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段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图为晨光下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段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图为从雄安开往北京西的首发列车停靠在雄安站站台。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12月27日上午10点18分,C2702次复兴号列车从京雄城际铁路最大的新建车站——雄安站首发,10点38分,C2701次复兴号列车从北京西站首发,两趟列车的发出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北京西站至雄安站的最短运行时间仅为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站最短运行时间为19分钟。
数字设计实现高铁“数字孪生”
京雄城际铁路自北京西站引出,线路全长91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新建北京大兴、大兴机场、固安东、霸州北、雄安5座车站。
“在我参与设计的铁路线路之中,京雄城际铁路的集合创新点最多。通过数字化设计,它的开通同时收获了一条实体高铁和一条虚拟的数字化高铁,实现了高铁的‘数字孪生’。”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康学东表示,“数字孪生”指的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其桥梁、路基、隧道、四电(通信工程、信号工程、电力工程和电气化工程)所有不同类型的工程,全部先形成数据,变成三维透视影像,然后虚拟再变现实,这样更加方便对铁路各个方面进行全寿命工期的管理和维护。
此外,京雄城际铁路还是我国第一条全过程、全专业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设计的智能高铁,同时还应用了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智能化设计达70余项。
“京雄城际铁路在工程智能化施工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既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又节约了人力成本。”康学东介绍,其中智能梁场依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打造自动化数控钢筋生产线,工作效率提高25%。
“依托这些技术,京雄城际铁路实现了智能梁场、智能化装配式建筑设计、钢筋自动化加工、智能板厂、路基智能压实、接触网智能预配、智能建造等一系列成果。”康学东表示,这些技术也使钢筋加工场自动化、预制场自动化、智能化施工、智慧工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智能装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雄安站站房外观采用‘青莲滴露’设计主题,屋面从中央至周边由太阳能板渐变到阳光板,不仅层次丰富,还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预计节约电能30%。”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车场之间还设计了15米宽的“光廊”,既有效改善了地面候车厅的采光通风环境,又能节约车站照明用电。
在室内设计上,为贯彻建构一体化设计理念,雄安站地面候车室创新大规模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清水混凝土”技术,打造全国首座客站527道弧形梁、192根开花柱三维曲面清水混凝土候车大厅,边角顺直、弧度顺滑、结构挺拔俊美,以清新自然之风取胜,同时更符合绿色建筑要求。
在智能领域,雄安站同样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据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为群介绍,雄安站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的健康监测系统,对站房重要结构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可以预测站房结构的性能变化。与此同时,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雄安站还实现了对电梯、空调、照明等建筑设备系统集中控制和能效管理,降低建筑总体能耗,改善旅客候车、乘车环境。
理念融合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京雄城际铁路从设计到建造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实现了让高铁线路从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的转变。
“在景观设计理念中,铁路部门将融合多种元素,打造山水、田野、园林、多样化植物、多样化人文景观组成的生态廊道,让铁路沿线四季有景。”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将铁路建设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雄安牵引变电所采用全地下下沉广场的方式布置,打造了国内铁路第一座全地下牵引变电所。
此外,在车站设计上,京雄城际铁路也积极融入沿线各地文化元素,传承历史文化,彰显人文价值。康学东表示,固安东站设计主要以水波形大屋顶及树状廊柱为主体造型,充分体现了固安的“中国温泉之乡”“矿泉水之乡”等生态文化;霸州北站设计主要采用“龙形”与“门”字相结合的方案,充分体现了霸州“三关之锁钥、冀中之机枢”的历史文化;雄安站设计理念则以雄安水文化为灵感,外观呈水滴状椭圆造型,采用“青莲滴露”的主题,与蓝绿交织的现代城市交相辉映。
“在沿线的桥梁设计方面,人文景观和内涵也蕴含其中。”康学东表示,全线桥梁栏杆和人行道盖板图案采用荷花图案,设计理念取自雄安新区白洋淀荷花的寓意。跨大广高速连续梁拱涂装日景配色内拱圈采用冷色调,外拱圈采用暖色调,从高速公路上遥望铁路桥,色彩绚丽丰富,呈现出彩虹效果,寓意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訾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