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屡禁不止 扶贫沦为扶贪

作者:龙七公 - 兰江 传媒人  更新时间:2018-10-22 11:16:06  来源:东网新闻  责任编辑:石头

  10月22日(一)

  中央要求两年后全国脱贫,各地纷纷加大扶贫力度,其中问责扶贫不力方式,竟然是“罚买香烟或等价安全食品”,如此怪异另类问责方式,折射出内地扶贫领域依然乱象丛生。贵州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两名基层工作人员最近因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不力,被镇政府“问责处分”,分别被罚购买十至二十条“蓝黄香烟”或等价安全食品,上缴扶贫办公室。舆论纷纷质疑,被问责人购买的香烟和食品,事后仍会被商铺低价回收。当地官员解释,会以发香烟和食品等方式把群众召集起来,以此拉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内地针对一般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问责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也就是说,无论是依据相关党纪还是国法,“罚香烟、罚食品”事实上都没有合法依据。而且被罚买的香烟食品等同罚没物品,不仅有可能违法自罚自用,即使直接用于“慰问老百姓”,也有违“罚没财物不得私用”的国家规定。

  用罚款买烟酒食品讨好民众,难道当地政府扶贫资金不足?其实不是,据报道,贵州省日前曾召开闲置扶贫资金整改工作现场会,其中披露今年以来盘活使用闲置资金近四亿元人民币,拨付资金到位整改逾六亿元,而早前贵州也曾通报十一宗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典型问题,包括基层官员截留挪用、虚列花名册贪污等,可见贵州有大量扶贫资金一直未用于扶贫。

  近年来,中国的扶贫已从粗放扶贫全面转向精准扶贫,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把每一分钱花在最急需的地方,而腐败与造假造成了大量扶贫资金的损失浪费。国家审计署于今年初发布的公告显示,过去两年,扶贫领域的问题资金多达七十亿元。

  扶贫乱象屡禁不止,媒体曝光的案例举不胜举,包括“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给贫困户买新衣、刷墙只为看着好看;对口扶贫点“愈富愈帮”;有人“被贫困”,有人“被脱贫”,扶贫款挪作他用;该扶的没扶,不该扶的扶了;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扶贫款装入个人腰包等等。

  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扶贫走过场,部分官员为了政绩,大推各类扶贫项目,导致项目投标管理混乱,不法公司大量投得扶贫工程,通过分判从中获取暴利。另有扶贫工程未经科学论证便强行推出,结果造成扶贫款大量浪费,获扶助的贫民继续贫穷。

  而输血式扶贫使民众形成惯性,等靠扶贫救济,为了迎接检查,有的村制作大型标识牌、宣传牌,花费数万元;还有的村子,贫困户家不好看就给买新的衣服被褥,再花钱把房子内外粉刷一遍,而实际问题并未解决,最终导致扶贫项目变成形象工程。

  最可笑的是,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争当贫困户现象,一些大型国企部门的对口扶贫点,村民已住上别墅,可为了打造“亮点工程”,仍有大把资金支持村建设,而同乡有的贫困村,至今路还没修通。有些县医院的门诊大厅挂着一个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贫困户优先,贫困户看病可以先就医,后付款”,可是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却看不起病。有一些地区,实际贫困发生率远低于政策规定,只好将部分非贫困户强拉进贫困户行列,以致一名非贫困家庭的小学生的作文题目是“长大了,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贫困户”。

  内地改革开放四十年,扶贫政策也推行了四十年,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应不下万亿元,但由于各地普遍造假,结果导致有些地方愈扶愈贫,大量扶贫资金被并不贫困的人鹊巢鸠占,真正贫困的人口得不到应有救助。原本是一项惠民生的德政,却被各级贪官搞成失民心的败政,扶贫沦为扶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