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

作者: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苏寒梅  更新时间:2018-05-22 09:03:38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01.jpg

广西横县岭脚村的道路干净整洁。 光明图片

  【三方谈】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苏寒梅

  嘉宾:

  广西南宁市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冯华东

  广西南宁市横县环卫站站长 施培杰

  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石井村党委书记 李克进

  垃圾分类如何突破观念之困

  主持人:横县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几年间就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推进过程中,是如何改变大家的观念的?

  冯华东:别看“垃圾事小”,源头一乱,便方寸大乱。垃圾分类处理必须从千家万户的源头分类抓起。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进村入户,对农村生活垃圾构成及比例、资源回收情况和村民意愿等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组织专家和专业人员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指导,使他们充分认识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做法,然后再对村民进行示范指导,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施培杰:垃圾分类不可一蹴而就,要形成长效监管指导机制。县里成立了垃圾分类监督指导管理小组,负责对分类区域进行宣传、教育、检查、指导。分类监督指导员开展不定期巡查,发现有分类不正确的,当场指正并示范指导。屡教不改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进行处罚。

  李克进:为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我们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座谈会,发放宣传单、倡议书,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垃圾分类工作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并发挥基层党员、村干部、致富能人、先进人物的带头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垃圾分类处理如何因地制宜

  主持人:各乡镇现实条件不尽相同,如何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分类处理?

  冯华东:我们县城垃圾填埋场日进垃圾量约180吨,可处理县城20公里以内的9个乡(镇)47个村(社区)的垃圾。各乡镇收集分类的有害垃圾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乡镇统一运至县固废处理中心实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县所有乡镇都设立了环卫站,各乡镇可根据各自情况,对垃圾进行科学有效处理。

  施培杰:我们坚持因地制宜、边试边行,根据各乡镇村屯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探索形成了四种垃圾处理模式:即“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村收镇运镇处理”模式、“户收村运村处理”模式、“三级四类三统一”模式。目前,各乡镇正在探索实践更多切合不同情况的多样化垃圾分类处理做法,不断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模式。

  李克进: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三级四类三统一”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实现以村委一级对垃圾统一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

  主持人:垃圾分类后,如何实现变废为宝?

  冯华东: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利用,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必由之路。我县自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积极倡导村民自律和社会参与。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并通过垃圾综合回收利用,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垃圾分类实现良性运转。

  施培杰:通过垃圾分类收集后,每天生活垃圾减量约35%,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生活垃圾经过分类后,可堆肥垃圾直接到堆肥厂进行发酵堆肥,发酵堆肥后产出的有机肥用于林木、苗圃种植施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无害化处理达95%。对不可堆肥垃圾中可回收部分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垃圾填埋量,增加了填埋场的寿命,部分有毒垃圾如废弃电池等不易降解的物质得到有效处理,避免了污染环境。

  李克进:对于厨余垃圾,我们村将其投入自家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火做饭或照明。对于可回收垃圾,允许保洁员直接卖给废旧品回收站,为他们带来额外收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苏寒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