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叔”的一个老朋友就是生在三线,长在三线的“老男孩”。他嘴里常常说:“三线”,到底是什么地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动荡,中国周边形势也逐渐紧张。在这种情况下,1964年5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在原子弹时间,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
图片丨毛泽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听取发言
按照我国地理区域,第一线(主要)为沿海地区;中部是第二线;而第三线是后方。三线后方又可以分为两大区域,云、贵、川三省的大部分以及湘西、鄂西是西南三线;而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大部以及豫西、晋西地区是西北三线。
自此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业人口迁移自东向西急速展开。它涉及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横贯3个“五年计划”,历时17年。有几百万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社员全都参与其中。
就这样,原本相对闭塞的祖国中部、中西部地区终于发展起了自己的重工业。而“国叔”那位老朋友的父辈们,从此就扎根在了三线。
在和编导交流时,编导就反复告诉“国叔”节目中赵忠玉先生的一段采访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尽管当时苏联实验室的报告把攀枝花的铁矿定义为不能冶炼的“呆矿”,可就是凭借着“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干劲,108位来自全国的钢铁行业的专业人才进驻攀钢刻苦钻研,正是他们的刻苦钻研与辛勤付出,把不可能变成为可能!奠定了日后攀钢成为全国十大钢铁厂的基础。
图片丨攀钢“108将”在天安门前合影
国叔常听那位好友特别自豪地说:“谁家有人在三线都觉得特光荣,那时候叫:好人好马上三线”。
与今天中国精英人才从西部向东部沿海流动相反,1964年在这场由国家推动的人口大迁徙大潮中,东部沿海地区扮演了人口输出的角色。输出的同样是那个年代的社会精英。他们是一个政治过硬,有技术专长的群体。
就这样,以攀枝花钢铁厂、陕西汽车齿轮总厂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工厂,在祖国的“腹地”上拔地而起。正像节目中的一句解说词所说的:1964年的中国西部是荒芜宁静的,1964年的中国东部是热情喧闹的。就在这一年,数百万富足安乐的行业精英,舍家弃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开往西部的火车。从此,西部的宁静和东部的热情注定要紧紧拥抱。这一抱,将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一抱,也将改变无数家庭的命运。
这也正是哺育了“国叔”那位老朋友以及无数热血先辈子女们的家乡。
说了这么多,各位是不是还想听三线决策过程中更多的故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