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金探宝,莫跌入理论“陷阱”

作者:智海涛 王德宝  更新时间:2017-10-31 09:25:33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子弹穿不透的地方,思想能穿透。美军不断释放的理论“卫星”,极有可能是设计好的“迷雾”和“陷阱”。

  美军极具创新活力,其军事理论创新成果斐然,网络中心战、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空海一体战……新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尤其是这些理论运用于多场局部战争,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如何看待其军事理论创新,怎样吸收借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军事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预见未来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美军的理论创新对其军队建设产生了积极的牵引作用,但是并不顺利,甚至一波三折。以陆军为例,根据2001年的理论,美军计划于2031年前将陆军所有部队转型为62个旅级规模的“目标部队”,并为此量身定制了耗资巨大的“未来战斗系统”。2009年,“未来战斗系统”被美国国防部宣布中止,庞大的陆军转型计划随即搁浅。十几年来,先后经过“全谱作战”“行动中心战”“联合地面作战”等理论指引的美国陆军,到底向何处去,至今尚不明确。可见,过于频繁、过于超前的军事理论创新,如果超越了科学技术支撑,忽视了军队建设规律,难免会招致失败的命运。

  美军的军事理论创新与战争实践联系得比较紧密,多数得到了战争检验。但是,美军冷战后打的所有战争,并没有遇到实力相当、对抗激烈的对手,而是以绝对军事优势很快压垮对方,摧毁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没有任何悬念的军事胜利,与其说是理论的胜利,不如说是高新技术装备的胜利。由于理论的缺陷被强大的技术优势以及快速的战争节奏掩盖,在实战运用中的效果并没有对外宣传的那样好,就连美军自己也对其产生过质疑。美前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就讲过:“海湾战争的模式难以复制,是因为我们是在理想的地形、理想的设施、理想的联盟、理想的天候,与理想的对手进行的理想的战争。”

  尽管如此,美军理论创新与战争实践的不断互动,仍然引来很多国家的围观和效仿。这种现象非常类似于“羊群效应”。美军为确保其“领头羊”位置而煞费苦心。一位学者曾打过一个比方:在万米跑道上,美军认为它必须领先对手不是几十米,而是几圈。假如2000米是它能接受的安全距离,一旦有哪个对手追到了1800米,就是对美军的威胁。于是想方设法把对方引到另一条它比较熟悉的跑道上来,使用各种手段进行同质化竞争,结果差距越来越大。这就是美军面对潜在威胁的处置方式和斗争哲学。

  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对手进行过最为苛刻的技术封锁,组织过别有用心的技术欺骗。最新的军事理论是比技术还珍贵的战争资源,一旦了解理论的相关内容,就等于知道了一个国家准备和发动战争的底牌。谁能知道,美军在四处散布军事理论之前,做过哪些修改,设计了哪些战略迷局。当前,我们的军事理论研究,却不同程度存在着从外军那里寻金探宝的现象。有的把外军已放弃的理论当成前沿热点,甚至当成“标准答案”进行越陷越深的解读。有的学术跟踪没有经过沉淀、无法自圆其说,就匆匆地当成重大发现来推出。即便是优秀的军事理论,因为军事文化上的差异,从思想认同到消化吸收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些快餐化、功利化、碎片化的“拿来主义”,与本国国情军情实际有较大距离,带来的不仅是水土不服、食洋不化,而且很容易对自己造成二次误导。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对于美军的理论创新,更须坚守“冷眼向洋看世界”。一方面,应密切关注创新动向,先进的应有所借鉴,合理的要有所吸收;另一方面,不能把伪装的欺骗奉为经典,弄清创新理论的本来面目和背后故事,否则即便是“金子”我们也发现不了,发现了也学不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