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
学生缺乏足够的学科情感体验
记者:今天的教育与往日不同,我们看到了许多新的教育动向,比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语文学科教育,这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怎样的启示?
张斌平:从过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流行到最近的“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些社会流行的口号,或者叫非教育专业的口号反映了社会变迁在教育改革上留下的深刻烙印,但这些口号不应该是教育工作者遵从的原则,而应该是教育同仁们警惕教育偏颇的清醒剂。
这些年教育改革,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回应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文素养提升的期待。然而,新的担忧又出现了,有人担心这样的变化会削弱我们国家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在我看来,理工科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教育改革绝不是为了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在人文社科教育教学中,要强化逻辑训练、辩证思维,增强理性批判意识的培养。在理工科的教育当中,要强化语言的推敲,增加哲学的思辨,历史的贯通,社会的实用。目前我们所担忧的人才培养上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偏重理科还是倾向文科的问题,关键在于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的断裂问题,根本在于破除教育中的短视、功利性做法。
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还没有充分唤醒知识的魅力,学生们还缺乏足够的学科情感的美好体验,难以形成学科能力,难以积累综合素养。
中学要促进学生文理兼通的意识
记者:现实中,该如何推动文理学科教育平衡,实现“全人”理想?
张斌平:学者葛兆光在提到人文学科专业能力的时候,提出几个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对文献的鉴别和考据能力、分析和批判能力等。他认为这些能力是作为人文学科专业训练的必备本领。
清华大学物理学院朱邦芬院士在讲物理学基础教育领域杰出人才培养的时候讲了三个条件: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能力。我想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杰出的理科人才一样需要分析批判能力,需要对材料文献的鉴别,也需要强大的语言能力,而优秀的人文社科人才一样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能力。
中学开展人文社科教育,要坚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人文社科专业素养的提升并举。学生只有在兴趣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积淀具有各个学科特点的素养文化。人文社科研学交流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学生文理兼通的意识,促进在中学阶段文理学科教育的平衡,促进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连通。
在中学开展人文社科教育,不应该是大学课程的简单下移,应该是具有中学教育特点的合作开发课程。例如,我们邀请在学校上课的高校专家一起策划开发“史料研读”课程,这些课程既不属于大学课程,也不属于一般的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应该类似新课程标准的选修二系列当中的课程。高三不仅是应考的年级,也是高中与高校教育的衔接之年,高三教育常态化便于与高校衔接。我们努力让高三的学生一样上选修课,一样跟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综合能力的拓展,不希望高三成为应试教育的封闭的堡垒。
(本报记者 靳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