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接续守护烈士墓89载,把英烈精神传下去

作者:张军  更新时间:2024-05-24 08:18:42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复兴网

  云南省禄劝县鲁筷村白品柱一家人接续守护烈士墓89载——

  守一方墓 续一生情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张 军

  白品柱擦拭红军烈士墓碑。张 军摄

  初夏清晨,朝阳洒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镇鲁筷村金钟山上,一排排苍翠的松柏蒙上一层金色面纱。

  年近九旬、头发有些花白的白品柱,像往常一样,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与儿子白正文、孙子白超磊来到山腰的“红军洞”烈士陵园祭拜。这里,已经修缮一新。清除杂草,擦拭墓碑……这样的守护,他们一家四代已坚持89载。

  “从记事起,母亲就常带我去祭拜,给我讲‘红军洞’的故事,她总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白品柱一边轻轻擦拭墓碑,一边低声说,“她对红军有很深的感情……”

  1935年5月,红军长征途经禄劝县九龙镇一带。村里乡绅土豪惧怕红军,四处散播红军的谣言,不少村民受了蒙骗,纷纷躲进山里。白品柱的母亲王福英那年35岁。胆大心细的她发现,红军与她此前见过的军阀截然不同:他们个个面带笑容、和蔼可亲,不仅不欺压百姓,还将地主的粮食分给群众,谁家穷就多分点。她与村里几名妇女因为帮红军缝补粮袋,还收到衣食作为谢礼。受红军影响,王福英同母异父的弟弟曾存德和村里另外5个小伙也参加了革命队伍。

  临别之际,王福英心中五味杂陈,她用扁担挑水候在路边,招呼红军喝口水再走。一名红军干部见王福英衣衫破旧,光着脚一趟趟为红军送水,非常感动,便拿出一对银耳环硬塞到王福英手中说:“大嫂,这个您收下,换点钱补贴家用。”说完,他大步追赶部队去了。

  在当地百姓和船工的帮助下,红军昼夜渡江,摆脱了敌军的追堵拦截。留下养伤的21名红军战士来不及转移,不幸被俘。面对严刑拷打,他们宁死不屈。气急败坏的敌人将他们押往金钟山落水洞,将两名红军战士推入百米深洞。其余红军战士见状,高喊“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纵身一跃,跳入深洞,英勇就义。此后,当地百姓都称此洞为“红军洞”,并在“红军洞”边建起衣冠冢和纪念亭。

  “1944年,舅舅从河北完县(今顺平县)寄回过一封信,从此杳无音信。”白品柱叹了口气说,“母亲把那对银耳环,用红绸布包了一层又一层,珍藏在箱底。即使日子再苦,她也没舍得卖。”1975年,国家征集红军长征实物时,王福英将珍藏了40年的宝贝捐赠。

  1992年,王福英去世。临终前,她握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常去‘红军洞’看看,他们是为了我们牺牲的,和你舅舅一样,都是我们的亲人。”就这样,白品柱接过守护之责。一有空,他就去除草培土,每逢清明、春节等重大节日,他会带着儿孙前去祭奠。几十年来,不论刮风下雨,定期祭拜牺牲在此的红军烈士,已成为白品柱生活的一部分。

  “过去,上山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来回得花2个多小时。退休后,在县文化馆支持下,我张罗着修了一条3公里的青石板路,从山脚直达‘红军洞’。上山方便了,去的人也多了,我就想着,不能只是打扫卫生,还要给大伙讲讲烈士故事,传承英烈精神……”退休后,白品柱自告奋勇,成为一名义务宣讲员。为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他跑遍云南省多家档案馆、纪念馆和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如今,白品柱年岁已高,但讲起红军英勇奋战的故事仍难以抑制心中的情感。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红色教育,每年来‘红军洞’祭奠烈士的人越来越多。看我忙不过来,儿子白正文主动加入,也成了义务宣讲员。”白品柱告诉记者,去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21名红军英烈的遗骸从深洞中迁出,安葬在新落成的“红军洞”烈士陵园。白正文陪着父亲一起探察山前山后,帮助规划设计绿化方案,与陵园工作人员一起挥锹抡镐、栽植松柏、种花种草。

  “当年牺牲的烈士中,不少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遗骸迁出后,相关技术部门对遗骸进行比对鉴定,有了一些新线索。”白正文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为了帮烈士找到亲人,一共寄出70余封信件,“我知道那种心情,一直没有舅姥爷的下落,父亲心里总有一块空落落的。”

  如今,“红军洞”烈士陵园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不少附近的学生和干部群众会自发前来扫墓。白品柱隔几天就去陵园看看,在新建成不久的“红军洞”烈士纪念馆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去不放心,去了才踏实,觉也睡得好。”白品柱说,“只要我能走得动,我就要为烈士做点事,把红军长征的故事讲下去,把不畏生死、敢于牺牲的英烈精神传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