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午
一场未遂的刺杀,让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大幅攀升,共和党顺势正式提名特朗普为党内总统候选人。
紧接着,特朗普宣布选择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詹姆斯·戴维·万斯(J.D. Vance)作为其副总统候选人参加今年的美国大选。
万斯是妥妥“80后”。公开资料显示,万斯1984年8月2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南部米德尔敦的一个贫困工人家庭,曾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后来成为一名律师和风险投资家。
2016年,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的第二天,万斯的著作《乡下人的悲歌》突然冲上亚马逊销售总榜第一名,《纽约时报》等媒体对这本书的推荐语是:“读懂特朗普为什么能赢”。
1984年,曾担任卡特副手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沃尔特·蒙代尔在与里根辩论时,首次用到了铁锈地带(Rust Belt)这个词。
上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全球化的推进,美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也为了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提供地,开始大规模对外转移制造业。新兴市场对美国五大湖流域的传统制造业构成了强劲的竞争力,工厂开始大面积“生锈”,工人开始大批失业,人口大量外迁。
万斯成长的年代,正是铁锈地带的制造业在资本全球化的冲击下,不断走向衰落的年代。《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以万斯的亲身经历,描述了铁锈地带特别是伊利诺伊州和俄亥俄州工人阶级的艰难生活。
在美国,Hillbilly是一个带有较强贬义色彩的词汇,字面意思是“乡巴佬”,这里指的是底层白人、“白渣”,Elegy则是挽歌的意思。
万斯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边远落后的小镇。他的母亲在高中时意外怀上了他,他小时候几乎没有接触过他的亲生父亲,而是跟着不断结婚又不断离婚的母亲长大。
“遇人不淑”的万斯母亲结了四五次婚,却没有遇到一个负起码责任的男人,以至于只能靠酗酒嗑药麻痹自己。
万斯的继父们是铁锈带白种男人的普遍状态。万斯在书里描述这些底层白人领着政府救济,成天骂骂咧咧拒绝工作,酗酒度日;醉酒之后打老婆骂孩子,最后抛妻弃子。
不过万斯认为,这些底层白人,比起黑人和西裔人群并不是最穷的。尽管工厂倒闭,但这些人并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他们不愿意去找;他们固执地认为是世界亏欠了自己。
所以,万斯得出了他的结论:穷是个问题,但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根本在于白渣们那种消极沉沦的态度。
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万斯刚刚31岁,事业有成。
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与绝大多数只能困顿于美国社会底层的白人青年不同的是,万斯靠着个人奋斗成了少数逃脱阶层固化宿命、实现“阶层跃迁”的幸运儿。
万斯认为,他在高中毕业后进入海军陆战队实现了灵魂救赎,魔鬼般的训练让他对“全力以赴”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走出军营后,22岁的万斯考入了俄亥俄州立大学,过着同时打三份工的勤工俭学生活。四年后,万斯考入耶鲁法学院,毕业后成为大律师行的一名律师。
尽管母亲很不“给力”,但万斯却很感恩陪伴他长大、被他称作“阿嬷”的外婆。外婆带着他看《终结者2》,在外婆眼中,阿诺德 ·施瓦辛格代表了美国梦,而万斯把这部电影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比喻。
尽管《乡下人的悲歌》一书对铁锈带的社会现象描述非常真切,但作者的反思却非常粗浅。
该书绝大部分文字都只是在描述铁锈带表象,却没有深入思考“生锈”的原因,不过是在用统治阶级灌输给他的美国梦和成功学滤镜,带着鄙夷的眼光审视那些铁锈带的底层白人们。
二战之后的美国,因为地理原因免于了战火的波及,成了全球的产业中心,那个年代只要勉强还能干活的劳动力,都能实现中产的梦想,那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黄金时期。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无可避免,滞涨危机很快再次来临,资本全球化由此开启。所以,铁锈带的工人阶级无论怎么改变“态度”,都无可避免地来自新兴市场廉价劳动力的残酷竞争。
残酷竞争摧毁了美国底层工人阶级的“美国梦”,让他们变得“消极沉沦”,罪魁祸首是那些贪得无厌、产业外迁的资本家。而万斯与其他的鸡汤作家一样,不去谴责资本主义制度,反而搞起了受害者有罪论,谴责起了美国的底层工人,认为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奋斗。
不过,也正是这样“政治正确”的立场和态度,才能让万斯的书获得《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大力推荐,进而帮助他成长为美国政坛的一颗新星。
1970-80年代,美国社会的失业率逐渐攀升,从1969年12月的3.5%迅速攀升至1980年3月的10%,此后经常维持在8%以上,甚至多次达到两位数。
与之同时,是高通胀背景下,工人工资水平的停滞增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从1973年至2016年,如果剔除通货胀因素,美国工人实际收入年均增率,仅有0.2%。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绝大多数的美国底层工人还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吗?来自富人阶层的鄙视以及成功学PUA的反噬,只会倒逼奋斗无望的铁锈带底层白人躺平摆烂、消极沉沦。
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万斯,更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儿。
与很多人被媒体灌输的直观印象不同的是,美国的教育是严重两极分化的——平民家庭被灌输“快乐教育”的理念,而精英阶层则是典型的“精英教育”。
不同阶级,享受的教育资源存在着巨大差异。上层阶级,对子女是施行私立贵族式精英教育;中层阶级,对子女是最低也是实现高水平公立学校教育;底层的阶级,他们的选择常常是当地普通的公立学校。
这样的现象,在铁锈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优质的教育资源首先被吸纳到私立贵族学校,其次是那些发达地区的高水平公立学校。而铁锈带的公立学校,没有合格的教师、校风极差——所以万斯的母亲才会在高中怀孕,生下万斯。
或许万斯的确比一般人更坚毅也更聪明,但万斯儿时的同龄人绝大多数却不可能像他一样“幸运”。
显然,万斯的“伤痕文学”并不能为铁锈带的底层白人指出一条真正的出路。
接受“美国梦”洗礼的万斯,在特朗普当选时,一度还是特朗普的坚定反对者,称特朗普是“美国的希特勒”和“文化海洛因”。
然而,当他准备涉足政坛时,很快发现支持特朗普的主张才是自己这样一个“政治素人”快速升迁的正确选择。
从2018年起,万斯开始公开支持特朗普,称特朗普是“美国少数几个认识到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肯塔基州东部等大片地区存在挫败感的政治领导人之一”,全面支持特朗普的外交、贸易及限制移民等保守主义政策,鼓吹“美国优先”,将美国底层白人遭遇的苦难怪罪于其他国度的工人阶级。
2023年,39岁的“政治素人”万斯,在特朗普的支持下,当选俄亥俄州参议员,成为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坚定捍卫者。
万斯成为特朗普的副总统的人选,无疑为保守派注入了年轻的力量,这既是特朗普的主动选择,也是全球危机和冲突全面爆发前夜,美国社会急剧右转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