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承认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农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农产品生产获得了突破性增长,乡镇企业半壁河山,农业增产和乡镇社队企业的突破性发展推动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但请大家注意,上述成绩基本上是在人民公社体制内准许搞“责任制”、“统分结合”及“多种经营”所取得的!
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农业改革有没有失误呢?这是一个长期避而不谈的问题,这是造成三农问题长期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农业改革当然有失误,而且有很多问题。如:增产不增收、污染严重、水利工程严重破坏,两级分化、假冒伪劣、社会风气败坏、公务员队伍膨胀、干群关系紧张恶化、乡村治理低效、农村养老及留守问题严重等等,请注意这些问题都与“人民公社”解体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说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农业改革最大的失误是解散“人民公社”呢?
一、解散人民公社降低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主要危害有三。一是直接导致增产不增收、勤劳致穷,导致高度分散的广大小农户只能追求农产数量增长收益,无法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二是农民自主的乡村服务和治理体系瓦解,官员和“准官员”规模突破再突破,治理成本大幅上升,且还低效;三是生态环境破坏、假冒伪劣流行、社会风气败坏、干群关系恶化。
二、农民及集体经济自主发展权丧失,其市场主体地位由强转弱,逐渐沦为市场“贱民”,直接加剧了乡村社会的两级分化和养老等社会事业的凋敝。
三、农民的共同体消亡,其共同体意识彻底消亡,直接导致建立在共同体意识之上的合作文化和原有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几近崩溃!
自人民公社解体至今的几十年里,三农领域并没有取得可以上台面一说的历史性成就!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长期化,其根源是三农的组织化水平太低而衍生出来的问题。如果当初在放活农民、集体、公社、且开放市场的同时,依然维持和改善人民公社体制和运行机制,或许三农不是今天这个局面。周家庄(公社)乡等典型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与治理现状证明了这一点!
未来三农发展怎么办?
首要的选项:提高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农业组织化程度,没有别的选项比这个选项更基础性和根本性了。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周家庄公社(乡)的体制及运行机制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网上经常有不敢留真名的人,专门发一些黑集体经济搞得好的“明星村”文章,基本都是谣言。他们连华西村集团公司与华西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是什么关系都搞不明白,所写的文章是不值得信的。
人民公社时期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但多数问题不是人民公社体制问题,是高度计划时期问题、是命令经济问题、是没有市场问题、是剪刀差问题、是一平二调问题、是国家利用人民公社体制剪农民农业羊毛所派生的问题,并不是人民公社体制本身的问题。有一些人,只要你说人民公社体制一点儿好、一点儿优势,就给你扣走回头路的帽子,打搞计划经济的棍子,其实农业是要有一定计划性的。
有个胡锡进,只要说到毛主席,他总会提醒人民,毛主席有局限性、犯有严重错误。胡锡进这样做就证明胡锡进和毛主席比少一些局限性!有一些人比胡锡进更敏感,只要说到人民公社,他就把命令经济和人民公社等特殊时期划等号,分田单干长久不变才是人间正道,把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流转给老板,是给“三农”搭上通往天堂的电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