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方: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但蜷缩在棺材房里的20万香港贫困人口怎么整?

作者:行走与歌唱    更新时间:2019-08-02 08:25:09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b7f266d470470b7617c7c3f58416ebbf.jpg

  去年看过一部港片《一念无明》,这是一部小成本文艺片,获奖无数,确实也蛮好看的。本文并不打算写成一篇《一念无明》的影评,只想从片中所反映的一部分港人的居住条件谈起。

  余文乐扮演的躁郁症患者从医院出来后,被曾志伟扮演的父亲接回家里居住,这位父亲以前是一位跑香港和内地的货车司机。所谓家,是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父子二人住一个比火车卧铺宽不了多少的上下铺,这就占了房间大概三分之一的面积,还有三分之一摆放生活用品,剩下的可供活动的空间容不下两个人擦身而过。

  请看下面的这张电影海报,上面有关于电影本身的信息,还能看到俯拍的房间全景。估算一下的话,房间面积也就五六平方米吧。

758d4e26ecbfbacccc689aa9a163a6d3.jpg

  在这样的空间里长期居住,我想正常人也会得躁郁症的。已经得了躁郁症的“余文乐”,就算没有其他原因,病情也会加重的吧。

  香港人住得差是大家都知道的,据说七八十平米的房子在香港就算豪宅了。但有一批处于社会底层的香港人,其居住条件之差,差到令人难以想象。

  我对香港没那么熟悉,这些方面的信息也是从网络上得到的。《一念无明》中那对父子所住的,是香港人所说的“劏房”。 劏是分割的意思,就是把一间正常的公寓房分割成若干小间,对外出租,相当于我们平时常听说的群租房。劏房一般小于八平米,把所有的生活功能都挤在一起,厨房和厕所连在一块,灶台案板紧挨着马桶。

  拍完《一念无明》,曾志伟对媒体说过,住在劏房里,怎样豁达的人慢慢都会受不了,(戏里)我已经很幸运,房间有窗,很多房连窗都没有。

  劏房还不是最差的,更差的还有棺材房。棺材房相当于把劏房进一步纵向分割,像火车卧铺那样隔出一块一块的狭小空间,真就像棺材一样。棺材房每个的面积大约在1.5平米,人在里面只能躺着,所有的生活都在床上进行。

c431cda227dbab1ac3a51da1a94ae3e5.jpg

57e43df7fe0d2404c8e0d7b67a0b31c0.jpg

  这还不算完,还有更差,那就是笼屋了。笼屋的结构跟棺材房差不多,区别就是笼屋是用铁笼子隔成的。这就不单单是居住条件的问题了,而且是对最基本的人的尊严的侮辱——只有鸡鸭鹅狗什么的才用笼子装。有些香港人,在笼屋里一住就是几十年。

b5d517610c9886f7e4a04b7a8aa99c93.jpg

  网上的说法是,香港有20多万人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四五万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不知道小康生活在居住条件方面有没有具体且明确的标准,但这些住棺材房的香港人的生活水平,不要说小康了,毫无疑问是处于绝对贫困之中的。

  类似的居住条件在内地也不是没有。在贫困的农村,家徒四壁者至今仍有人在。但是,最偏远的农村里最穷的人,住得也要比棺材房里的香港人“好”一些,至少空间开阔啊。

  在城市,我们能联想起来能够与棺材房类比的,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面的那种大杂院,是棚户区。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那种居住条件基本上已经被消灭了。通过拆迁、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力量,原本住得很差的那批人,不但改善了居住条件,还有不少人通过拆迁补偿变成了有钱人。尚未完成的部分,仍在继续。

82733b84402dad19288d9d171a292808.jpg

  其他尚未摆脱贫困,还没能在居住条件上得到改善的人群,目前是精准扶贫工程的帮扶对象。各级基层干部在下大力气(方法是不是对路是另外的问题)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为2020年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奔忙。实在太贫困的,就异地搬迁,搬迁安置点的房子修得都不错。

  中国的体制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说了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那就一定会实现。对此我是毫不怀疑的。  不过,问题来了。香港的穷人怎么办?

  有两个疑问。首先,我怀疑国家在统计贫困人口时,有没有把蜷缩在棺材房里面的那些香港人算进去。其次,我们的口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个目标是否把香港覆盖在内了?

3fb19b74d4cf734e6ce38885e0aa0a06.jpg

  在香港,没有党的干部在落实精准扶贫,没有一对一帮扶,为穷人量身打造脱贫方式,更不要说建好安置点给他们搬迁了。

  香港的穷人可以申请政府提供的公屋,但公屋供应量少,等候时间漫长,据说至少要四五年。我们做了一个乐观的假设,就算这些人全部都已经在名单上排队等候了,那么到2020年,也还会有为数不少的香港底层人仍然呆在棺材房里。

  也就是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要被香港拖了后腿的。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但可能得漏掉住在棺材房里的20万香港穷人。

  这倒是符合“两制”的预设,内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在奔小康的路上落后了的人,有人拉一把,香港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全凭自己,穷到住棺材房也是活该。然而,我们现在面临“一国”认同的危机,有些香港人缺乏国家认同,有“毒”的倾向。

  霍启刚,就是郭晶晶嫁的那个香港“万元户”,到北京参加两会了,他在会上对媒体说,“极小部分人的行为,并不代表广大的香港青年人。大部分香港青年还是爱国的,想让香港好、国家好。”

  霍启刚在香港住多大的房子啊?霍家在回归以来得了多少好处啊?他说爱国,我是信的。可是那些正在棺材房里成长的孩子们呢,看到内地人一起奔小康但没人管他,会对国家生出感情,会变成爱国者吗?我对此是高度怀疑的。

  我搜了一下两会香港代表团的提案和公开发布的意见,在扶贫攻坚战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没有人提到香港的贫困问题。于是,香港的贫民窟成了社会主义阳光照不到的死角。这是不应该的。

  “两制”是“一国”下的“两制”,“一国”的地位是高于“两制”的。在“一国”认同面临危机的时候,肯定要优先解决,哪怕影响到“两制”,也要保“一国”。

  就算从功利性的目的出发,为了应对香港存在的“毒”的倾向,也应该让社会主义的阳光普照香港。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医治一切疑难杂症的良药,如果香港回归后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香港的穷苦百姓喜迁新居,我就不信“毒”能在香港掀起风浪来。

  改革的力度这么大,涉及香港的问题也该有些改革动作了。否则,到了2020年如何宣布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呢?那岂不是一巴掌扇在了“一国”的脸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