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那一支难忘的歌

作者:记者靳昊 徐丹鹿 王清彬 孙晶晶  更新时间:2019-06-12 09:44:05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1.jpg

6月11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举行。新华社记者 周密摄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编者按:85年前,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集结出发,开启了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逐梦前行。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记者们再次踏上长征路途,追忆长征的峥嵘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从今天起,本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专栏推出系列报道,追寻革命初心,讲述长征故事,激发奋斗精神。

  “晚霞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唱的是咱长征源,当年送走我的红军哥哥。”

  唱到这里,余玉兰哽咽了,她想到了自己的爷爷。1934年10月,余玉兰的奶奶怀孕仅两个多月,她的爷爷余世茂就从于都河畔踏上了长征路。一别故土20多年,从此音讯全无。直到20世纪50年代,她们一家才收到一张爷爷的烈士证,上面写着5个字——“北上无音讯”。

  余玉兰的爱人钟建平也是红军后代。1933年的一天,钟建平的爷爷钟南斗和兄弟钟灶秀两人一同去于都城卖柴,路上遇到了红军的宣传队。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他们兄弟俩便一起加入了红军。和余世茂一样,他们也是从于都河畔出发,最后长眠在长征路上。

  余玉兰夫妻俩如今都是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的领唱。作为这个业余合唱团的成员,他们9年来赴全国各地进行了300多场义务演出。每到一处红军长征经过地,他们都会去看一下当地的烈士纪念碑,他们想找到自己爷爷的名字,想知道他们到底牺牲于何时、埋葬在何地,可是一直未能如愿。同他们一样,合唱团的成员基本都是红军后代,大部分都有亲人牺牲在长征路上,长眠于雪山草地。

  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在苏区时期,25.5万人口的于都有超过10万人支前参战,有67709人参加红军,为革命牺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8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人。渡过于都河后,许多人再也没能回到这片他们挚爱的红土地。

  长征第一渡——于都县城东门渡口,1934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从这里踏上浮桥,开始了战略转移的征程。

  6月的于都河(贡江),水深流急,江水向前奔腾而去。“长征渡口”,杨成武将军的题字镌刻在渡口旁的石碑上,一些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长征组歌》中的这首《告别》,是余玉兰夫妻俩在合唱团里唱得最多的歌。

  当年,为了让红军顺利渡过于都河,沿岸群众拿出了家中的木材,捐出了门板、床板、房梁,最终在30公里的河段上架起了浮桥。“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在得知一位七旬老人将棺木捐给红军后,周恩来发出这样的感慨。最终,于都儿女保守住了红军渡江的秘密,8万余名中央红军不露痕迹地渡过了于都河。此外,为了支援红军,于都人民短短数月内就筹集了草鞋8400双、菜干150担、钱62500元、粮食8万担……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记者见到了90岁高龄的温来发老人。父亲当年长征时,她还不到6岁,当时她的妈妈正在红军的兵工厂工作。年轻的爸爸把妈妈支回老家接孩子,没想到妈妈回来后,发现丈夫早已没了踪影。“同志嫂,不要去找了,已经转移了。”老表的一番话,让温来发的妈妈一下子晕倒在地。从此,妻子再也没有见到丈夫,女儿再也没有见到父亲。

  温来发说,每次来到纪念馆,就会想起自己的爸爸,就会禁不住地流泪。

  “爸爸是当红军哟,任务是打敌人哟,打开哟天下哟,人们是更享福哟……”这首苏区时期的儿歌,温来发如今唱起来依然那么动听。

  (本报赣州6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靳昊 徐丹鹿 王清彬 孙晶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