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回答“是什么”,而且要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办”。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人才论坛】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中国要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工程来努力推进,要把人才培养的重心前移,关注发展创新导向的基础教育,从而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发的健康起点。
告别学科成绩的虚假繁荣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奥数热”“竞赛热”不仅加重了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还扼杀了许多孩子的创造性。基础教育阶段简单粗暴的知识灌输和疯狂刷题,获得的只是学科成绩的虚假繁荣,失去的是影响国家和民族科技创新的人才储备。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创新导向的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绝不亚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更是基础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以创新导向来引领基础教育发展,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综合施策。
培养一批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种态势,即专业化和综合化,培养能够打破学科壁垒、职业壁垒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势所趋。培养此类人才绝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从基础教育着手,建议积极开发学科交叉型课程,为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起源于美国的STEM教育就是学科交叉型教学的典范。它并非学科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等学科组合形成有机整体,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当鼓励和支持STEM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传统的模块化、割裂式课程框架。2018年我国启动了“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在国家层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批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是困扰我国科技发展的难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教育环节中“重理论、轻实践”有关。很多孩子做起试卷来表现不错,但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不知从何下手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其实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短缺。
推广运用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回答“是什么”,而且要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办”这个问题。发展项目式教学是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它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项目研究、项目实施的基本方法,突出主题式教学,通过某一主题将相关知识串联,同时又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分析、探究、方案设计及执行等过程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大力发展创新导向的基础教育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仅需要在实验室中能潜心搞科研的人,还需要一大批能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家。他们除了要有跨学科的专业积累、优异的创新精神、扎实的实践能力,还要有开放的视野、开阔的思路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而这些仅仅通过书本和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
要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融入开放性的体验式教学,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型企业家做准备。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培养科技型企业家的一种有益方式。
在欧美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场、消防局等课外研学活动。近年来,研学旅行在我国开始普及并迅猛发展。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建议今后在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中融入更多的科创元素,在通过活动锻炼和提高孩子的社会性能力的同时,更能通过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体验并理解有关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以及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孩子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创新导向的教育是战略性人才开发的重要起点。要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教育模式的革新、政府教育政策的支持、社会教育资源的供给四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从人才开发的角度去思考和谋划教育改革问题,大力发展创新导向的基础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支撑“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作者:吴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