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国家采用了健康码这个管理手段,健康码成了出入所有地方的通行证。没有健康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无论你患病有多么痛苦,也休想踏进医院半步。如此一来,便造成了下面文中所说的一系列悲剧,并且这个悲剧包括的还不仅仅是2亿老人,还有5~6亿不会上网的中国人,他们都被关在了社会大门之外。
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只有8亿多网民,也就是说有5~6亿人没有健康码,由此便成了疫情期间没有犯罪的“囚犯”,被剥夺了绝大部分社会生活的自由。他们除了蹲在家里之外,不能迈出家门一步,只要迈出家门一步,就会遭受到各种难以想象的悲惨折磨,他们不能乘车,不能进商店,不能出入任何地方,否则他们面临的将不仅仅是那些如狼似虎的安防人员的驱赶或殴打,还要遭到周围那些除了多一个健康码之外也和他们一样属于弱者的众人的排斥驱赶。
这本来是中国落后于现代政治文明的悲哀,可是我们这8亿强势网民所组成的主流社会,却把包括2亿老人在内的5~6亿不会上网的弱势百姓所遭受到的种种悲惨遭遇,说成是“智能时代抛弃了这些老人”,是“这些老人落后于时代”的结果。这种对弱者进行人身折磨后又进行精神折磨的残暴行为,反映了当今社会已经堕落到突破人类文明底线的程度。一个社会还有没有伦理道德,不在于这个社会做什么,而在于这个社会怎么做。一个正常的社会在灾难面前,应该是强者辅助弱者,而不是强者抛弃弱者,把灾难加诸于弱者。这是连动物世界比如狼群都具有的基本伦理,可是眼下中国的伦理水平却降到了狼群社会之下。这不能不说是40年来用金钱管理社会的最大恶果。
我们在新冠肺炎这个巨大灾难面前,抛弃了没有健康码的那2亿老人,抛弃了不会上网的那5~6亿中国人。这绝不是智能时代抛弃了他们,而是由8亿网民组成的强者社会抛弃了他们。不是他们已落后于时代,而是中国已落后于人类政治文明。正是这种政治文明的落后,正是这种对天理人伦的背弃,造成了中国人的一盘散沙,造成了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同一袋马铃薯,表面上看很强大,打开口却各滚各的,无论再多的人也只是弱者的叠加,14亿人的力量和一个人的力量一般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今天美国敢于对中国张牙舞爪的根本原因。
经过40年来金钱至上的“猫论”的强化训练,中国人最可怕的还不是在灾难面前强者抛弃弱者那种连狼群社会都不如的低等动物特性,而是那些本来也是弱者的男男女女,几乎一张嘴就能找出成百上千条弱者应该被抛弃的理由,并且会形成口诛笔伐的强大舆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疫情到来时实行“集体免疫”原则,公开抛弃了所有弱者而没有遭到多少道义谴责;而中国政府在不惜血本地全力挽救每一个患者,无论是富人还是穷力,世界上许多人却对中国人权状况指手画脚的主要原因。就是这种强者抛弃弱者的低等动物文化造成的。
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美国警察天天在杀人,并且是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地随意滥杀,大家却说美国是个人权国家;而中国政府疫情期间在不分贫富地拯救所有人,可许多人却说中国不是个人权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西方媒体的故意妖魔化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不同的道德舆论造成。虽然美国警察在天天滥杀黑人,但是美国的舆论无论是官方舆论还是民间舆论,却没有人在叫喊黑人该杀,而是包括许多白人在内的绝大多数都在替黑人这个弱者鸣冤抗议。而中国那些有健康码的强者,却不仅不去帮助那些没有健康码的弱者,还认为那些没有健康码的弱者应该被淘汰,就像此文中所讲的那样把他们从公交车上轰下来。
虽然面对突发疫情,从国家到民间都没有准备,本能地选择了健康码这个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抗击疫情传播,维护人们健康,就这种做法本身来讲没有任何问题,值得肯定和赞扬。但是问题就在于我们在用健康码管理8亿网民的同时,应该给那些不会上网的5~6亿人特别是2亿老人,同样留下一条出路,让他们也能够像那些会用健康码的人同样生活。或许那些被“猫论”毒化了神经的人会说,疫情紧急一时找不到别的办法,牺牲那些弱者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莫说是并非没有办法,就算是真的没有办法,需要牺牲的话,也应该是牺牲强者,而不是牺牲弱者。这是人与动物之间,严格地说是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之间,最根本的伦理区别。
人类政治文明的底线,社会道德伦理的底线,永远是建立在弱者的标准上,而不是建立在强者的标准上。历史上泰坦尼克号的真实情景,是强者把救生艇抢光了跑光了,沉入海底的是那些弱者;可是电影泰坦尼克号却是把生的希望给了妇女儿童那些弱者,而让那些强者男人沉入了海底。为什么?因为电影所要倡导的是人类文明,而不是兽类本能。在灾难面前牺牲弱者,完全是兽类社会并且是低等生物的本能。我们中国是人类社会,决不能倡导兽类社会中低等动物的本能。
2020-09-02
关注张宏良文章,请加微博和公众号
关联阅读:
疫情好转后,最可悲的一幕来了,两亿人正在消失……
阅尽天下
一个国家真正的兴盛,并不止科技有多强盛,还在于年轻一代对老人的态度。
开始文章前,我想请你试想这么一个场景:
大雾天里,你走在路上,四周白茫茫一片,该往哪里走,会发生什么,你全然不知。你怕吗?
以上,是老人们对这个智能时代的感觉。
只不过他们面对的不是深山老林,而是陌生的二维码,复杂的家电,怎么招手都不停的网约车......
对此,他们拼了命地适应、学习。但大多都无能为力。
曾经也无所不能的他们,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社会,茫然,害怕,无助......
01
一个健康码,撕开了老人与智能时代最后一层隔纱。
所有问题暴露无遗。
就在不久前的大连地铁,一老人过安检时受阻,原因很简单,没有健康码,非但没有,老人还不懂健康码是何物:
“你要干什么说清楚。”
“要电话号码?”
“什么?”
“什么通行证?”
耳背加上工作人员不耐烦,老人变得紧张,情绪激动。
双方一度争执不下。
后来经过警察调解,老人为自己的行为道了歉。
网上却有不少人骂着老人蛮不讲理,倚老卖老。
可我分明看出,这只是一个孤独无助的老人。
像极我们到外地,听着不懂的语言,忍着别人的情绪,一次次被拒绝,却又手足无措。
这段视频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多次。很心疼。
别人让他戴好口罩,他照做了,说话掉下来又自觉提了上去。
老人不是不愿配合,只是真搞不懂,到底什么是健康码,为什么别人可以搭地铁,自己却不可以。
而周遭的人却不愿花时间和他解释,甚至怒火相向。
这是一次智能时代对老人的拒绝,但绝非第一次。
几天前,黑龙江一位老人就遭遇了类似状况。
因为没手机,没法扫健康码,遭到司机拒载,僵持之下,车上乘客纷纷指责:
“快下去吧。”
“这么多上班的人呢。”
“这么多人指着你,你不难受吗?”
甚至还有人骂他为老不尊。
老人很生气,自己没偷没抢没犯法,凭什么就不能坐公交。
他站起来和别人理论,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被民警带离了公交车。
还有一次,因为没有健康码,老人被阻止进入。
不知所以的他多次试图闯入,以至于惹恼了防控员,遭到了毒打,打到最后,老人面部受伤流血。
仅有的一部老人机也被摔坏,而他一脸无奈,看着揍他的人,嘴里喃喃着:“干啥啊?你干啥啊?”
是啊,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和他一样的老人们也不知道周遭到底发生了什么。
习以为常的东西说变就变,冷不防就被智能时代甩在身后,该去怪谁,该怎么办,他们一脸茫然。
智能时代成了一堵无形的墙,将老人与社会相隔。
这头,一片欣欣向荣。
那头,只剩格格不入。
.02
最新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有一项数据震撼了我。
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25388万人,这其中,接触过网络的只有6056万人。
也就是说,将近2亿老人没接触过网络。
这个数字,相当恐怖。
意味着嫁接于网络的智能服务,都与他们无关。
如同我们手机没电没网,寸步难行。
上周末,我在一家医院咨询台前排队,排我前面的是位老大爷。
护士让他扫一扫二维码预约挂号,他站在一旁,拿着手机研究了好几分钟都不知道怎么扫。
之后他挠了挠头,请求护士帮忙,恰逢排队咨询的人多,护士有一搭没一搭地教他:
“点菜单栏预约......”
折腾了老半天,他还是一头雾水,最后无奈,他满脸抱歉求助:“不好意思,我实在是不太会,可以帮我挂吗?”
之后便讪讪地站在护士旁边,等她忙完才挂上了号,仅仅只用了一两分钟。
而老人依旧没学会怎么用手机预约,可想而知,下次生病他还得低声下气求助于人。
像这样的老人,一抓一大把。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
南京一名老人充了299元押金进共享单车,用了三次后,再也扫不了车,那天,他折腾了两个多小时,都无能为力,拨打了自行车上一串号码,也是空号。
担心押金不见,账户欠费,他一直都不敢走,直到记者赶来,帮他联系了共享单车公司。
原来,并不是扫不了,只是他误删了APP,而他拨打的那串号码,是车辆的编号。
因为不懂,他在那辆单车旁,整整等了五个多小时。
比这心酸的还有。
扬州一对老夫妻到医院看病。
老太太患的是风湿关节炎,全身都疼,为了让她舒服些,大爷便想着租辆轮椅。
然而,用现金租借的都被借光了,剩下的,都得用手机扫码借,可他根本就不懂怎么操作,看着老伴疼得难受,大爷在一旁急得直掉眼泪。
最后,他只得全程艰难背着老伴看病。
对老人而言,这个时代真的跑得太快了。
快到他们不懂为什么不用打车软件就叫不了车;
自助服务怎么这么难;
连去菜市场买菜都要微信支付......
所谓智能,渗透进生活方方面面。
于我们,是便利。
于老人,是不便。
城市每个角落,不停上演着身不由己的戏码。
老人们在掉队,在挣扎。
.03
曾有记者做过一个街头随机调查:
“20个老人里,只有12个用的是智能手机,虽说用的是智能机,但多数只会打电话,微信都不会用。这其中,4个在努力学着智能手机。剩下8个,都觉得学不会。”
数据所佐证的,是一个残酷现实:智能手机是老人难以迈过的坎。
有人说,活到老就得学到老,不学习活该被抛弃。可事实上,老人们真的有在用心学。
64岁的王大爷学习能力不赖,可还是在智能手机面前败下阵来。
他曾让孩子给他买一部智能手机,又开通了微信,在孩子帮助下,学着操作微信,几天功夫学会了视频通话,但也仅止于此,手机其他功能他还是懵懵懂懂。
微信没绑银行卡,一到扫码支付就头疼;
出门打车,打车软件完全是陌生;
挂号流程太复杂,他也搞不来。
这些孩子都有教过他,而且教了很多次,每次他都能记住,只不过隔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
这不是孤例。
每次有类似的新闻出现,底下评论都会出现许许多多相似的经历,无不让人泪目。
“智能手机,是真难啊。”
年纪一大,记性就差,学习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是每个老人的通病。
我奶奶,上过学识过字,在她们那个年代,她什么都会。
还没老的时候,她学什么都快,什么都要强,无论什么新兴事物,她都必须学会,再去教其他人。
可你知道吗,当我去教她智能手机时,她犯了难。
最简单的滑动屏幕、点击都不会,好不容易学会,隔天就忘。
学了一个星期,她干脆不学了,像个作业不及格的小学生一样和我说:“唉,奶奶是真老了。”
眼神里写满了妥协。
她要强了一辈子,没想到还是在智能手机面前低了头。
. 所有的不甘到最后都变成了有心无力,这就是老人们的真实写照。
老人们满怀羡慕看着年轻一代,跟在后面步履不停。
好累好难。
拼命想融入的心拽不动年迈的身躯,蹒跚步伐终究跟不上这个飞速时代。
04
我在网上看过这么一条扎心评论。
一老爷爷去银行汇款转账,柜台让他去自助机器办理,可他自己不会,随便找了个人帮忙,把手里攥着的纸条给别人看,里面是密码以及各种隐私信息。
幸好他遇上的是好心人。
可万一不幸呢?
他的辛苦钱全都会被转走。
这些年来,我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听过老人因为不懂智能操作被骗钱的消息。
他们在菜市场可以精明到一分一毛都不让别人算计,可面对完全不熟悉的事物,他们只不过是待宰羔羊。
老人们何以至此?
责任不在时代,真正该愧疚的是我们。
想想看,我们做了什么?
智能产品一件一件往他们那里送,可使用方法教过一两遍就算了,到最后,所有产品对他们而言都成了破铜烂铁,百无一用。
电影《后来的我们》里有这么一幕。
故事的最后,父亲去世了,林见清回到没有父亲的老房子,看着那台新买的电视,黯然神伤。父亲到死都没学会怎么用。
电影就是生活。
曾有一项老人学习智能化的调查,近八成老人愿意学,而九成以上年轻人不愿耐心教老人。
这就是现状。
我看过一条让人很揪心的新闻。
65岁的李大妈不懂家里智能产品,又怕被子女嫌烦,便将和女儿的聊天记录打印贴满家里。
方法笨拙,笨拙得让人心疼。
这些聊天记录,正是我们对待老人的日常。
我们住在高楼,他们淌在洪流。
年轻人习以为常很简单,便以为对他们也一样简单。
袖手旁观,任由着他们与时代割裂。
老人们对子女变得小心翼翼, 孤独对抗智能时代之殇。
责任,你我都该背。
05
看过这么一部短片。
老父亲和儿子坐在花园里,飞来一只麻雀。
父亲问儿子:“那是什么?”
儿子瞟一眼后继续看报纸说:“麻雀。”
没多久,麻雀飞到其他地方,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开始不耐烦说:“爸我刚告诉你,那是麻雀。”
之后麻雀又换了位置,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此时儿子忍不住爆发了:“麻雀!爸,那是麻雀!你为啥老是问问问?都告诉你几百遍是麻雀了。你怎么就是不知道呢?”
. 父亲被气得回去屋子,随后拿出一本日记,让儿子读上面一段:
“今天儿子3岁了。
今天和我在公园,我们面前有只麻雀。
儿子问了我21次那是什么。
我回答了21次。
他每次问同样问题时,我都拥抱了他。
一次又一次。”
曾经的他们与现在的我们,天壤之别。
我们小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可他们并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不耐心,而是一遍又一遍教着我们走路、说话、吃饭......
都说饮水不忘挖井人,但这些不该忘的,我们早就忘了。
一个国家真正的兴盛,并不止科技有多强盛,还在于年轻一代对老人的态度。
只有我们这一批人给予老人们足够的耐心和关怀,下一代才会学着我们的样子,善待我们这批人。
. 对老人们而言,世界正由熟悉走向陌生,我们是他们通往新世界唯一一块敲门砖,帮着老人消除智能时代所带来的障碍,他们才可以和我们一样享受便利。
时代已经不等老人,可我们真该等一等。
因为眼前的太平盛世,全是他们的血汗堆砌而成,我们总得对得起老人们的付出,千万别再让他们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