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兰:狙击禽流感疫情的女院士

作者:记者 罗旭  更新时间:2018-10-26 08:58:14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她,投身兽医科学,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她,创制禽流感疫苗,保护家禽产业和千百人生命。

  她,身处北国“冰城”,却成功入选“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

  1 对决H7N9禽流感病毒

  2018年2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感到异常轻松——5年来他们第一次可以回家过除夕了。

  禽流感,是一种高致死率的病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2013年3月,我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并快速传播,在全国引起不小的恐慌,也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疫情如军情。作为农业部唯一授权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最终病毒分离鉴定机构的负责人,陈化兰率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团队开始了与病毒争分夺秒的“赛跑”。在人感染病例公布后不到48小时,团队成员就从上海活禽市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到类似病毒,连夜将分析数据提交到农业部,并建议立刻关闭感染地区的家禽市场,使感染病例新增态势迅速得到有效遏制。

  “活禽感染H7N9病毒后,并不会发病,但是人被传染后,会迅速发病甚至死亡。”陈化兰介绍,2013年3月起,H7N9禽流感病毒共引起5波人感染的疫情,共导致1567人感染,其中600多人丧生。每年10月到至次年3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发时段。

  面对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陈化兰心中如有千斤重压。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4年春节,她和团队都在狙击禽流感病毒的第一线上奋战。陈化兰说:“一想到H7N9禽流感病毒正威胁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须臾也不敢放松。”

  2 做世界一流的科研

  在禽流感疫苗研究领域,陈化兰实验室研究水平一直走在国际前列。2004年起,她和团队就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一系列高水平禽流感疫苗,不仅为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大量出口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3年,陈化兰及团队在《科学》等杂志发表了H7N9病毒系统研究的重要论文,被评为中国2013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为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鉴于在禽流感研究和防控方面的卓越贡献,她还被《自然》杂志评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一流科研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陈化兰团队每年要进行两次大规模禽流感病毒监测,成员分赴全国养殖场和活禽市场,在活禽身上采样,带回来分析。采样时,科研人员要用拭子在鸡的喉头深部和泄殖腔分别取样。仅2017年,就采样5.3万份,回到实验室后,须立即逐一对样品接鸡胚分离鉴定,并第一时间对分离的病毒进行进一步分析与研究。连续数年,节假日对团队成员的意义,只是能更专注于工作的时间段。

  3 为了科研一切都值得

  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第5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展迅速,感染人数高达766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7年1月,我们在监测中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发生关键突变,家禽感染后也开始发病并大批死亡。”陈化兰最担心的局面出现了,“突变后的病毒,对人的危害更大,致死率可达50%以上。”

  即将到来的第6波疫情,受到全球关注。2017年1月到9月,陈化兰团队与病毒的“赛跑”,直接进入冲刺阶段:在全国范围加大现场样品采集和病原监测力度,加快病毒分析研究速度,拟订防治办法,提出防控建议,加快创制高效疫苗进程,接受评估测试……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在2017年秋冬病毒流行季到来之前,陈化兰团队成功推出了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

  2017年9月,经原农业部批准,全国开始为家禽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监测数据表明,给鸡接种该疫苗取得了非常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有效地控制了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中的传播,成功阻断了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打破了前几年每年10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进入高发时段的“魔咒”。

  2018年,禽流感这个词,已经悄然淡出普通百姓的视野。而陈化兰,却依然全天候保持着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化迅速,对于这种病毒的警惕,丝毫不能松懈”。有人问,为工作,放弃生活中的诸多乐趣,值得吗?陈化兰一字一顿地答道:“把高度危险的禽流感疫情消杀在萌芽状态,对从事传染病防控的科研人员来说,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大的乐趣、比这个更值得的事吗?”

  (本报记者 罗旭)

Baidu
map