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扫雷兵手持探雷器走向雷场。 叶洋萍摄
2016年5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进行轮换交接,新一批维和官兵从战友手中接过钢枪。
列兵何会吉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入伍就出了国。
新兵连快结束时,听说部队要赴柬埔寨参加国际联训,这位曾经夺得“河南武术之乡”全国武术大赛一等奖的新兵,被选拔参加。
当兵时,曾有朋友开玩笑提醒何会吉:“部队是封闭式管理的,小心当几年兵回来与社会脱节!”如今,他自豪地说:“是当兵,让自己眼界大开。”
幸运的不止是何会吉。算上2013年的文莱“东盟10+8”联演、1次中柬联训和2次俄罗斯“安全路线”国际军事比赛,某旅桥梁连中士万信龙当兵6年4次出国。“要不是当兵,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出国。”万信龙说。
“仿佛一夜之间,就站在了国际的舞台上。”在这个旅,像何会吉、万信龙一样走出国门参加比武竞赛、联演联训、维和救援等任务的官兵,共有2000多人。
他们中,有人收集当地石头拼成祖国版图,有人将在雷场上亲手排出的子母弹弹片送给女儿当礼物,也有人专门穿上扫雷防护服拍照送给“军迷”儿子……对于这2000多名官兵来说,出国归来,他们想和战友家人分享的故事远不止这么多。
90后的幸福观
“还是国家强大好,还是和平好”
当挂着“中国工兵”车牌的车队在柬埔寨某国家公路旁编队待命时,不少路过的华侨司机激动地摇下车窗挥手,大喊“祖国万岁”。
这一幕,让何会吉自豪极了。
然而,这份自豪很快被挫折感所取代。在柬埔寨军校——王家军陆军学院的宿舍楼里,这群90后战士很是不适应:生活用水从河里直接抽上来,水桶里还漂着绿藻和蚊虫;河水煮出来的米是黄色的,还夹杂着小虫子;晚上不敢开灯,否则虫群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宿舍……
“确实出乎意料,可他们的将军也是用这样的河水洗澡。”回国之后,这位刚入伍时曾打电话向家人抱怨“饭菜的味道不合口味、洗澡喷头永远不够用”的战士,觉得每天能在干净的洗漱房刷牙都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1994年出生的曹建兴出国之后,也对幸福的认识更加深刻。第一次出国维和,他看到路上废墟连片,满目疮痍,“感到压抑极了”。“背着一袋50公斤的水泥,时刻担心脚下踩到地雷……”说到这里,曹建兴颇为感慨:“还是国家强大好,还是和平好。”
军人不惧怕战争,但只有亲历前线的军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和平的珍贵。
炊事员唐卫从没想到,到了维和地区连做饭也得穿戴头盔和防弹背心。“刚开始大家不以为然,都认为有点小题大做。但没办法,谁不穿班长就不准谁进操作间。”后来有一天,一发炮弹在营区不远处爆炸了,剧烈的冲击波震碎了炊事班窗子的玻璃。事后检查,唐卫发现,几块玻璃碎片插在了他的衣服上。“要不是穿着防弹背心,皮肉之苦肯定少不了!”
卫生员的忧思
“我们离实战确实还有差距”
刚出国的时候,江辉华也曾有过自豪。
在柬埔寨举行的“金龙-2016”中柬联训中,中方部队带来了新式的净水作业车、医疗帐篷及一些制式的医疗设备。作为中方参训的卫生员,江辉华很清楚这些装备是柬埔寨军人所没有的,而他也特别自豪,“能够向他们展示我们国家和军队发展的巨大进步”。
“可事实是,我们当了一回学生。”在医疗救护环节,柬埔寨卫生员的表现让江辉华大吃一惊。“他们制作简易器材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江辉华说,由于缺乏医疗设备和器材,他们常常就地取用木棍、树枝等制作简易护具处理骨折伤情。
“这种技能其实我们教材里也有,只是近些年我们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便忽视了这种传统技能的训练。”当了8年卫生员的江辉华,曾多次参加军事卫勤保障演习。他对柬埔寨军人的实战经验报以肯定,“千万不能对先进装备产生依赖心理,毕竟人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同样的感受也发生在上士叶洋萍身上。在与黎巴嫩老兵沙德的交流中,对方问他:“如果在战场上需要担架,而你又没有,该怎么办?”
叶洋萍有点不知所措,这种问题好像确实从来没有思考过。沙德笑着说:“脱两件迷彩服,找两根棍子从袖子里穿过就行啦!”说完,他还当即脱下衣服演示。参加过数十场战斗、有29年兵龄的沙德,曾不慎踩到防步兵地雷,失去了两个脚趾,身上有大大小小12处伤疤。
说话间,沙德取出配枪在腰间一滑,做了一个帅气的子弹上膛动作,还告诫大家:把鞋带全部塞进鞋里,这样不容易被树枝钩住鞋带。
“这些,可都是他们在战场上捡来的。”叶洋萍说,“在战争面前,我们永远是学生。”
脸上的自信
“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也需要我们更多地去走近这个世界。”
2015年第一次出国参加俄罗斯“安全路线”国际军事比赛,万信龙特别紧张。
“不要因为好奇,就随随便便盯着外国人看,那样显得没素质。”连长江波的话让万信龙兴奋又忐忑,在国外餐厅吃饭时,“生怕米粒掉在地上,怕被别人笑话不节约”。
这种紧张一直持续到比赛开始的哨音吹响。那天,万信龙和战友们以绝对的优势击败对手,夺得架桥项目第一。第二年夏天,不服输的俄罗斯军人交出了比去年更好地成绩,却不料再次在这个项目上输给了中国士兵们。
“中国工兵架桥世界第一!”俄国防部乔伊尔将军拍着中国小伙子们的肩膀说。从那一刻起,万信龙和战友们的紧张被自信取代。随后的乒乓球友谊赛上,越来越自信的万信龙还拿下了个人单打冠军。
这样的自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维和场上。扫雷排雷,中国维和官兵们创造了速度是当时其他维和部队7倍、消耗是其他部队五分之一、扫过的雷场至今未发现雷患、扫雷零伤亡等纪录。如今,联合国黎巴嫩维和部队扫雷采用的就是“中国标准”……
“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也需要我们更多地去走近这个世界。”士官廖伟回想起10多年前,他在加纳营开着挖掘机执行施工任务,突然一同施工的法国工兵们停了下来。“他们的机械坏了。”廖伟上前帮助他们,不到5分钟就修好了。
“你还会挖掘机修理?在我们军队开挖掘机的只管开挖掘机,至于修理那是修理人员的事。” 法国工兵睁大眼睛问。廖伟告诉他,中国军队的操作手必须懂修理,这样才能随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法国工兵竖起的大拇指,至今让廖伟印象深刻。
使命的分量
“如果有下次维和任务,我还会选择来”
在黎巴嫩南部边境的希亚姆小镇,杜照宇烈士的纪念碑上布满了弹片的痕迹。2006年7月25日,驻黎巴嫩联合国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所在的观察哨遭到炸弹袭击,4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遇难。此后每年的7月26日,维和的中国士兵们都会来这里祭奠他。
祭奠的时候,看着杜照宇的照片,四级军士长杨春刚比在国内更加明白了肩头的使命。这位女儿才4个月大的爸爸,还没跟女儿见过面,却多次亲眼见到当地百姓在战争中失去亲人。
一次,中国营附近一座桥梁被炸毁,上万黎巴嫩民众的逃生之路以及联黎部队的补给线被切断。按照规定维和官兵们可以离开,可当时的联黎部队中,只有中国工兵具备野战开辟、修复通路的能力。
“为什么要走?我们就是来维护和平的!”官兵们选择留下来,成为联黎部队中唯一一支在炮火中外出救援作业的维和工兵分队。
作业时,四周不断有炮弹爆炸。道路刚修好一半,就有数百辆难民车辆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在那次战火中,中国维和官兵出动20余次,抢修和开辟道路160余公里,排除未爆弹287枚。
“当你真的身临其境,看着这里的百姓,看着身边的战友,看着杜照宇烈士的墓碑,看着衣服上的五星红旗,你就会时刻感受到一名中国军人在这里的价值。”正是在这样的信条下, 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的工程师彭寿聪与黎巴嫩辛尼亚村果园管家哈桑结成了好朋友。
那时,战争在哈桑的果园里留下很多未爆弹。彭寿聪在果园里排爆,结果刚把炸弹放进沙箱里便爆炸了。弹片打在他防护头盔上噼啪作响,留下3个裂痕。从那以后,哈桑每次见到中国官兵都很激动,每天都要给他们送上水果。
杜照宇、王伟、杨树鹏、申亮亮……尽管一个个战友在不同的维和地区倒下,但每次听到当地百姓的中文问候“你好”,杨春刚都会感受到一种继续前行的力量。已经4次参加维和任务的他确信:“如果还有下次维和任务,我还会选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