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的点评
下面这个清代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的名单,再典型不过地说明了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教育的本质是维护阶级统治,而不是传授知识。传授知识只不过是教育的载体而已,就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电线是电流的载体一样。如果离开了这个载体教育也能达到维护阶级统治的目的,教育就会彻底抛弃传授知识这个载体,就像医院如果离开看病也能赚钱就会彻底抛弃看病这个载体一样。
正是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维护阶级统治,而不是传授知识,或者说是打着传授知识的幌子而维护阶级统治,所以清朝的科举状元才会一事无成,而落第秀才中却出现了那么多辉煌灿烂的风云人物和绝世天才,这些群星璀璨的天才人物不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包括了革命和反革命两大阶级的历史人物。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清代的个别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普遍现象。历史上有所建树的科举状元凤毛麟角,少而又少,偶尔出现个把出色人物如文天祥也是因为他的民族气节,也不是因为他的状元出身。
按理说,科举状元是成千上万人层层筛选出来的学问天下第一的顶尖人才,落第秀才是连一般学问都不及的被淘汰的废物,无论如何那些创作出辉映千古的伟大作品和开创出惊天动地伟大事业的,都应该是那些科举状元,而不应该是那些被淘汰的落第秀才。可实际结果却是那些天下第一的科举状元却变成了没有任何建树的废物垃圾,而那些被视为废物垃圾的落第秀才却成了名垂千古的伟大天才。原本高产的种子颗粒无收,原本没指望的被淘汰种子却果实累累,兔子在拼命奔跑中输给了乌龟,显然这种荒谬结果与种子无关,与兔子无关,而是与土壤有关,与比赛规则有关,与教育本身有关,是教育自身的阶级性质和职能错位造成的。
由于阶级社会把一切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特别是作为意识形态核心的教育,更是阶级统治最重要的精神工具,这就造成了教育功能的根本错位,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维护阶级统治,根据阶级统治的要求对知识进行筛选。凡是有利于阶级统治的,就纳入教育的知识范畴;凡是不利于阶级统治的,就剔除在教育的知识范畴之外。由于知识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无形工具,凡是真正的知识,有用的知识,都是和历史进步相联系的,而统治阶级本身就是最落后最反动的历史力量,他们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都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力量相排斥的,这就决定了他们自然会把真正的知识,有用的知识,先进的知识排除在教育之外,从而使教育变成了单纯培养奴才的地方,或者培养权力的奴才,或者培养资本的奴才,总之就只是培养奴才。
这种维护阶级统治的奴才教育,如同一架巨大的人才绞肉机,无论这边进去的是什么——是骨头还是肉,那边出来的都只能是软乎乎的一团,稍有一点儿骨气和独立人格,马上就会通过考试这个筛子一个不留地全部筛掉,重新放入绞肉机中继续绞杀,直到没有了丝毫骨气、人格和独立思维,才能考试过关,科举成功,进入仕途,才有资格做人。汉字中的士与仕这两个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士这个字代表知识分子,仕这个字代表做官。知识分子只有在科举成功踏上仕途之后,才有资格做人,才能在士的旁边加一个人字旁变成仕。而在入仕做官之前是不配做人,不能加这个人字旁的。这也就是“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是当官,衡量学问优劣的标准也是做官。凡是能够进入仕做官的,就是真名士,就是大学问家;凡是不能入仕做官的,就狗屁不是,无论多少年寒窗苦读也是白读,除了在街头卖字为生之外,和乞丐并没有多大区别。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农七医八娼九儒十丐”,就是对科举失败的中国知识分子地位的典型概括。
由于阶级统治和奴才教育的绞肉机彻底绞杀了科举成功的知识分子,把这些科举状元变成了没有任何独立人格和独立思维的纯粹奴才,再加上官僚学者集于一身的官僚体制也不允许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维,这就把那些以状元为代表的科举成功的知识分子给彻底毁掉了,变成了纯粹的废物。相反,那些被科举制这个大筛子所筛掉的科举失败的落第秀才,反而因被排除在官场之外,解除了精神枷锁对他们视野的限制,他们可以相对自由地看世界看历史,从而看到了真理的光芒,看到了历史的真谛,看到了人民的苦难,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最终成为了代表人民,领导人民并和人民一起创造历史的绝顶天才。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残酷。科举取士的目的,原本是要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可结果却是留给统治阶级自己的是一堆百无一用的废物和蠢材,而人民大众得到的则是《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千古绝唱和洪秀全,孙中山等风云际会的千古英雄,更不要说主动与统治阶级决绝的人民领袖毛泽东。
2020-07-13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_101
张宏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l010
附:
清朝科举状元和落第秀才名单
【清朝科举状元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清朝落第秀才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