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作者:张晓明 邵萌 刘苗  更新时间:2019-05-28 09:35:2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石头

 

王杰烈士雕像

  54年前,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面对即将爆炸的炸药包,纵身一跃,挽救了12人的生命,将自己永远定格在年轻的23岁。他以远低于平均值的人生长度,活出了远超于常人的生命密度。人们在整理英雄遗物时,发现了十多万字的日记,而日记中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印证着这位年轻士兵不同寻常的思想境界:“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这首雄壮嘹亮的歌曲传唱至今。

  “爹交的爱国粮不合格”

  1942年,王杰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华堌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小学教师的伯父给了他良好的启蒙教育,塑造了他朴实正直的品格。上小学时,有次生产队组织学生参加验收爱国粮。小验收员王杰发现一袋麦子里掺着土,一问竟是他自家的。他当即说:“爹交的爱国粮不合格。”后经查实,原来是父亲搬运麻袋时不小心撒出来一些麦子,用手捧回去的时候,无意中带了点土。听说是这样,王杰又把麻袋里的麦子倒出来许多,再看底下的果然很干净,这才放了心,并帮父亲把掺了土的麦子簸干净才交上。王杰虽然年纪小却不徇私,一时在乡间传为佳话。

  王杰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从小爱看英雄画册,听着老一辈讲“金乡人民斗日寇”和“刘邓大军打羊山”等战斗故事长大,一颗从军的种子早早埋进心田。上学时,王杰接受了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多次前往羊山革命烈士陵园扫墓,一步步坚定了他参军报国的志向。1961年,当他看到美蒋叫嚣反攻大陆的消息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写下了自己的志愿:“人一生以服从祖国需要为最快乐,服兵役是第一志愿。”这年8月,王杰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当时的济南军区装甲师某部工兵营1连6班。

  来到连队,戴上崭新的帽徽领章,王杰别提有多高兴。他问指导员:“我现在是个革命战士了吧?”指导员说:“外表上是像了,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必须好好改造思想,学好毛主席著作。”这为王杰的思想提升打开了一扇大门。第一次领到津贴费后,王杰立即就去买了毛主席著作,夜以继日地学习。在训练和劳动的间歇,战友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场景就是王杰拿着书静静地读着。

  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王杰还刻苦钻研业务理论,提升军事技能,第一个在坚硬的坦克道上进行埋雷训练。为了讲好一堂训练课,他半夜打着手电在训练场实地操作、反复修改教案……凭着这股不怕吃苦、勤奋好学的劲头,从军仅两年,王杰就考取了工兵五大专业技术“满堂红”,第三年被表彰为“四会”教练员,并升为班长。

  积极要求进步的王杰非常看重荣誉,还曾为了争荣誉走过“捷径”。1963年2月的一天,王杰得到“可靠消息”:第二天早晨要紧急集合。为了动作迅速,争取第一,他晚上睡觉前把枪支弹药都准备好,早晨又提前半小时起床,悄悄地打好背包等待集合,哨子一响立刻跑了出去。就这样他争得了第一,受到点名表扬。虚得了这个荣誉,王杰越想越不是滋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主动向排长作了检讨,并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训练是为了打仗,为了练过硬本领。平时不注意训练,战时就拉不出去,就不能消灭敌人。今后我一定正确对待荣誉问题,做一个无名英雄。”之后的日子里,王杰更加深入地学习,写了大量心得体会,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改造思想、约束行为,逐渐养成了“三不伸手”精神。

  “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

  “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1964年3月2日,22岁的王杰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他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王杰不再单纯为了获取荣誉努力训练,而是以报效祖国为目的苦练本领。有一次打靶测评,直接关系到下半年评“五好战士”,王杰就利用一切时间加紧练习,可是一上场就紧张。后来他发现只有以练兵打仗为目的,带着敌情和任务去打靶,心才不会慌。于是他转变了思想,稳定了情绪,打出了好成绩,被评为“五好战士”。这件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上世纪60年代,物资非常匮乏。部队发放的深口解放鞋有限,只有老战士才能“享受”这个待遇,新战士都是穿浅口解放鞋。因为穿深口鞋施工时不易碰伤,新战士小胡找到王杰想要换一双。王杰想:换不换呢?换了,我进行作业时不是容易碰伤吗?不换,小胡作业8小时不出坑道,那不更容易碰伤吗?是自己吃苦呢,还是让别人吃苦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于是,王杰爽快地把自己的这个“待遇”让给了小胡。

  当时,部队给超期服役的战士每年一次探亲假。1965年初,连队领导在安排老战士探亲时,不约而同地首先提到了王杰。因为他们知道,王杰的父母早在1958年就移居内蒙古,已经7年没见到王杰了。王杰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家人几次来信要他回家探望。当连队安排王杰探亲时,为了不耽误训练进度,他主动推迟了3次,把休假名额让给别人。直到4月份部队去参加劳动生产,王杰才准备休假,但听到6班副班长韩义祥父亲病危的消息后,再次把休假机会让了出来,并悄悄帮战友办好手续、买好车票。后来,王杰的母亲心脏病复发,连长得知后,不声不响为他办好了火车票、通行证和粮票,他这才踏上回家探亲的路。这是王杰与父母分别以来的第一次团聚,谁料,这次相聚竟是他和亲人的最后一次相见。

  王杰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吃好穿好不算幸福,只有天下穷苦的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吃穿太讲究,日子长了,就会忘本,就会脱离群众,就会慢慢地失掉革命的劲头。”王杰在物质生活方面非常俭朴,每月津贴仅花一元左右,平时见到牙膏皮都要捡回来,交给废品收购站。训练中他千方百计为部队节约每一滴油、每一寸导火索、每一两炸药。但是,在帮同志们学习进步方面,王杰却毫不吝啬。1963年,连队来了新战士,王杰想:给他们送点什么呢?只有思想上进步,才能继承革命的重任,我不能只顾自己学习,要带领新战友一起进步。于是,王杰决定送给新战友每人一本毛主席著作。他揣着所有积蓄,辗转多处却没有买到,最后还是委托前来探亲的同乡,从家乡购买了20本《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单行本》。这份“大礼”,让王杰花费了积攒许久的“巨资”。

  1965年7月14日,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集训民兵,在进行“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训练时,炸药包导火索意外被点燃。危急关头,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王杰奋不顾身扑向炸点,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1965年9月20日,王杰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杰的枪我们扛”

  英雄虽离去,精神永长存。王杰牺牲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王杰的事迹,刊发了十多万字的《王杰日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向王杰学习的热潮。

  时光荏苒、时代变迁,王杰精神经受了岁月的洗礼却从未褪色。2009年,王杰和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先锋楷模一同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王杰精神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赞誉。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时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

  王杰是从金乡走出去的好青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为了更好地缅怀纪念英雄,传承弘扬王杰精神,1968年金乡县政府将王杰的故里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近年来还先后修建了王杰广场,铺设了王杰大道,命名了王杰中学、王杰小学等。2009年,金乡县在羊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了王杰纪念馆。2017年,该县以王杰“三不伸手”精神为主线,整合县内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资源,深挖其中蕴含的廉政元素,打造了“儒韵清风、廉洁金乡”廉政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又吸纳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烈士墓群等红色教育阵地,筹建了济宁(金乡)干部政德教育基地,逐渐形成了辐射鲁苏豫皖四省区域的教育基地集群,并成为全省廉政教育、干部政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周边各地党员干部及全国游客150余万人次参观学习。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嘹亮的歌声一直在金乡大地久久回荡,一代又一代金乡儿女耳濡目染、浸润其中,早已将王杰精神融入血液、化作基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