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巴黎爆发了暴力革命,被称作“五月风暴”(May 1968 events)。起先是学生对大学高压管制不满的街头游行,在巴黎policemen出动镇压后,很快演变成暴力冲突;学生们的反抗对象也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和戴高乐政府。巴黎的policemen使用各种武器攻击学生,学生就地构建工事防御,近千名学生受伤、被捕。
(下面这些图是5月10日,被称作“街垒之夜”(night of the barricades)的场景。有法国学生构建的工事,对面的催泪弹甚至手榴弹甚至河蟹车)
再后来,革命蔓延到全国,法国工人也加入反抗的队伍,接近1000万人罢工。要知道,当时法国人口总数只有5000万。
游行者们高举着3M(马克思、马尔库塞、毛泽东)以及切格瓦拉、胡志明等人的头像,要求学生自由、社会平等、戴高乐反动政府下台。
戴高乐跑到德国找驻外将领,调集2万军队回巴黎企图稳定形势。
最终他失败了。1969年4月,戴高乐下台。
但左翼浪潮并未随之结束,它贯穿整个六七十年代。这其中,毛主义又是非常重要的一股思想流派,法国知识界的所有人都不能不受其影响。
毛泽东思想在德国那篇文章交代过,毛主义在法国和学生YD紧密相连,写出来的话敏感瓷太多了。所以,本篇就采取剪影的形式吧。以人物为主线,分五个部分,这篇写前三个。
1. 滚石乐队
1970年,滚石乐队在欧洲大陆巡演。
9月24日,他们在巴黎的露天体育场举办演唱会,座无虚席。随着Jumpin’ Jack Flash, Roll Over Beethoven响彻云霄,现场气氛就要推向高潮。
突然,演唱会停止了,主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请出一位特殊嘉宾——赛尔日·朱利(Serge July)——向歌迷发表演说,后者是法国著名毛主义组织“无产阶级左翼”(Gauche prolétarienne)的领导人。
右边戴眼镜的是朱利,当时他也是人民事业报的主编
体育场渐渐安静下来,在舞台的灯光下,朱利跨步上前:
“当我在这里演说的时候,当滚石乐队在这里歌唱的时候,有大概100名政治犯还被关在法国的监狱里,遭受着狱警的百般折磨。”
朱利讲述了政治犯们的情况,为他们辩护。那些政治犯中有许多毛主义者,他们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抓。比如有的毛主义刊物突然被宣布为非法,然后他们就成了非法发行杂志,杂志被禁编辑被抓。朱利呼吁释放所有政治犯,解禁所有杂志。演讲最后,他的声音变得高昂: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受到压迫的时候,我们的斗争和反抗是正确的。
滚石乐队恢复演奏,贾格尔嘶吼着“Sympathy for the Devil”,一些歌迷企图冲破演唱会的警戒。
随着这场演唱会,“无产阶级左翼”的声望也到达一个高峰,成为最重要的毛主义团体。之后的几个剪影也会与它相关。
2. 萨特和波伏娃
萨特是著名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文学家,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奖。
波伏娃是他的妻子,也是著名文学家、女权主义运动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这个夫妻档曾是中国文青们非常追捧的人物。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恶心》,波伏娃的《第二性》是绝对的畅销书,虽然文青们只是买来装逼而根本看不懂或者只是胡乱理解书中的内容。
萨特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本来与毛主义并无直接关系。
1970年3月,法国内政部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突然查封了著名毛主义刊物《人民事业报》,报纸被没收,编辑勒·当泰克(Le Dantec)被捕并被判1年监禁。勒·比利(Le Bris)勇敢接任主编位置,但是接任当天就被捕(后来阿兰·热斯马尔(Alain Geismar)勇敢接任,同样被捕)。
4月,政府提出“反暴乱法”,更多毛主义者被捕,任何售卖《人民事业报》的人都会被监禁一年并且永久剥夺法国公民身份。 毛主义者们向萨特寻求帮助,他当即决定,担任《人民事业报》的名誉主编。
萨特向法国政府挑衅:你们敢随意逮捕他们,敢逮捕我吗?!
是的,萨特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法国政府犹豫不决——“我们不能逮捕伏尔泰”。
萨特“得寸进尺”。法国政府每查封一个毛主义刊物,他就去担任名誉主编,《人民事业报》《一切!》《我控诉》……
他和波伏娃不顾政府禁令,或者说故意挑衅政府禁令,当街分发毛主义杂志。不是出台法律要剥夺公民身份吗?你们也就敢对学生动手,来试试把我萨特赶出法国。
在与毛主义者们的接触过程中,萨特对毛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一向喜欢“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他不认为协商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暴力革命。他想要告别传统的知识分子形象(法国传统,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受尊敬阶层),知识分子应该深入人民群众而不能自以为特殊,知识分子应该“行动”,而不是坐在书斋里观察。
后来,他与维克多出版了谈话录《造反有理》(on a raison de se révolter)。维克多是萨特晚年最信任的人,他是活跃的毛主义者,曾经以“让·泽东”(Jean Tse-toung)为笔名。
3. 福柯
为毛主义站台的著名学者不仅仅有萨特。有个光头常常和他同时出现,那就是福柯。
福柯之名,所有人文社科的研究者、爱好者都不可能不熟悉。谷歌学术的数据显示,他是有史以来被引次数最多的一名学者(包括理工科医学等),达到70万次。人文社科领域被引最高的25部著作中,他是唯一一名两次上榜的作者,分别是《规训与惩罚》(第7)和《性史》(第11)。
和萨特一样,福柯也是我国小资们喜欢拿来装逼的一个人物,尤其是那套《性史》(也译作“性经验史”),出现于各种摆拍中。但这些小资们恐怕不知道福柯的毛主义经历。
1968年五月革命爆发的时候,福柯正在突尼斯教书,得知消息后火速返回。
浪潮的最高峰已经过去,政府向学生们妥协,进行大学改革,并且新建一所“文森大学”作为试验场。可是在哲学系主任的人选上出现了难题。
选五月革命中的活跃分子们,政府绝不放心,怕他们在这里再次组建左翼团体闹事。可是选保守派的话,学生又铁定不干。这时候福柯就成了最佳人选。
他是左翼重要学者,学生认同。而政府觉得,他刚从海外回来的,恰巧没有参与红五月,和国内的左翼组织没有任何联系。而且,虽然福柯曾是法共成员,但在50年代末退出了,并且公开声明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结构主义者,而且不愿意当任何主义者。这样的人,安全。
法国政府很快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不当任何主义者的哲学系主任福柯,招揽的新教师几乎全是毛主义者:巴迪欧、朗西埃、格鲁克斯曼、朱迪斯·米勒、雅克-阿兰·米勒……(最后二位是拉康的女儿和女婿)。
而且,福柯是同性恋,他的伴侣丹尼尔德菲尔(Daniel Defert)也是一名毛主义者。
福柯上任伊始就支持并且带领学生们与XX展开对抗……(省略800字)
最终,法国policemen认为福柯是毛主义者头目,对他进行秘密监视。而后,大量policemen常驻文森大学,监视并保障学校秩序。 1971年,在德菲尔的建议下(他也是受毛的调查、实践理论的影响),福柯组织了监狱信息小组,其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毛主义者。
这是监狱信息小组写的20所监狱调查报告
那么,拒绝被定义的福柯究竟是不是毛主义者?
当一个动物长得像鸭子,叫声像鸭子,走路像鸭子,游泳像鸭子,每天和鸭子一起玩,老婆也是鸭子,别人也认为它是鸭子——那么,它到底是不是鸭子?
本期结束。法国毛主义(下)的两个部分是:
4. 阿尔都塞、巴迪欧和朗西埃
5. 《中国姑娘》《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以及还有个反转——法国毛主义真的是毛主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