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成砥柱止中流

作者:高永堂  更新时间:2020-08-05 10:02:35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伟大的胜利,不仅是无上的荣光和自豪,更带来深刻的启迪和警示:只有亿万民众的觉醒,才能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内部“日本不可战胜,抵抗必亡”的亡国论调甚嚣尘上。汪精卫宣称:“战呢,是会打败的,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周佛海更是说:“中国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组织的要素,没有一种能和日本比拟,战必败。”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这些人眼中,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中国的劳苦大众只是被改造的对象,而不是战争的伟力所在,“只是单纯的军事动员,政治并未动员;只是军队的抗战,民众并未动员”。正因此,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元凶石原莞尔口出狂言:“我不用拔剑,只用竹刀就足以吓退张学良。”

  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并不这么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装备差,不是国力弱,最根本的问题是无组织,“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毛泽东深刻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群众观:民众不是被改造的对象,也不是被利用的团体,而是胜战的力量源泉。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进一步谈到:“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24小时,使之疲于奔命。”抗战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就放手发动群众,“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各地纷纷建立“战地动员委员会”“民众动员委员会”“民族解放先锋队”,还有各种“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日军在《华北治安战》中写道:“中共及其军队集中全力去了解民众,争取民心,不但日本,就连重庆方面也远远不能相比。”

  “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族抗战动员,使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劳苦大众第一次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战争,认识了中国,开始体悟到“有国才有家,打走日本鬼子才能过安生日子”的道理,广泛掀起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参战热潮。很多家庭中,父亲可能是农救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小儿子是青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人人都在为抗战出力,真正实现了“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知识的出知识”。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就是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

  聂荣臻曾讲:“人民群众充分发动的结果,不仅使我们获得了生存的基础,而且还得到了补充和扩大部队的雄厚兵源;人民群众充分发动的结果,还为我们的作战和指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战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展现的最强大能量,做出的最无可替代、最具特色的巨大贡献,就是把人教育得有觉悟、组织得有力量,真正把无组织的大众融合成一个坚强的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几千年,从未有过这样的变化,“动员中国全民族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力量成为统一的力量,是战胜强大日本帝国主义最基本的条件”。

  硝烟散尽,物换星移。放眼百年历史,瞻望民族未来,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如果不能唤醒最广大民众的觉悟,即使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不可能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对亿万民众的唤醒和团结、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提振,激扬起同仇敌忾、救亡图存的民心士气,汇聚起共御外侮、振兴中华的磅礴力量,必将化作巍巍青山,树起座座丰碑,永远激励人们矢志奋斗、砥砺前行。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蕴藏于民众中的火种。点燃它,这个民族就不会堕落,不会被黑暗吞没,不会被侵略者征服。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行动,点燃了民族复兴的火种,无愧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无愧为中国巨轮的前行桅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