虫除草的国情开发出来的,而中国的国情与美国完全不同,人多地少,自然经济,更适合采用生态农业的方法来运作。

  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分析,我国现有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在自主技术下,至少10-20年内粮食完全够用,而且只要进一步完善生产关系,拿出推广转基因研发十分之一的经费用于改善多年废置的水利设施,中国的粮食产量完全可以再增长一大截,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他以河北东关县古树于合作社为例,通过平整土地和合作化规模经营,在国家没投一分钱的情况下,使农产品产量提高了30%!这样做,低成本、无风险,粮食命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根本没必要急于大规模推广风险极大、成本极高的转基因农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正确出路,这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总结人类几十年来农业发展道路得出的经验。搞生态农业不仅不会饿死人,相反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其道理如下:

  一是秸秆变成了可食热量。中国18亿农田里除了产出6.07亿吨粮食外,还产生约7亿吨秸秆。中国7亿吨秸秆,其实就是巨大的“粮食仓”、“肥料厂”和“能源库”,我们称之为FFE, 即食物(food)、fertilizer(肥料)、energy(能源)。根据我们的实测数据估算,每7斤秸秆饲料配合一定的精饲料,可以转化为1斤活牛重。国务院要求力争到2015年,中国秸秆实现80%的综合利用。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就相当于增加了8000万吨牛肉,或相当于粮食增产40%。有机质还田还能够养地并固碳,可杜绝秸秆焚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因此,秸秆综合利用才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突破口。

  二是将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田。“用地养地”就需要有机肥,在现有的光照、雨热、水利、机械、电力条件下,我国许多地方的中(低)产田可变高产田,前提是需要大量的有机肥(含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工厂化禽猪粪除外)。牛是名副其实的“造粪机器”。每生产1吨牛肉约生产16.7吨牛粪,我国18亿农田可产近17亿吨的有机肥。在山东平邑县弘毅生态农场,我们经过9年有机肥还田,在坚持“六不用”(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前提下,该农场已成功将低产田(600公斤/亩, 玉米小麦周年产量)改造成吨粮田(1250公斤/亩),充分显示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强大威力。

  生态循环农业的粮食生产潜力巨大,中国未来农业的出路在于生态农业。

  (来源:战略与管理,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